彭鋼
【摘要】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新的學科,它與其它基礎學科有許多不同之處。信息技術內容十分豐富,各種新軟件、新技術不斷推出,學生學習起來不知從何下手。同時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學習方法也靈活多變,學生經常需要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在這個時候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作為組織者,那么還怎么發揮老師的個人魅力呢?
【關鍵詞】高中教學;信息技術;學習型;創新型魅力
記得剛開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時候,就聽其他同事講:信息技術課堂很難管理,要想上好信息技術課最好讓學生怕你這個老師,也就是要通過高壓政策來壓制學生。但是經過這幾年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才發現真正想上好高信息技術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越來越感覺到教師的個人魅力才是在教學中的取得成功的法寶。
從高中學生的學習者特征來說,他們思想時尚,愛好廣泛,喜歡新鮮事物,崇拜偶像,大多學生本來就對信息技術懷著濃厚興趣。如果我們老師能迎合學生的這些特點,去學習改變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甚至是改變自己,會把深奧的知識轉成輕松的方式讓學生樂于接受,那么你的課一定會受到學生的喜歡,你就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親師”方會“信其道”,“信其道”也會“親其師”,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一、做學習型教師,提升學識魅力
現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自己應該不斷充電,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輕松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不斷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心服口服,從而輕松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站在學科專業知識前沿的人,能熟練掌握學科的知識體系,了解最新的學術動態。尤其是信息技術課具有系統性強,內容多而雜的特點,必然要求老師必須是知識全面的人,比如,進行“網站設計”就必須懂得平面、動畫、數據庫甚至是程序設計;進行“微電影創作”又必須要懂得文學和藝術方面的知識。
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鉆研專業技能,平時自己要花時間做一些專業案例作品,上課時將自己的作品給學生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個作品制作的過程,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我在教學之余花了很多時間做各種類型的作品,我上課所用的案例作品,都是自己事先做好的,這樣講起來既得心應手,又能讓學生對我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豐富的作品產生贊嘆。
比如我在教微電影創作的時候,就給學生展示自己以前很多作品,并告訴學生你們學好后也能做這些作品,甚至比老師還要好。這樣既在學生面前“露了一手”,使那些以前不愛學習的學生看到了老師的“厲害”,又能讓學生對這門專業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除了學科專業知識以外,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還必須關注社會動態,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關注其它學科知識。這樣在教學中平時和學生交流中才能做到深入淺出、循循善誘,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師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學高方能為師,老師的知識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二、做創新型教師,發揮學科魅力
信息技術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選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讓信息技術課的魅力盡情釋放。為了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首先,應該要靈活地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魅力。在教學中對于理論性強知識強的可以通過視頻解,操作性強的可以演示操作以及任務驅動等方式。而且還應該結合專業特點,充分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其次,要通過多種途徑增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魅力。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走在教學改革的前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利用如下一些途徑: 1、精心安排導入,激發學習興趣;2、大膽放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3、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5、采取多種手段,及時檢查鞏固總結課堂知識。
只有不斷變化的教學方法和途徑,才能呈現給學生有魅力的“教學”。
三、做綜合型教師,發揮人格魅力
作為信息技術課的老師必須在業務上不斷探索,銳意進取;在工作中熱愛學習,嚴謹務實,不斷創新;在心態上積極健康、樂觀向上。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樹立高尚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學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個性。“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或許都是學生爭相學習的典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綜合能力包括教師形象、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上。
教師形象是教師的思想、品德、業務、作風、儀表等綜合因素的外在表現,是廣大學生對教師的印象和評價。信息技術教師在工作中的形象通常是自信,干練,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語言準確生動,清楚明白,表達得體,使學生愿聽并能引起共鳴,此時的語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教師的語言的最大魅力應該是簡練通俗,也就是提煉和概括的能力,因為信息技術專業中很多的很深奧概念和名詞,書本上的解釋的語言生硬刻板學生很難懂,教師要能把這些經過消化提煉,變成通俗簡練的語言,讓學生一聽就懂,一記就會是很需要功底的。
溝通能力也是教學的魅力很重要的部分,信息技術教學中也一定要重視。教師應該學會寬容、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把欣賞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孩子,把無私的愛撒向每一個學生。
總之,在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做一個優秀的信息技術專業的教師,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學識魅力、變化的教學魅力、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成為學生所喜愛的老師,才能最大化教學效果,滿足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魏書生.魏書生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關于印發《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S].教基[2000]35號.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陳至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的報告[N].中國教育報,200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