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山 茍滿川
[摘 ? ?要]“雙減”政策的持續推進,為中小學生減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雙減”的背景下,中小學教師也需要實現減負提質?,F階段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面臨一系列阻滯因素的影響,阻滯的因素包括受功利化教育思想影響較重、教師的職業角色多樣化趨勢更突出、難以適應信息時代環境。改善策略如下:一要采取積極構建和諧的教育生態環境,助力教師減負提質;二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注重教育教學的過程融合和統一;三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助推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工作;四要注重塑造教師的角色,積極完成教師本職工作。
[關鍵詞]“雙減”;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阻滯因素;改善策略
“雙減”政策讓家長、教師、學生都迎來了重大變化,學生需要做到減負提效,教師需要做到減負提質。在“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需要圍繞著幫助學生減負,打破越減越負的怪圈,從“雙減”政策的本質要求出發實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回歸教育規律本身,解放學生和家長,探索新的育人之路。中小學教師要實現自身的減負提質,就需要對于“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意義進行深層次研究,對于“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減負的現狀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應對策略。
一、“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實現減負提質的意義
(一)體現了國家教育事業整體的戰略布局
21世紀至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推進,教育改革正悄然興起,世界各國都有自身的教育戰略規劃。實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的教育戰略布局的一部分,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清理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各項工作,規范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確保中小學教師可以有良好的環境教書育人。減負政策推行了兩年,各地區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出臺了相應的措施,建立了相關的制度,減少了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外部干擾,貫徹落實黨的各項重要會議精神,提高學校育人工作效率。在2021年“雙減”政策提出,力爭規范校外培訓活動,減輕學生的各項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進行減負提質活動有重要的意義,是國家教育戰略布局的一部分,是響應國家政策重要號召的體現。
(二)可以提高中小學教師教學質量和水平
現階段部分中小學教師的工作負荷較大,無關工作甚至會影響到教育教學的質量,對教師開展減負提質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2019年12月,印發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幾乎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但是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對減負的程度把握不準,存在此減彼增,缺乏監督和保障等問題。教師沒有在“雙減”的背景下真正地減輕負擔,提高質量。在創建背景下進行中小學減負提質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提高育人質量和教學水平,減輕額外負擔,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在“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工作對于中小學教育體系完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阻滯因素
現階段中小學教師工作負擔較重的現象較為突出,非教學任務較多。教師自身的素養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也容易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習慣的影響,對于減負提質沒有清晰的認知。針對阻礙教師減負提質的阻滯因素進行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受功利化教育思想影響較重
現階段很多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都受到了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響,一切向考試看齊,一切向分數看齊。教育的思想觀念體系設置和學校的辦學體系設置都帶有明顯的功利化色彩,學校偏重于灌輸文化知識,教育工具主義的思想根深蒂固,注重所謂的實效性。在中小學時期便強調好大學、好工作、好收入、好未來,不追求利他主義,而只追求利己主義,不去贊揚時代的逆行者,反而贊揚所謂的成功者。甚至受到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分數價值觀的影響,使得教育教學工作的負擔逐漸增加,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盲目地加碼,對于上級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層層提高要求,使得教育工作功利化色彩逐漸顯現,教師的減負提質活動更是無從談起。
(二)教師的職業角色多樣化趨勢更突出
教師的職業負擔相對較大,既要承擔自身職業特殊性的負擔,還要承擔其他職業角色的負擔,同時還面臨著較大的社會期望,還需要承擔家庭經濟任務。教師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還是自己子女的父母??傊?,其角色是多樣化的,既需要對學生的個體負責,還需要對教師的群體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同時對家長負責。教師的職業責任負擔較重,但是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可能會被忽視,自我價值難以實現。與此同時,現階段部分中小學的人員結構不夠合理,學校需要承擔系統外的行政壓力,完成相應的行政任務,并沒有形成現代學校機制和新型治理體系。數字時代的到來讓教師的角色更加豐富,同樣任務也更加巨大,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工作,難以應對繁重的技術任務。在“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的減負提質工作正處于探索階段,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和新問題,需要針對這些阻滯因素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應對。
(三)難以適應信息時代環境
萬物互聯、萬物互通的物聯網時代已然到來。教師需要掌握更多新的技術手段以及相應的教學理念才能適應繁復的教學任務。教師需要不斷加強知識理論學習以及技能學習,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但是現階段部分教師的學習與進步的能力在弱化,對于新鮮事物沒有較多的接觸,對于一些較為新穎的技術手段沒有實踐操作的經驗和興趣。面對較為繁重的非教學性任務疲于應對,如制作數據報表、開展調查統計與分析信息活動、下載推廣軟件、注冊登錄賬號等。教師還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設備開展家?;ヂ摶顒?,參與大量的技術培訓工作。這增大了中小學教師的負擔,但卻并沒有讓中小學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三、“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具體策略
(一)積極構建和諧的教育生態環境,助力教師減負提質
在“雙減”的大背景下要想幫助中小學教師更好地實現減負提質的任務,就需要營造溫馨和諧的教育生態環境,幫助教師減輕負擔,提高其核心素養。這樣才能讓“雙減”政策真正地得到落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要加強對教師的思想引導和行為引導,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讓教師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的本質要求。鼓勵教師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取精神力量,發揚師德師風,扎根工作崗位,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為學生的成長不懈耕耘。學校要經常性地開展一些這樣的思想引導工作,凝聚廣大教師的共識,共同打造和諧的教育生態環境,幫助教師擺正位置,端正態度,正確看待減負提質工作,落實“雙減”政策。同時學校要全面壓縮和減少學生作業總量和所用時長,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師要利用好有限的校內時間幫助學生完成書面作業。這樣可以幫助教師節省更多的課余時間,從而達到減負的效果。同時還要全面提高學校的課后服務水平,為全體學生提供課后的指導工作??梢云刚埻诵萁處熞约熬邆滟Y質的專業人員和志愿者,由他們來完成相應的服務的任務,將教師從課下任務中解脫出來,為教師提供更多實質性的幫助,切實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這有助于營造和諧的教育生態環境,改善教育現狀,提高育人工作的質量,落實“雙減”政策。
(二)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注重教育教學的過程融合和統一
在“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要想真正實現減負提質,就需要在提質上下工夫,需要樹立正確的育人目標。教師應當堅持立德樹人的目標,并且將立德樹人的目標和教育教學過程進行融合統一,實現在教育行動的過程中踐行教育理念,達到知行合一的層次。中小學教師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尊重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以及學生的自身需求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未來的發展,而不是盲目地提高學生的分數;教師應樹立科學的“雙減”意識,幫助學生找好定位,樹立目標,對焦“雙減”目標來尋找教師自己的育人目標,選擇合適的育人方式。并且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更加多元化的評價。評價活動應具有多維化、前瞻性以及系統化,體現因材施教的特征。這樣才能幫助教師在減負的過程中提高質量,抓住工作的重心與核心,突出工作的主要要求以及主要方向。
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應圍繞著學生而進行,體現出育人的理念要求。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敝R的整合應當和德行的融合相一致,應當體現出繼往開來的氣魄和胸懷。教師應當展現人文關懷,展露自身的德行,踐行教育理念,實現教育價值的自覺。中小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家長認識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為孩子的成長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而尊重學生的個體地位,讓學生可以自由發展,自然成才,樹立多元的理想人格。這是教師進行減負提質以及落實“雙減”任務的根本前提,也是破除阻滯因素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切實摒除唯分數論的錯誤觀念,對于“不好好學習,只能上技校”等錯誤觀點和導向要予以摒棄。在“雙減”的過程中,要將立德樹人的目標和理念與教育過程進行充分的融合,幫助學生實現成才與成長。教師才能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升華和感悟,從而尋找減負提質的策略,提高個人的素養。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助推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工作
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已然在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動了高校課堂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在落實“雙減”政策,幫助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幫助教師,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減輕教學負擔。多媒體的使用可以讓教師從繁重的備課任務和課堂組織活動中解脫出來,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和顯示屏來替代板書書寫,展示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搜集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運用信息技術設備來加強和學生之間的課下交流和互動,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還可以直接運用相應的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授課活動,推薦學習資源。教師的備課負擔以及教學負擔大大降低,同時由于這些技術設備的運用也提高了教學的質量,落實了“雙減”政策。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技術培訓工作,讓學校教師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從而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要避免增大教師的額外負擔,對于技術培訓的內容和難度要進行及時地調整,以幫助教師減負提質為第一要務。對于一些非教學性質的工作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速增效。部分會議可以直接在線上進行,一些問卷調查活動可以直接用電子版代替,一些軟件下載和賬戶注冊任務可以適當減少??傊?,應當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助推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工作。
(四)注重塑造教師的角色,積極完成教師本職工作
針對現階段“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組織因素要予以改善,針對現階段存在的一些教師額外任務較多,受到外部壓力較大等問題要進行及時的解決。這樣才能幫助教師減輕負擔,提高育人水平和教育質量。此時就需要對于教師的角色進行更好地塑造,明確教師的工作范圍和工作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讓廣大教師做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有理想信念的“四有”好教師。這便向我們勾勒出了新時代教師的形象。教師應以此為依托,不斷提高對于自身的要求,詮釋教師這一角色的職責和任務,積極完成自身的本職工作。本著服務于學生的發展,推動學生的成長的目的來開展育人工作,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教師要樹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形象,對于本職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內容要進行著重突出,發揮社會價值和社會影響,承擔社會責任。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以及主動發展的目的,對于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發展之間的關系要進行很好的界定,二者是融合統一的;應重視教師減負和教育提質之間的關系,二者是高度統一的。教師應積極完成本職工作,這是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中之重。學校對于現階段教師額外任務和負擔較重的問題應進行積極解決,對于非教學任務量要進行壓縮和減小,對于其他部門所施加的行政壓力,布置的行政任務要進行合理處置,不能將其盲目加碼加派到教師身上。在各部門通力協調積極對話的基礎上切實改善這些問題,才能為教師的成長以及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總之,在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應站在時代的新高度,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堅持人文關懷,塑造正確的教師角色和形象,完成本職工作,從而實現減負提質。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開展的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阻滯因素研究活動以及改善策略研究活動取得了諸多突破,對于影響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的因素以及教育教學的現狀進行了探討,形成了更加清晰明確的改善策略。越來越多的教師對于“雙減”政策和減負提質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立足于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政策法規來開展減負提質工作會更有效率。在接下來的研究活動中要堅持構建和諧的教育生態環境,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堅持教育教學過程的優化,堅持塑造新的教師角色和核心任務。堅持“四有”好教師的建設工作,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助力中小學教師的發展。讓更多的教師在減負提質的過程中完成立德樹人的目標以及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 ?深入推進“雙減”工作——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答記者問.202 1-07 -24.
[2]李景.“雙減”背后的政策導向與實踐探索[J].中國民族教育,2021(9):6-8.
[3]李新翠.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超負荷與有效調適[J].中國教育學刊.2016(2):5660.
[4]殷竣曉,趙垣可.中小學教師工作負擔:概念、歸因與對策[J].江蘇教育,2019(78) :30-33.37.
[5]孫傳貴.減輕教師過重負擔關注教師幸福指數[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 10(2):35-37.
[6]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師[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05.
[7] 柳翔浩.數字時代教師的角色焦慮及其消解路向[J].教育研究,2017(12):112- 118.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