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娟 譚永獎 馮秋愷



一、引言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的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貫徹落實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戰略目標,推行“三二分段”中高職貫通模式,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聯動開發機制,建立健全對接產業發展中高端水平的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促進中、高職兩個層面職業教育精準協同育人,系統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高技能人才緊缺問題。
二、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研究背景
從2010年起,廣東省共有近30所高職院校、近百所中職學校開展試點工作。自開辦“三二分段”銜接教育以來,逐漸構建三二分段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發展優勢,但試點院校在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師資團隊建設不足、中高職各自為政、區域性、局限性和其不完善等問題。珠三角地區汽車專業在廣東省處于領先水平,很早開始對三二分段銜接進行研究,并開展試點教學,聯合眾多單位完成,成果頗多;但其標準實施起點高,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差,難以按照其標準實施,不易借鑒。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存在基礎設施陳舊、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建設水平不高等現象,開展中高職銜接試點困難重重,因此做好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中高職貫通的現實意義重大。
三、研究綜述
近年來,國內學者在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礎。吳強和何靜(2015)提出擴大“三二分段”招生規模及試點專業數量;王尚等(2018)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課程進行了設計;范愛民等(2018)對汽車專業中高職銜接模塊化課程體系進行設計;劉越琪等(2014)構建了基于能力分級的汽車維修類專業課程體系;張永棟等(2016)對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中高本銜接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研制;溫福軍等(2014)對中高職汽車專業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進行研究;林根南和郭海龍(2017)以汽車底盤課程為例進行職業能力的中高職銜接課程標準研究與制定;但目前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還存在一些問題,并且針對欠發達地區中高職“三二分段”的研究還不是很多。管弦(2013)指出由于各個城市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差距很大,這就使實現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存在不少困難;李靖(2015)表明許多關于中高職銜接還停留在制度的研究與設計;池若周和黃炎群(2017)提出中高職銜接缺少整體規劃,對中職和高職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方面都未能做到規范管理、渠道暢通等問題。
綜上所述,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的中高職貫通試點開展過程困難主要有:對汽車專業的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的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的研究開展不夠深入;中高職貫通試點院校汽車專業在高職、中職、企業協同育人尚需進一步研究與實踐,機制體制不夠完善,實施效果不理想;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汽車專業中高職貫通試點面臨師資團隊薄弱、中高職各自為政、中高職學生升學與就業渠道兩極化、實訓條件差等不同程度問題。
本文基于上述問題針對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汽車專業提出了“四精準、四對接”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
四、汽車專業“四精準、四對接”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研制
1.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以職業崗位標準為橋梁,按照職業能力及職業成長規律精準協同育人,建立師資、課程、實訓基地等機制體制,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專業及課程標準銜接,實現不同層級職業能力的銜接,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準協同育人,與企業協同探索汽車行業崗位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質量要求,確定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
2.制定中高職貫通培養專業標準
在機制體制、教學研產、專業建設等方面發力,研究與實踐高職、中職、企業協同育人,三方精準合作,解決中高職貫通試點中的難題。汽車專業“四精準、四對接”中高職貫通養專業標準研制具體從以下從五個方面進行。
(1)精準目標定位,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對接
高職、中職、企業三方合作機制精準協同育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標準,共同進行課程設計及開發,形成連貫有序的有機整體,較好地避免了課程設置和內容重復問題。把握中高職教育不同層次對人才培養目標不同階段的要求,構建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教學、課程評價與職業崗位標準對接(如圖1所示)。
(2)精準能力培養,學習能力與職業能力對接
深入研究汽車企業對職業能力的要求,剖析工作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職業能力;按照職業能力及職業成長規律精準協同育人,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組織實施教學、規范教學管理、加強專業建設,實現學習能力內容與職業能力的對接(如圖2所示)。
(3)精準職業面向,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深度產教融合,深化校、校、企合作,把企業的生產過程與學校的教學活動有機融合,與企業構建大學生校外實訓基地;中職、高職教學任務工作化,使學生能夠了解到真實的工作氛圍,增強專業知識,并以“理實一體化”為教學環境,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融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為一體,使學生做到“做中學,學中做”;企業工作任務課程化,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生產實習及老師培訓工作任務課程化(如圖3所示)。
(4)精準層級教學,中高職升學就業對接
中高職貫通試點班學生在三年級時,經過中高職貫通轉段考核,大部分選拔成為高職學生,經過高職培養,到企業基層鍛煉,成為企業管理人員;小部分學生未能成功升學,通過實習就業,經企業協同培養成為企業員工。不同層級職業能力的銜接,構建對接需求、分層教學、有機銜接的課程體系(如圖4所示)。
3.形成三試點閉環實踐雙學徒制
三試點閉環實踐雙學徒制是指在中高職貫通試點班實踐現代學徒制與企業新型學徒制,即將中高職貫通試點與現代學徒制試點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結合,以中高職貫通試點班大部分學生中職升學到高職為主線,同時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為合作企業培養管理層人才;以中高職貫通試點班小部分中職學生未能順利升學到高職,經過實習就業后成為企業的基層技術人員,通過企業新型學徒制再培養成為企業管理層人才。通過三個試點相結合,最終實現中高職貫通試點班學生都有機會成才。達到“進得來、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效果,實現試點班學生、高職、中職、企業“四贏”(如圖5所示)。
五、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研制的特色與創新
1.特色
基于“四精準、四對接”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汽車專業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研究與實踐,在理論研究基礎上,從實踐層面對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汽車專業中高貫通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培養、保障機制建立等方面進行實證研究。系統提出操作性較強的欠發達職業院校中高職貫通教學標準,三試點閉環實踐雙學徒制。
2.創新
(1)理論創新: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中高職貫通新理論、方法和理念,首次提出三試點閉環實踐雙學徒制。
(2)機制創新:探索新的合作機制,共建通利華汽車產業學院,成立通利華中高職貫通試點班,企業全程參與,從中職開始到高職、再到企業,建立產、學、研結合的長效機制,形成系統培養,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模式。
(3)中高職貫通分層級教學,三方從中職開始協作育人,破解人才培養、升學和就業等難題,能“進得來、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實現四贏。
六、結語
以“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理念,實現理論教學和企業實踐教學高度融合的實踐性改革,實現精準目標定位,職業標準與課程標準的對接;精準能力培養,學習能力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精準職業面向,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精準層級教學,中高職升學就業對接,制定基于“四精準、四對接”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備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能從事專業研究,企業需要的高素質管理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強,何靜.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招生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職教通訊,2015(23):30-34.
[2]范愛民,張曉雷,丘利芳.基于學分銀行的中高職銜接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以汽車專業為例[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6(03):45-48.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