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迪
摘 要:近年來,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發展,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近些年,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質量已得到了穩步提升。但當下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發展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政課教師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尊重,自我提升的意識和能力欠缺,能力提升的平臺不夠以及評價機制不完善。因此,要想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必須發揮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素質,從而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一、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性
高校思政課承擔著對廣大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肩負著高?!傲⒌聵淙恕钡闹匾姑?。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也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是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同時有助于筑牢高校意識形態主陣地,確保大學生成長成才。
(一)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這對于將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至關重要。對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我國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全方位貫徹并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思政教師隊伍的能力高低。對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的提升,直接關系到思政課堂的教學成果能否真正進入學生頭腦,也關系著大學生群體能否正確地認識我國的國情、世情、黨情,從而確立一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的基本要求
當下,隨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學科建設的發展,使得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思政課教師所具備的素養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教學,而是擴展到了科研、宣傳、學科建設等多個方面。在這種環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要有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指導的能力,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避免學生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誤入歧途。同時,還要掌握多重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與時俱進,吸引學生的興趣。另外,高校思政課教師還要兼顧教學和科研,不斷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最后,在學科建設中還要不斷探索新的領域,促進馬克思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以上多重能力要求高校需要培養一批專業能力較強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而從現實來看,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質量參差不齊,要想達到這一要求,必須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
(三)確保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而我國的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目標直接關系到我國的未來。俗話說“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培養德才兼備的后備軍才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點。對于高校而言,“德”的培養無疑和思政課教師緊密相關。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要想更好地完成這個使命,就必須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思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像一面鏡子,直接反映著自身所傳授知識的有效性。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謹言慎行,用自身的言傳身教感染學生,確保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才能保障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和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鄭州各高校也采取了多種措施來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但現實情況是對于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鄭州各高校部分教師仍存在著專業理論素養和功底有待加強,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相對薄弱,教學工作壓力導致職業倦怠感相對突出,參加專業培訓的機會不多等問題,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發展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
(一)專業理論素養及功底有待加強
過硬的專業理論素養與功底是上好一門思政課的關鍵。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講員”,其理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果。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對高校思政課的高要求,各大高校也加緊了對思政課教師的學習和培訓,廣大思政課教師的業務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仍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部分教師缺乏過硬的專業理論素養。就大學思政課教材而言,內容理論性偏強,這也要求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并且學會融會貫通,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增強課堂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但現實情況是,部分思政課教師對教材理論一知半解,分不清對重難點的講解,面對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只會照本宣科,搞不清楚所講內容的來龍去脈,缺乏講解的厚度與深度。
(二)教學方法及手段創新能力不足
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勇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一門理論課,要想實現這個目標,要求教師必須要有高超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手段來看,絕大部份教師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方法進行課堂講授。也有部分教師在嘗試啟發式教學、實踐教學等更豐富的教學方法。但仍有部分學生反應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師對新型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運用不夠熟練,甚至顯得格外生硬。近兩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疫情的防控也從側面發展了教師線上教學的能力。直播、同步課堂、線上討論等功能逐漸完善,但一旦轉入線下教學,部分教師就放棄了線上教學方法,又回歸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探索和運用。其實質上還是缺乏對教學手段的開拓創新精神。
(三)科研能力相對薄弱
教學與科研一直是高校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還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教學能力的積累和提升為自身的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實踐經驗,同時,科研的發展也會反過來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提高。而當前的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科研能力相對較弱,部分教師缺乏追求科研的精神。從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科研成果來看,絕大部份教師均承擔有不同方面的論文、課題、著作、獎項等,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較少。絕大部分教師搞科研僅僅是因為學校要求或者更好地評職稱等一些現實問題,真正具有科研精神的少之又少。
(四)教學工作壓力致職業倦怠感相對突出
職業倦怠是眾多行業都會出現的一種職業病,主要是由于員工在長期高壓和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而衍生出來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綜合癥。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重大責任,作為高壓職業之一,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難免會出現職業倦怠感。但現如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高校思政課教師負責全校的公共思政課的講授,這需要大量的思政課教師,現如今專職教師的數量仍然較為缺乏,很多高校仍然采取大班授課。據統計,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課時在所有教師中都名列前茅,教學任務繁重,再加上大班授課,勢必會影響上課效果。同時,面對著較重的備課任務和科研任務,高校思政課教師分身乏術,高壓狀態下導致一些思政課教師出現了職業倦怠現象
(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機會不多
當前,各高校均鼓勵思政課教師多進行外出培訓,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幫助思政課教師進行外出培訓,但仍不能忽視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機會相對較少的現實。絕大部分教師鮮有機會獲得外出培訓的資格。另外,從培訓效果來看,由于形式過于單一,內容缺乏更新導致培訓效果并不顯著,甚至一些高校組織培訓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讓數據顯得好看。而從以往來看,高校思政課教師外出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高,絕大部份教師都希望通過外出培訓來獲得理論交流和能力提升的機會,因此,各高校需要重新考慮對于思政教師的培養機制,以便更好促進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對策
針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應當對癥下藥,采取切實有效的對策來促進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提升。應采取夯實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個人能力,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規范思政課教師隊伍管理機制,拓寬高校思政課能力提升渠道等措施促進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提升。
(一)夯實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個人能力
無論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首先就需要教師個人進行不斷地學習,夯實自身的內在功力。首先,增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素養。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宣講員,首先自身需要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只有真正理清楚其中的道理,才能向學生傳達的更清楚更有說服力。
其次,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技巧。課堂上不僅要講清楚理論知識,更要做到入腦入心,這是思政課教師和其他教師最大的不同,也是當下最難的問題。這就需要具備高超的教學技巧,教師講課的邏輯是否清晰、授課環節是否有趣豐富、語言藝術是否具有感染力、課件制作是否精美等都決定著是教學效果是否良好,也是對教師教學功底的重要檢驗。當然,一切輔助的教學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詮釋課堂內容的主題,決不能本末倒置,讓學生只顧“看熱鬧”,因此,絕不能忽略教學內容的王者地位,要適時把學生從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到所傳遞的教學內容中,最終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除此之外,還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務教學。
(二)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僅需要發揮內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不僅會給思政課教師一個寬容的創作氛圍,也會對專業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首先,高校應優化教師的理論課堂教學環境。一方面要改善高校思政課堂的教學軟環境。努力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在學校為思政課創設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政課堂的硬環境。例如,可以在學校創設一個智能化思政課堂,讓思政課教師有更多地手段去進行教學展示,也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共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其次,創建和諧的人際環境。和諧的人際環境有助于思政課教師保持一個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從而發揮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方面,要營造一個融洽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應當具有更為高尚的道德素養,工作中應當保持一種積極、樂觀、平等、互助的作風,既要尊重差異,又要注重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為每位教師都提供進步的機會,鼓勵良性競爭。另一方面,還要保持同學生的良好關系。思政課教師作為學生思想的引導者,必須要了解學生、聽懂學生。同學生保持和諧的關系,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發展狀況也有助于思政課教師更好地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規范思政課教師隊伍管理機制
要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制度是保障,必須要有一個科學的管理制度。包括選聘制度、考評制度以及保障制度等,有了科學而嚴密的制度體系,才能更好地保障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穩步提升。首先,要嚴格把握思政課教師的選拔制度,這是提高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第一關。包括要求本碩專業的一致性來保證思政課教師所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當然,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尚的理想信念。因此,高校在選聘時也會額外要求中共黨員的政治面貌。只有嚴把關,才能做好質量提升的第一步。其次,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當下,大部分高校對教師的考評主要集中在教學和科研兩個方面,這也是高校教師應該具備的兩方面重要能力。但在進行考評時要掌握靈活的工作方法,不能唯科研和唯教學,這樣反而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采取多種途徑,例如學生評教、同行聽課、自我評價、專家評議、學生座談等多種形式開展考評,保證評教結果客觀公正。另外,加大對教師教學、科研成果的獎勵,提高教師的職稱待遇,從政策上激勵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拓寬高校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渠道
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努力,也需要教育部門、高校等的通力合作,提供多元平臺幫助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首先,教育部門和高校要為思政課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一方面,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各層次的培訓學習,例如,多帶教師探訪一些黨政機關、全國重點馬院、紅色革命根據地等不同的單位進行培訓學習,同時還要定期邀請一些國內頂尖學者進高校作報告,不僅可以拓展思政課教師的視野,更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其次,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專業的教研平臺。例如,要積極組織優秀教師進行公開課展示,帶領一些年輕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要定期組織集體備課,針對一些教學上共同的難題、疑點進行交流和探討,以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另外,對科研薄弱的教師群體提供更多的幫扶措施。一方面可以邀請科研名師進行學術培訓,指導教師如何更好地將教學成果轉化為自身的科研成果,同時將科研成果又轉化到自身的教學技巧上來。另一方面組織教師定期開展理論學習,更新和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功底,為自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都提供堅實的基礎。只有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多方面的能力提升渠道,才能更好地幫助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和發展。
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發展不僅事關自身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前途,更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和發展,需要發揮政府、高校、教師等的合力作用。特別是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更是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堅定自身的政治立場,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和我國大學生人才的培養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張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0.
[4]張曉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1.
[5]尚晶.云南省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
[6]王艷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問題與對策探析[D].閩南師范大學,2014.
[7]多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8]邸淑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9.
[9]張靜.教師專業發展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提升研究[D].西南大學,2015.
[10]吳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理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D].湖南大學,2019.
[11]陳薪燃.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
[12]曹仲崗.教師專業化趨勢與現代教師培養和提高[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0):381-383.
[13]張耀燦,盧愛新: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9).
[14]陳洪濤,張耀燦.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相關政策發展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7).
[15]顧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