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和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兩大組成部分,二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其中高效的閱讀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及整體英語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實現以讀促寫,是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的關注重點。為此,我結合自身多年的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經驗,參閱相關學者就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立足于本地區具體英語寫作學情,就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實現以讀促寫進行分享。
以話題為主線整合教材內容
以話題為主線是我所在地區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一般以單元為標準進行相關話題的安排設計,如教材必修一中便設計了“Teenage life”“Travelling around”“Sports and fitness”“Natural disasters”“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等幾個話題,其他必修及選修教材也基本是以話題為主線組織教材內容的編排,且為了學生能就相應話題進行充分了解和參與,內容安排上一般由淺及深,逐步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對話題相關內容的了解,如通過學習“Travelling around”這一話題,學生不僅能夠就view、recognise、request、transport等詞匯及其相關的短語或詞組如in view、out of view、come into view、beyond recognition、it is requested that...(should)do、at the request of sb. 以及transport...from...to...的含義有較為深入的認識,還能掌握上述詞匯的運用,加上話題內容中其他的詞匯,能夠較為直接地豐富學生的寫作詞匯、提升其語篇感悟能力。
換言之,能夠較為明顯地提升學生就“Travelling”這一話題的寫作水平。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設計,整合教材文本內容,增加學生對相關話題的寫作熟悉程度。但需要強調的是,針對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或者考慮到減少教材話題編排可能束縛學生的寫作思維,英語教師有必要拓展相關的補充材料,以擴散學生的寫作思維。
以目標引導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量不足是制約本地區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持續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好教材文本閱讀的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這主要是由于教材內容限于教學時間及篇幅影響,不可能就相關的話題如上文提及的“Sports and fitness”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全面完整的展示。且根據我多年的教學觀察,部分學生對教材內容存有某種抗拒心理,即除了課堂內必需的閱讀外,課余時間很少進行主動深入地閱讀,這也使得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認知往往停留在表面上。
和教材內容相比,很多學生對課外閱讀卻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卻缺少較為明確的閱讀目標,閱讀內容和范圍都較為寬泛。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但考慮到現實的寫作教學需要,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也有限,我認為有必要在鼓勵學生開展廣泛英語課外閱讀的同時,結合具體的寫作任務需要,給學生的課外閱讀設定一定的目標,以引導學生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進行課外閱讀活動,在閱讀目標的指引下為寫作積累更多有價值的素材。如外研社必修五Unit5中的文章“A Life in Sport”對于學生學習“Sports and fitness”這一部分內容就是一種很好的閱讀補充材料,因為較之于教材中涉及的Pierre de Coubertin(現代奧運之父顧拜且),學生更熟悉補充材料中講述的主人公李寧的運動事跡,在情感上也更愿意接受,從而更能激發其閱讀的興趣。
除此之外,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課外閱讀策略指導,如推薦相關的閱讀材料、整體理解快速閱讀的技巧、優美詞句的摘抄積累以及同伴間的分享交流等,以增強課外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在語言積累和思維提升中實現知識內化
英語寫作既是學生情感的表達,同時也是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重新建構和呈現的過程。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只是停留于表面化的文本內容,而沒有實現知識的內化,很難在寫作時更好地實現知識的建構與呈現。為此,我們需要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既關注寫作素材的有效積累,同時兼顧學生的思維提升。
具體來說:一是閱讀過程中側重重點詞匯的把握,引導學生在比較、聯想、分析或詞組搭配等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匯和嘗試運用詞匯,而非只要遇到不熟悉的英語詞匯就直接選擇詞典查詢釋疑,如black,眾所周知其有“黑色”的意思,但在詞組black sheep(害群之馬)中卻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黑色;二是在摘抄賞析優美文本或重點語句的時候還需要引導學生嘗試仿寫以豐富寫作中的表達方式,以拓展學生對英語詞句的使用思路或者積累更多的句型結構以增強作文的可讀性;三是注意對銜接詞的積累和應用。英語文章不是孤立的單詞或句子堆砌,而應是有著一定邏輯關系的意思表達,因此諸如“for example”“as you know、compared with、last but not least”等銜接詞都值得學生歸納整理并嘗試靈活運用,從而更確切和連貫地進行寫作表達;四是注意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其寫作過程中對內容的編排能力,以使文章脈絡更加清楚;五是嘗試以思維導圖等形式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積累知識與寫作話題或主題間的聯系。
在比較閱讀和反思評價中拓展作文思路
日常作文批閱過程中,我經常發現文章構思甚至內容都極為相似的學生作品,究其原因與學生視野的狹窄和思維的禁錮有著很大關系,而高中英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多種文本進行比較閱讀和反思評價則能較好地改變這種狀況,因為借助比較閱讀和反思評價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思考問題,運用更加豐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或感情,換言之,能夠較為顯著地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
具體來說,這種比較閱讀既可以是教材與課外閱讀文本間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話題下采用不同描述角度或方式的文本間的比較,而反思評價既包括對教材、資料或搜集的素材的評價,也包括對高中生彼此作品的評價,且就評價而言,既可以是自評,也可以是互評,而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或者選用何種材料,其目的都在于通過更加有效的效閱讀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或者寫作思路,從而實現其英文寫作水平的逐步提升。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特別重視閱讀對英語寫作的積極作用,并通過諸如話題整合、目標引導、知識內化、思路拓展等方式更好地發揮閱讀對寫作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為契機,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乃至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水平。
專家點評專家點評: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科閱讀,無疑能拓寬學生的思路,強化其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具體到英語學科,正如本文所提到的一樣,因為英語教材的局限性,致使學生英語學習受阻,而通過話題整合、目標引導、知識內化、思路拓展等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深化閱讀,更能以讀促寫,讀寫共生,是一線教師實踐的真知灼見。
魏春燕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第五中學教師,榮獲天水市高中英語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秦安縣“高考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