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要?物理新課程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和實踐更是對物理課教學提出新的挑戰。本文以蘇科版物理教學中的一些案例,初步闡述初中物理課教學中,如何進行優化設計,上一節有設計感的物理課。
關鍵詞?物理教學 實驗 設計感
如今,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新一輪課改的中心,而核心素養的培養正是學生通過一節節物理課的學習來實現的。要想踐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課程必須是教師基于現實的教育資源條件,運用超越現實的智慧和才能,融入個人創造性的勞動,從而呈現出豐富而靈動的課。在物理新課標的背景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以蘇科版物理八(上)的教學內容為例,淺談如何優化初中物理課堂。
一、課堂教學引入
課堂引入是一節課的門,門吸引人,才會有人進去探尋。常態課也要注重課堂引入設計,精彩的課堂引入不僅能牢牢吸引學生的眼球,更能促進學生努力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課堂,通過探究解決問題更能獲得成就感。
如在“光的色彩? 顏色”一節中,教師展示綠、白兩色大氣球(綠氣球在白氣球內),用紅色激光射氣球,讓學生猜想可能發生的現象。當學生看到紅色激光穿過白氣球擊破了綠氣球時會特別興奮,而看到白氣球卻安然無恙時會非常驚訝。這個引入方法引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探究熱情,成功地將氣球能否被擊破的關鍵原因歸結為顏色,從而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光源顏色、物體顏色。在課堂結束時添加實驗,觀察紅色激光穿過白氣球射在墻上,幫助學生理解白色透明物體能讓紅光透過。在白氣球上涂上綠色,紅色激光將其擊破,幫助學生理解綠色物體吸收紅光能量等知識內容。這樣的引入不僅有震撼的視覺效果,還能引領學生完成整節課的探究,并且有助于課堂總結提升。
二、教學主線設計
教學主線是一節課的綱,能有序、有效地揭示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嚴謹的課堂知識網絡,有利于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合理的教學主線可以使教學目標更明確,條理更清晰,重點更突出,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一課中,教師以世界杯賽場為主線,估計點球點到球門的距離,引入公認的標準測量單位;由紅牌的寬度導入長度單位的換算;由實際測量紅牌的寬度,引入測量工具的使用和測量方法;用兩把不同分度值的尺得出數據,引入誤差分析;由測量紅牌厚度、運用比例尺實測點球點到球門距離、測量大力神杯的高度等引入特殊測量方法。整節課以學生喜歡的足球盛典為主線,將許多細碎的知識內容進行串聯,有效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構建了清晰、流暢、高效的課堂。
三、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是一節課的魂,最能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知識的建構過程。在物理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實驗教學時,要重視實驗的建構過程,讓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把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建立科學思維。如白光通過三棱鏡發生色散,說明白光由多種色光組成;綠光、紅光、藍光通過三棱鏡,不能色散,說明這幾種光不能被分解,是單色光。將紅、綠、藍三種光合成,可以得到任何一種顏色的光,證明并確定了上述三種光的三原色地位。通過這樣的過程建構,學生很輕松地得出物體顏色的秘密。
四、科學探究活動設計
科學探究過程也是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 是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和物理觀念的過程,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內能? 熱傳遞”一課中,教師可以采用開放性問題串的形式進行教學。如,關于內能,你知道什么?關于內能,你還想知道什么?自選器材,你可以知道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通過一系列問題串,暴露學生關于內能的前概念,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主動探究;在自主探究中,學會選擇器材、收集證據;自主小結,獲得成就感。
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輔助以一些子問題,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在探究過程中凸顯科學思維,強化證據意識。設置問題串引領學生探究的方法,是一種高效的課堂組織方法,有助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物理觀念的建構能夠增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向能力轉化,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物理課教學設計要站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高度,重視思維培養、教材研究、教學設計,通過教與學,傳授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素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中學)
【參考文獻】
[1]屠薇燕.? 提高常態課教學效率方略[J]. 考試周刊,2018(24).
[2]宋詩偉.? 如何促進中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與發展[J]. 中學物理,2018(09).
[3]戴國成.? 加強實驗操作? 培養創新思維[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