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桴
[摘 ? ?要]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指導思想、內容編排、網絡信息化教學和方向定位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值得今后小學《數學》教材編寫借鑒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后續發展中可以借助開發周邊產品、組織開展規?;瘜W術研討等方式,提高質量,為學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學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蘇教版;教材;編寫
小學《數學》教材是學生接觸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認識的重要學習材料,教材的編寫質量關系學生數學思維意識和思想能力的形成,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材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知識基礎、思維特性和能力塑造三個層面的維度要求。教育部于2014年公布《關于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通知》,對當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材進行收錄整理,在眾多版本教材中,小學《數學》教材使用覆蓋面最廣的當屬部編版小學《數學》教材、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三組教材。相比于另外兩版教材,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內容編寫和培養方向設定方面,具有一定的鮮明特征,值得研讀和重點關注。
一、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教材編寫方面的特色
(一)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所堅持的指導思想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卷首位置提出,將依照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全新教學體念,將傳承優秀的數學傳統作為重要位置,在教材內容設置方面堅持知識本身的層次性和系統性,引導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能夠理解到位,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基于數學的創新意識。蘇教版教材還提出,要將“育學”和“育教”相互結合,提高教材在教學當中的整體質量。相比于人教版注重地區均衡的教育資源公平、北師大版注重數學教育的國際視野,蘇教版在教學定位方面,更多突出創新精神的培養,強調基礎知識和不斷創新之間的相互配合。
(二)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內容編排方面的設計特色
在《數學》教材的內容編排方面,蘇教版教材總共分為三個大的模塊,分別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以及統計與可能性,相比于另外兩版教材,蘇教版內容呈現方式獨樹一幟,增強了數學植樹與生活之間的彼此聯系。首先,蘇教版教材在內容方面突出了新的特色,內容選擇中更多注重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用以對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進行培養。例如,在三年級之后的教材當中,蘇教版增設了“解決問題策略”專題單元,強調學生從數學知識出發,對生活問題進行判斷,尋求問題的有效解決。其次,蘇教版在內容呈現方式上突出了“活”的特點,教材當中所出現的多種數學素材,形式十分活潑,更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信息方面更加鮮明,強調了“問題”在數學學習當中的關鍵地位,利用多樣化的豐富例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動力。最后在知識呈現和有關于數學的創新思考方面體現出“實”的特點。教材當中內容編排更多關注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需要,強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綜合實踐,關鍵性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活、實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了蘇教版教材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思維的教材內容特色。
(三)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情況
信息化網絡教育是當前小學教學的重要方式,不同版本教材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進行了不同的門戶網站的設計,通過門戶網站來為學生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發行,相應的門戶網站建設也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官網www.1088.com.cn進行提供。網站首頁呈現淡綠色風格,提供模塊化的內容元素,帶給小學階段學生以親切自然的視覺風格。網站當中設置了圖書中心、電子商城、下載中心和在線留言等模塊,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選擇。首頁當中還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材料和學習網站,供學生進行瀏覽,其中如時代學習報、小學數學網等,是學生能夠進行數學學習和交互的主要平臺。不過相比于另外兩版教材的門戶網站,蘇教版在門戶網站方面內容相對簡單,同時存在后續維護不足,交互功能不夠豐富等諸多問題。
(四)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在培養方向上的新定位
蘇教版教材在教學培養方向上有著新的定位和新的教學思考,這是因為蘇教版教材經歷過多年的教學研討和實踐探索,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特點。教材應用中也在教學層面不斷優化結構,實現教材——教師——課堂——學生的彼此配套。結合對于教材內容的研讀可以發現,蘇教版在教學培養方向上主要具有幾個方面的特色:首先,在精神內涵方面,蘇教版教材為了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增加了國家文化要素,例如,在“認識萬以內的數”中,蘇教版引用了青海湖、大運河、五大名山等國家自然地理的文化要素,幫助學生在精準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感受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闊之美,形成濃郁的愛國情懷。其次,在數學知識教學當中,強調自主感知理解數學概念。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當中,蘇教版教材從整數平均分到具體物體的拆分進行了內容的過度,結合生活中常見的蛋糕形象將這種分數表達的抽象意義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現了出來。最后,教材更加強調實踐經驗的培養,在內容方面有著問題導向的教育特征,學生通過本套教材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掌握教材當中所提到的基于問題分析的理解生活的思維認知;拓寬了容量,并進行了思維的拓展。蘇教版教材增設了一些拓展性的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擁有了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來說,能夠獲得更為全面且深邃的數學認知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從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看高質量《數學》教材編寫的一般經驗
蘇教版教材在內容特色、思路設計等方面所體現出的特點,使得蘇教版在教育覆蓋面積方面更加廣闊。對于高質量教材的編寫來說,蘇教版為教材教研工作者開了一個好頭,同時也為教材編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一)注重從學生出發的教材編寫基本價值觀念
蘇教版教材在內容編寫方面充分顧及了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認知邏輯和思維成長特點,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了教材內容的首位,通過多樣化生活元素的融入,展現學生未曾經歷過的與眾不同的數學世界。教材在學生群體當中使用后,除了能夠幫助學生在推理思維技巧和抽象思考等方面得到素養的提升之外,還有效解決了思維、理論認知和實踐三者的協同問題,使得學生的思維創新與解決實際問題相互同步。大量的真實生活場景下的問題應用,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積極參與的熱情,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數學問題探索積極性、鍛煉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堅忍不拔從容不迫的堅毅冷靜的態度意義重大。學生在復雜問題的思考和解決過程中,收獲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自身的成就感。對于小學數學的教材編寫來說,要充分學習蘇教版教材在內容編纂方面貼近生活、以生活引導問題、以問題帶動實踐創新的觀念和路徑,培養學生在數學問題思考解決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數學》教材抑或是小學數學教學來說,這樣的教材編寫能夠全面提高數學教育的生命力。與此同時,教材的編纂也應當突出數學課程在現今社會人才培養進程當中的現實意義,結合數學生活化的教材方向,將數學元素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之間的關系呈現出來,幫助學生從更加廣闊的視角上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當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引起學生對于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責任意識。最后,要注重數學之美的呈現,小學《數學》教材在數學展示當中,需要重點突出數學本身所具有的邏輯規律、規整自然之美,引導學生從美學角度出發觀察數學、理解數學最終熱愛數學。通過《數學》教材內容的豐富展示,培養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心態。
(二)持續進行內容編排層面的優化
當前,國內教材編寫編排方面,主要結合知識進階的理論渠道,采用螺旋式進行內容編排。雖然伴隨著不斷的教材修訂,螺旋式內容設置已經有了廣泛應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知識領域、知識點之間的分布和銜接問題,表明當前教材在螺旋式編排方面仍然需要進行持續優化。這種問題在蘇教版的教材設置方面也同樣存在,一些知識之間、領域之間存在較大的時空跨度,使得學生在知識學習和思維過渡方面不平滑。依托蘇教版的相關經驗,在后續的教材編寫上,可以嘗試緩步進行教材創新,嘗試從直線型到螺旋式編排的過渡,盡可能地將相同知識領域、相同邏輯體系的知識內容匯總在同一個章節當中,彰顯知識點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和系統性,從而將知識內容的呈現與學生的思維接受方式實現配套,幫助學生能夠實現由簡入難的思維引導。教師在教學當中也更容易從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論完善過程出發,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思維意識的系統整合。
(三)要針對性強化例題和習題的數學思維培養質量
例題和習題是《數學》教材內容的兩大環節,也是實現理論數學知識與實踐數學應用相結合的重要連接點。結合蘇教版教材的相關經驗,在高質量教材編寫中,相關編纂人員需要高度重視例題和習題的設計,使兩個環節能夠具有更強 的針對性,在數學思維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在例題方面,《數學》教材的編寫應當注重標題設計,強化標題內容對于重點知識的直接呈現,學生可以直接通過標題來快速了解本章節教學過程所要掌握的內容。蘇教版教材在例題設計方面,將生活化標題形式帶入了教學當中,使得例題的標題更加具有吸引力。后續的教材編寫可以通過對這一特點進行繼承,嘗試尋求突破,使標題能夠貼合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沖動。其次在習題的設計方面,教材的編寫需要關注習題呈現數學知識結構性特征的重要意義,除了要表達數學知識的系統框架,習題還需要能夠帶動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材的編寫方面,習題設計可以采用一定的一題多解的方案,教師教學中既可以從當前的教學角度出發進行直接的習題講解,也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思維訓練,提高《數學》教材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的核心價值。
(四)引入豐富數學文化提高《數學》教材的思想深度
蘇教版《數學》教材在數學內容編排方面增加了大量與文化有關的內容,這些文化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本身所具有的思辨的魅力,理解數學發展的歷程,形成更為深遠的數學思考。蘇教版教材編寫當中通過《你知道嗎》欄目進行數學文化呈現,將數學發展歷程當中的數學家、數學定理、數學在歷史當中的作用等一一呈現,對于學生全方位理解數學、應用數學、明白數學的意義,最終形成數學思想幫助巨大。高質量的《數學》教材的編寫應當具有文化視野,教材的編寫人員可以結合數學文化的歷史發展、數學家的數學探究歷程等,來選擇數學文化的相關素材,通過趣味性的故事、圖片信息等方式,提供給學生,拉近學生的認知距離,同時激發學生閱讀故事形成文化理解的思維認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具思想深度。
三、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提高自身質量的建議
蘇教版作為小學《數學》教材體系當中重要的版本,有著十分廣泛的教學覆蓋。相關《數學》教材編寫需要學習借鑒蘇教版教材的經驗,同樣的,蘇教版教材也需要認識到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揚長避短,取得新的突破。
(一)面向學生群體開發數學學習的周邊產品
《數學》教材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而言不是唯一的學習材料,因此在高質量教材的未來發展當中,蘇教版教材的編寫者需要深入了解當前學校教學的一般需求,認識到整合教學資源所具有的前瞻性價值,嘗試通過開發周邊產品的方式,為小學教學環節提供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服務。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配套教學資料開發應借助自身的經濟基礎與資源優勢,用品牌配套教學資料吸引師生主動購買。蘇教社成立了江蘇鳳凰教育發展有限公司,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為依托,設立教材服務中心,打通教材、網絡化教學資源、教師教案之間的屏障,形成一體化管理,塑造蘇教版教材的品牌形象。其中鳳凰出版集團所推出的“鳳凰云”網絡平臺 ,能夠成為教材+周邊產品的多元整合服務平臺,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整合。在“雙減”政策下,基于網絡服務的云平臺的教學服務應用,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針對教材編寫進行更為深入的學術研討
蘇教版教材在編寫當中,教材編寫組會組織開展不定期的教材培訓相關研討活動,但是從當前的教材應用價值來看,現行教材研討會議等學術研討項目相對零散、未能形成規模,所起到的作用效果一般。教材編寫在后續的工作當中,要建立起標準化、高強度、統一的學術研討活動,組織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教研項目,邀請更多教師、小學教育學者、數學專家甚至是心理學專家、思維訓練專家的參與,共同參訂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小學數學教育領域的相關研究員和優秀教師代表需要成為學術研討會議的核心骨干,在教材編寫、教材修訂當中提出自己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促進教材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明霞.“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圖形的平移”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05):75-77.
[2]陳潔儀,賴穎慧.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問題研究——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J].教育觀察,2022,11(11):115-118.
[3]蘇航.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知識教育的滲透——評《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與呈現》[J].中國教育學刊,2022(02):118.
[4]吳梅桑.踐行單元結構教學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以小學《數學》教材“時間與我們”主題單元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09):35-36.
[5]丁福軍,張維忠.創造性思維在《數學》教材中的呈現研究——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4(02):234-240.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