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冬 劉光磊



鷹爪拳,屬象形拳,早在明代軍事家戚繼光所著的《紀校新書》中就有“鷹爪王之拿”的記載。當代流傳的鷹爪拳又稱鷹爪翻子拳,衍生自八閃翻,系由民國時期武術家陳子正融合岳氏鷹手和翻子拳創編而成,在技法特點講究“出手用拳掌打,回手用鷹爪拿,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主要技法有抓、打、擒、拿、翻、崩、擠、靠,此拳是體現中國武術象形寓意思維方式的典型代表。本游戲以鷹爪拳的基本功法、典型技法和勁法為素材,突出鷹抓扣掐拿、上下翻轉,靈活多變、機智穩健的特點,力求使學生在游戲的同時能夠初步了解鷹爪拳的基本特點,切身感受傳統武術的擊技美、形神美、意境美。
一、“雄鷹巡天”
適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培養學生注意力、觀察力和瞬時記憶力,引導學生感受鷹爪拳對眼神能力的標準要求。
游戲方法:2名學生1組面對面站立,間距2m。教師垂直向上拋撒礦泉水瓶蓋,并喊數“1、2、3”,學生集中注意力觀察,在喊出“3”之后先報出教師拋撒瓶蓋的數量。學生所報數量與教師拋撒的瓶蓋數量最接近的一方獲勝(圖1)。
注意事項:礦泉水瓶蓋質量較輕,適合在室內游戲,若在室外應選擇無風天氣,或選用具有一定重量的沙包等物品。可視學生能力增減瓶蓋等器材的數量。
二、“鷹拿雁捉”
適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手指及小臂的力量,體會在練習鷹爪拳中快速果敢的反應能力。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為人數均等的2組,以2路縱隊站在10m跑道的起點,各組第1名學生右手以“鷹爪”抓1kg重的沙袋,在各組正前方終點處劃1個直徑20cm的圓圈,圓圈內放置1個1kg重的沙袋。游戲開始后,各組第1名學生手持沙袋快速跑向終點,將手中的沙袋放置在圓圈內,同時用左手將圓圈內的沙袋以“鷹爪”抓起,帶回起點交給第2名學生,依次進行,最先完成的組獲勝(圖2)。
注意事項:游戲前充分熱身,對手指關節和腳踝應重點進行熱身,防止發生意外損傷。提示學生交接時避免發生碰撞。沙袋的重量可根據練習者的能力進行調整。
三、“雛鷹展翅”
適宜水平段:水平二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鍛煉軀干及關節的穩定性,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平衡能力。
游戲方法:學生兩臂側平舉,雙掌向后旋至掌心向上后成鷹爪手型,同時一腿下蹲支撐保持平衡,另一腿抬起屈膝將腳踝搭在支撐腿上保持不動,下肢做盤腿平衡(圖3)。
在地面畫1個直徑4m的圓圈,學生分散站在圓圈外延,等待教師口令。“1”代表沿圓圈順時針慢跑;“2”代表沿圓圈逆時針慢跑;“3”代表停下立刻做雛鷹展翅的動作靜止不動。做出的動作與數字指代動作不符或者在靜止動作時最先移動失去平衡的學生,淘汰出局。
注意事項:穿便于運動的鞋服,練習前充分進行準備活動,左右腿可以交換進行。教師可依據學生能力增減口令的數量。
四、“蒼鷹捉兔”
適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發展靈敏素質和上肢爆發力,幫助學生了解鷹爪拳中抓拿的技法。
游戲方法:2名學生面對面站立,距離50cm,同時伸出右手,掌心相對,學生A手掌在上掌心向下,手掌輕置于學生B的手掌上方,學生掌心向上。游戲開始后,學生B迅速翻手以鷹爪扣抓學生A手腕,學生A則需在學生B翻手時迅速將手抽回,避免被抓住(圖4)。
游戲采用積分制,成功將對方手腕扣拿得1分,對方成功脫逃得1分,最先獲得5分的一方獲勝。
注意事項:游戲前充分活動手腕關節,學生不得留長指甲,防止發生抓傷事故。高年級學生可進行左右手同時抓拿的游戲,以增加游戲難度。
五、“雛鷹穿林”
適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鍛煉上下肢和腹背肌肉耐力,增強身體的平衡、穩定、控制能力,強化武術基礎步型,體會鷹爪拳中的步法變換。
游戲方法:在2把椅子中間放1根木棒,學生提膝蓋掌后做仆步穿掌,身體在木棒下依次下俯、前撲向前推按,不觸碰木棒,雙腳與地面支撐,動作協調(圖5-1、圖5-2)。
可組織學生在搭有木棒的2把椅子中間完成“提膝—仆步—弓步”動作,轉換連貫,身體不碰觸木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動作次數多者為勝。可采用3局2勝制游戲競賽,每局30s。第1局采取無限制左右更換步型;第2局限制右側步型轉換練習;第3局限制左側步型轉換練習。
注意事項:提示學生注意做動作時的平衡穩定性,練習前充分進行準備活動。可根據練習者能力調整椅子或木棒的高度。
六、“爭天抗俗”
適宜水平段:水平二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提升爆發力,增強身體本體感覺的平衡能力,培養學生敢于突破自我的意識。
游戲方法:學生在平地上一腿支撐、一腿提膝。以右腿為支撐腿為例,右腿站立,雙手抱起左小腿上方和腳踝后單腳跳進攻,速度快、力量足,對方做相同動作(圖6)。一方提膝腿落地或是被擊倒,則另一方獲勝。可采用3局2勝制游戲競賽,每局30s。若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決出勝負,則判為平局。第1局采取無限制練習;第2局限制左支撐腿練習;第3局限制右支撐腿練習。
注意事項:注意做動作時的平衡穩定性,避免“撞擊”后倒地受傷。練習前做充分的準備活動,如有條件可穿戴簡單護具。
七、“翻江倒海”
適宜水平段:水平二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增強肩關節的柔韌性,發展手臂的協調性,讓學生體會雄鷹展翅時臂膀的力量及靈活性。
游戲方法:學生進行烏龍盤打,身體自然正直,弓步插掌時上下肢協調,弓步掄臂時身體轉換靈活,力達指尖(圖7-1~圖7-3)。弓步插掌、弓步掄臂的過程中身體轉換要自然,仆步拍地動作標準協調。在規定時間內做烏龍盤打次數多者為勝。采用3局2勝制游戲競賽,每局10s。第1局右臂右側開始;第2局左臂左側開始;第3局不限制左右側。
注意事項:可根據練習者能力不同,選擇烏龍盤打速度的快慢,烏龍盤打速度越快,要求的動作標準越高,難度越大,鍛煉的功效也就會越明顯。
八、“鷹擊長空”
適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的下肢、腰腹力量及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彈跳能力,培養勇敢果斷、戰勝自我的優良品質。幫助學生體驗雄鷹振翅翱翔的感覺。
游戲方法:2名學生1組面對面,同時屈膝下蹲、擺臂伸展,身體各部位依次協調用力跳起(圖8)。屈膝縱跳時應頂肩、收腹并腿,改進縱跳時肩前沖塌腰屈髖、手撐地的錯誤動作。采用3局2勝制游戲競賽,每局10s,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同時連續縱跳,縱跳次數多者為勝。
注意事項:游戲前應充分熱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縱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