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嵐
摘要: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和總結(jié)課堂教學內(nèi)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和素養(yǎng)。學生只有不斷地對音樂學習成果進行訓練,才能提高音樂技能。在教學中,教師如果過于重視音樂知識教學,而忽視了組織學生開展音樂實踐,就會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小樂器進課堂能夠輔助開展音樂訓練,有助于小學生深刻地體驗音樂的魅力。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小樂器演奏,對音樂教學實踐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音樂;小樂器進課堂;素養(yǎng)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教育教學方向。將小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小樂器學習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種類眾多,可以將不同的樂器引入音樂課堂,讓學生領略小樂器所演奏的音樂,以及不同小樂器的風格和魅力,滿足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深化改革,音樂課堂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體會到音樂演奏的樂趣。音樂課堂與小樂器充分結(jié)合,在教學過程中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學會小樂器演奏的技巧和方式,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小樂器進行演奏的能力,因此,將不同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是音樂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課題。
1? ?小學音樂教學中小樂器進課堂的意義
小樂器是指與管弦以及民樂類樂器區(qū)分開來的小型樂器,例如,口琴、風琴以及葫蘆絲等小型樂器。將小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靈感。小樂器的音色比較細膩,演奏出來的音樂悠揚悅耳,由于小樂器的演奏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吹奏技巧也各不相同,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演奏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音樂學習效率,激發(fā)音樂學習興趣,挖掘?qū)W生在音樂方面的才能,提高其音樂水平,增強小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2? ?小學音樂教學中小樂器進課堂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是起到領唱的作用,即教師唱一句、學生學一句,同時,教師也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培育,導致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普遍對音樂學習不感興趣,達不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然而,隨著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音樂教師開始注重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逐漸將小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有效解決了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新型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小樂器進課堂響應了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的新課程精神,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獲得了一定的提升,塑造了學生的人格。同時,針對課堂中鑒賞音樂、欣賞音樂、合唱音樂等模塊的教學,也達到了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3? ?小學音樂教學中小樂器進課堂的教學原則
將小學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教師可以將豎笛引入課堂教學中。在音樂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習豎笛的音律和指法。此外,教師還應當強調(diào)學生吹奏豎笛的姿勢。當學生剛接觸豎笛時,喜歡自娛自樂地隨意吹奏,可能會吹奏出尖銳刺耳的聲音,這時教師應當及時糾正學生的這種吹奏方式,并且讓學生明確正確的吹奏姿勢:雙眼目視前方,兩手持握豎笛,將腰背挺直,手持豎笛與身體呈大約45度角。音樂教師要耐心地為學生講解,并不斷修正學生的演奏姿勢。
由于小學生基礎認知能力不足,所以其在音樂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引入小樂器,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學生學習正確的吹奏姿勢之后,可以將吹奏方法和氣息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音樂課堂當中通過實踐活動完成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初始階段可以教學生吹奏基礎的音符,熟練掌握后再傳授高音,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地傳授吹奏方法,能讓學生愛上小樂器,讓其自主參與到小樂器吹奏學習中。教師應當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將游戲與音樂課堂教學充分結(jié)合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4? ?小學音樂教學中小樂器進課堂的實踐策略
4.1加強師生合作,達成小樂器進課堂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教授學生一系列演奏技巧后,應當讓學生吹奏一些簡單的音樂,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體驗音樂演奏帶來的成就感。哪怕只是通過豎笛來吹一首曲子,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吹奏的過程中培養(yǎng)樂感,使學生在實踐訓練過程中鞏固指法練習。同時教師隨便讓學生演奏一個音時,學生應當先做出演奏這個音的指法,教師指導學生的指法后,再讓學生進行統(tǒng)一吹奏。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師生合作,教師應當組織一些比賽項目,如可以組織豎笛演奏比賽。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比賽項目有豎笛吹奏的指法、歌曲演奏的熟練程度和音質(zhì)的清晰程度等。此外,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吹奏接龍游戲,讓學生在學習豎笛的過程當中享受游戲的樂趣。在課堂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訓練時間,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享受演奏的快樂。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聽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嘗試吹奏一些熟悉的歌曲,以激發(fā)學生對豎笛演奏的熱愛。在進行豎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可以持續(xù)挖掘自身的音樂潛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4.2 優(yōu)化課堂設計,組織小樂器進課堂教學實踐
教師只有采取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課堂設計,才能實現(xiàn)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對小樂器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應當積極采用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小樂器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開展小樂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課堂教學效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指引,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對音樂的探索熱情,同時,教師在音樂課堂中還應當保持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在音樂課堂當中與教師充分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xiàn)音樂課堂教學目標。
想要教師優(yōu)化課堂設計,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不同小樂器演奏出的音樂,學生能夠感受到日常生活所能發(fā)出聲響的事物都能奏出悅耳的音樂,從而在聽覺上和認知上對學生予以一定的沖擊。由于學生都喜歡看視頻,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樂器演奏的相關視頻,以此激發(fā)學生對樂器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將游戲與音樂課堂教學充分結(jié)合起來,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日常生活中能發(fā)出聲音的物品來演奏一場音樂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打擊樂器所擊打出的節(jié)奏和韻律,學生充分借助手邊的物品進行音樂演奏和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和音律。新時期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注入新的元素,教師借助打擊樂器,能夠有效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打擊樂器的課堂教學中提升理解能力,培養(yǎng)音樂感悟能力。在日常的小樂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靈活地引入小樂器,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學課本和練習材料,讓學生的注意力被小樂器所吸引,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小樂器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配合練習材料和小樂器的練習方法,提高小樂器的學習效果。
4.3培養(yǎng)音樂興趣,提高小樂器進課堂的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樂器學習的興趣,才能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交流互動,充分了解學生對樂器的喜愛程度,針對學生所喜愛的小樂器,采取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學。此外,教師應當采用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引入音樂世界中,讓更多的小學生能夠?qū)π菲鞯膶W習產(chǎn)生興趣。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性格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課堂設計和教學安排。首先,教師應當認識到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學過程中盡量豐富學生的邏輯思維,并且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小樂器,從而對小樂器有進一步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且鍛煉其能夠獨立演奏。
幫助學生建立對小樂器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學生對小樂器產(chǎn)生學習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對小樂器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還應當突破教學當中的難點和重點,如對于一些不能準確把握音準、對節(jié)奏概念模糊的學生,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堅持學習小樂器,不讓小學生放棄音樂學習,并且不斷教導學生如何正確演奏。在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比如,在課堂進行口風琴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口風琴演奏的《歡樂頌》這首曲子,通過借助多媒體播放的《歡樂頌》來提高學生對口風琴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緩解學生對口風琴學習的畏懼情緒。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小學生,教師應當通過傳統(tǒng)的教唱方式,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和引導學習口風琴吹奏。一般來講,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還應當借助口風琴這一樂器進行現(xiàn)場演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吹奏口風琴的方式,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口風琴吹奏的學習中。久而久之,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口風琴吹奏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
4.4加強教學評價,鞏固小樂器進課堂教學成效
由于小學生擁有較強的好奇心,樂于探索未知的事物,并對其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但通常學生只是對這些事物產(chǎn)生一時的好奇心,他們的興趣不會保持長久。所以教師應當豐富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使學生對小樂器產(chǎn)生興趣,保持持久訓練的耐心,在訓練的過程中使其保持對樂器的興趣,強化學生對小樂器演奏的興趣。
在日常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進行課堂教學評價。例如,當學生對樂器的學習有所進步時,教師應當及時表揚,然而對于一些未對樂器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學生以及不能保持對樂器學習長久感興趣的學生,教師應當積極鼓勵,通過與學生進行課堂交流或者課下溝通等,提高學生對小樂器學習的自信心。
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通過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和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幫助學生提高對樂器演奏的興趣。例如,在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或者進行開學典禮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表演吹奏豎笛,讓學生享受演奏成功帶來的成就感。此外,在實踐練習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鍛煉學生的獨奏能力和合奏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專業(yè)素質(zhì)和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團隊合作的凝聚力,增強樂器演奏的效果。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教師應當積極強化課堂教學評價,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和鼓勵下提高對音樂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小樂器演奏熱情。
5?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樂器進課堂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模式創(chuàng)新,與學生積極互動,通過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對小樂器的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指導小學生練習小樂器。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通過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確小樂器學習的價值。教師還應積極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培養(yǎng)學生對小樂器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和創(chuàng)造音樂等的過程中獲得音樂學習的動力,從而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張蔚波.小樂器大作用:小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與思考[J].北方音樂,2020(21):130-132.
[2]龐沁.打造“現(xiàn)代化”課堂:電子樂器助力現(xiàn)代音樂課堂[J].藝術評鑒,2020(10):101-102.
[3]童云.小樂器,幫大忙:小學小樂器進課堂之我見[J].北方音樂,2020(7):115-116.
[4]丁麗.關于民族樂器與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探討[J].北方音樂,2020(02):140-141.
[5]章敏敏.淺談音樂器材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9(23):114.
[6]曹暉.銅管類樂器的特征及其教學方法研究[J].藝術評鑒,2019(13):66-67.
[7]董美晨.音樂類學生聽覺素養(yǎng)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7(10):241.
[8]尹婷.論新時期高校民族樂器教學體系的構(gòu)建[J].中國民族博覽,2016(9):32-33.
[9]唐小麗.音樂教育中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2):34.
[10]柴媛.淺論民族樂器與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J].音樂時空,2013(1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