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推進足球運動,既可以保持學校的足球特色,又可以讓學生養成健康的體魄,達成足球育人的目的,與當下的“雙減”政策不謀而合。學校通過設計并實踐“知‘足常樂:推進學校足球運動的研究”課題,創編課程,讓學生了解較為系統的足球文化,以文化來激發學生的足球動力;加強課程融合,讓學生感受足球知識無處不在,豐盈學生的足球認識;提升技能訓練,讓訓練更加科學;開展足球評價,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深化足球育人,通過足球活動和文化熏陶,讓學生成為有團結協作、拼搏精神的人。
[關鍵詞]校園足球;知“足”常樂;課程創編;足球育人
一、課題提出
一是學校內部特色傳承的需要。2008年12月,浙江省仙居縣田市鎮中心小學正式提出“小足球”特色教學。2010年,學校獲評省級青少年足球俱樂部。2011年,學校被評選為臺州市校園足球布點學校,同年被評選為浙江省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2015年,學校被評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經過十三年的堅持和努力,學校“小足球”教學取得了輝煌成績,但也缺少了新鮮感,甚至讓師生產生了疲勞感,迫切需要重新喚起師生對足球的熱情。
二是適應學校外部環境需要。隨著國家對足球運動的重視,全國各地掀起了“足球熱”,兄弟縣市、兄弟學校的足球水平也在突飛猛進。這使學校的足球優勢大大減弱,需要一個新的載體和契機實現突破。
三是學校足球育人工作的需要。足球運動具有團隊性、教育性和健身性,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團隊協作、密切配合、敢闖敢拼等優秀品質。目前,學校雖然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引領下,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因此迫切需要一些新的載體。
基于上述現實需要,學校課題組提出“知‘足常樂:推進學校足球運動的研究”這一課題,旨在為學校足球特色“充電”“加油”。
二、課題內涵
根據對課程目標的定位,以學生認知水平發展的心理學理論為依據,學校構建了以下研究思路。一是課程創編,編寫《知“足”常樂》校本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更系統的足球文化,以文化來激發學生的足球動力;二是課程融合,讓學生感受到足球知識無處不在,從而豐盈足球認識;三是技能訓練,讓足球訓練更加科學,有效提升訓練效能;四是跟進評價,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讓學生在足球運動中快樂成長;五是足球育人,讓學生成為一個有足球運動品質的人。其中創編《知“足”常樂》課程是核心,足球育人是最終目標。
三、課題研究
1.課程創編
校本課程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而教材編寫是課程創編的核心環節。教材主要從文化和技能兩個維度展開,每年級編寫一冊,每冊共八課時。編寫以生動有趣兼可操作性為原則,力求讓教材成為各年級學生能夠自學的讀物。
(1)組織建構
結合學校實際,采取專業足球教練和本校專職足球教師以及本校各科骨干教師合作的形式,成立創編團隊,聘請課程編寫專業人士指導,同時成立課程編寫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兩個職能辦公室,一是教科、教務辦公室,主要負責文化內容的創編 ;二是足球辦公室,負責足球技能內容的創編。體育教師對兩個職能辦公室負責,與兩個職能辦公室保持信息暢通,且指導年級段各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創編足球技能。年級段長及時把創編信息反饋給兩個職能辦公室,兩個職能辦公室邀請專家對創編內容進行審查,將評價改進意見反饋給年級段長,年級段長再和各班主任、任課教師及體育教師溝通,商討合適的創編策略并加以改進。這樣的組織建構,保證了教材的順利創編。
(2)教材框架
教材主要從橫向、縱向兩個維度搭建框架。縱向六個主題呈遞進式發展,分別是足球之門、足球之星、足球之火、足球之樂、足球之行、足球之夢,從而使六冊教材成為一個系統;橫向架構涉及足球文化的五個模塊,分別是球星、球史、球藝與欣賞、綠茵場上、我與足球。具體來說,“球星”重在認識校內外、國內外的各種足球明星;“球史”主要指向中國足球發展的歷史,精選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足球故事;“球藝與欣賞”主要介紹國內外精彩足球動作,讓學生感受足球之美;“綠茵場上”主要指向一些適合小學生的足球基本技能與技術的普及,力求讓這些內容成為學生日常訓練的重點;“我與足球”主要介紹足球與各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深入感受足球的內在價值。
(3)教材目標
一是總目標。通過六冊教材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球星的成長史,了解足球的發展史,欣賞足球運動中一些經典技巧,掌握一些基本足球技能,認識足球與各學科的關系,感受足球魅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足球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足球興趣,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能,并在足球運動中領悟團結、吃苦、拼搏等足球精神,達到足球育人的目的。
二是年級目標。一年級要認識最基本的足球知識,掌握最基本的足球技能,從而主動走進足球的大門。二年級要認識足球重要性,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三年級要點燃內心的足球之火,努力參與各種足球活動,把足球當成自己學習的一部分。四年級要明白足球重要性,參與足球運動,感受足球帶來的快樂,產生進一步踢球的欲望。五年級要明白足球是一項艱苦的運動,需要腳踏實地付出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從而用心踢球。六年級要萌發足球夢想,以足球精神統領自己的學習,為實現足球強國這一夢想而不斷努力。
(4)創編流程
先各自從課程的五個方面入手,編輯好48節有梯度的內容,然后按層次水平安排到六冊教材中。編排好48節課的內容后,再根據內容確定每一課的題目,力求讓48個題目結構一致并形成一個有梯度的整體。完成初稿后,邀請專家現場指導并修改初稿。
(5)創編策略
一是組建團隊。學校組建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中層領導任主編,教齡十年以上、有豐富經驗和文字功底的骨干教師任副主編的編寫團隊。在多次交流和討論之后,決定從學校辦學理念出發,立足于校園足球特色教育實踐,從改進問題的角度出發編寫課程。
二是確定結構。首先分塊收集。正式確定課程編寫任務之后,先分組從球史等五個方面收集六冊共48課時的資料,確定每一課資料的主題和內容。其次分冊編寫。根據專家的指導和前階段收集的資料,開始分冊編寫教材。編寫時關注整體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難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知識和技能。然后是專家問診。編好初稿之后,邀請專家再次蒞臨指導,指出教材編寫的理念、目標和文字表述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二次修改指明方向。最后是修改定稿。根據專家的意見,編寫團隊進行第三次修改。
2.課程融合
學校每年有側重地舉辦“足球文化節”,每次活動周期為三年,活動力求與各學科教學融合。
第一學年,開展校足球隊隊旗設計、吉祥物設計、足球創意、足球寶貝比賽等活動。第二學年,開展話足球史、說足球事、繪足球夢、寄足球情、競足球技、享足球樂、攝足球彩、抒足球心等活動。第三學年,開展一份足球簡報、一張快樂足球繪畫、一篇足球征文、一次足球知識推介、一次班級足球文化巡游、一次足球歌曲校園傳唱等活動。所有活動均與語文、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教學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合。
3.技能訓練
足球技能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是要統籌各項足球活動,把足球活動當作一個整體來思考,努力做好足球“點、線、面”工作的布局。
(1)教練組建
教練團隊的組建以體育教師為主體,以普通教師為輔助,通過送出去培訓和請進專家兩個主渠道全力將體育教師培養成專業足球教練,通過班級聯賽和講座等途徑對全體教師進行足球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學校創建足球辦公室和俱樂部,每位教師都能勝任兼職教練,定期開展培訓,保證小足球的穩步發展。
(2)訓練策略
一是“面”的鋪開,包括體育課和大課間。推進足球發展的主陣地是體育課,如果堅持把每班至少一節體育課上成足球課,那么學校的足球整體水平將繼續高位發展。此外,每天上午35分鐘的大課間,全校學生在操場上練習足球操。每天下午25分鐘的小課間,學生自發練球,充分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二是“線”的提升,包括班級足球聯賽和足球小賽事。聯賽是推進學校整體足球競技水平的有效載體,可以錘煉學生的實戰水平,其關鍵是班主任要認真篩選隊員,組建最強球隊。同時,學校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以足球基本功提升為目的足球小賽事,營造踢球氛圍。
三是“點”的強化,包括組建四支校隊和后備隊伍。男甲、男乙、女甲、女乙四支校隊是學校足球精英隊,其訓練要遵循“體能、技能、實戰”“三位一體”的原則,體能是基礎,技能是關鍵,實戰是核心。只有做到“三位一體”,學校的足球才更有后勁。同時,學校努力做好一、二年級預備隊的訓練,讓足球隊伍“后繼有人”。
4.跟進評價
(1)達標評價
將足球控球、運球、傳接球、射門技術作為足球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和考核項目,要求人人過關。一次過關,頒發“足球小達人”獎章;一次不過關,可允許多次考核,直到過關為止。
(2)目標評價
首先是對班級聯賽的積分進行評價,對積分超過平均分的班級,給予“足球活動先進班”稱號;對積分較低的班級提出黃牌警告,督促其下一學期努力提升。其次對四支校隊進行目標考核,對于進入臺州市聯賽前三名的隊伍,在校足球文化節上邀請其家長一起上臺領獎,并給予適當獎勵。對于成績不理想的隊伍則要求其進行反思。
(3)等級評價
班主任在每學期的學生成績報告單上對每一位學生的足球成績進行量化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學生,要求其假期在家主動練習。
5.足球育人
學校通過打造足球文化對學生產生持續的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物質文化。學校通過足球雕塑、足球墻畫、足球畫展,讓學生每天感受足球的份量、足球的魅力、足球的風采,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面潛移默化地種下足球的種子。
二是歷史文化。學校投入巨資建立了足球展覽館,既可以讓學生看到學校曾經在足球方面取得的成績,從而增強自豪感,又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足球的發展史,從而更好地領悟足球的內涵。
三是精神文化。通過足球運動,讓學生明白做人要象足球一樣充滿內涵,從而提升自己的抗挫能力、努力拼搏和敢于競爭的精神,并力爭將這種品質遷移到學習上。
四、課題成果
1.足球成績斐然
學校2019年獲臺州市第三屆校園足球冠軍杯賽冠軍、臺州市第三屆校園足球精英聯賽冠軍、仙居縣第三屆中小學足球聯賽冠軍。2020年獲浙江省第七屆“西溪杯”足球邀請賽冠軍、臺州市第九屆足球聯賽季軍、仙居縣第四屆中小學足球聯賽冠軍。
2.編好校本課程
學校經過兩年半的努力,于2021年5月完成《知“足”常樂》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該課程于2021年7月被評為臺州市第十五批精品課程。
3.育人效果呈現
(1)足球精神得到傳承
每逢比賽前,班級會召開動員大會,組織學生分析隊情,商量對策,相互鼓勵,促進學生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賽中積極引導,使其感受到團結合作、奮勇拼搏的力量,學會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賽后總結經驗,取長補短,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
(2)課余生活更加充實
一是推薦足球水平較高的學生參加校隊,而未進入校隊的則可以加入班級球隊;二是推薦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參加學校或班級的賽場雙語解說;三是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小記者培訓、足球文化長廊的小導游培訓等,為學生提供鍛煉和展現的機會;四是組織在歌舞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啦啦隊。此外,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班級足球的后勤工作、隊旗設計、漫畫比賽、校園足球征文等眾多活動。總之,每位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課外活動。
(3)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考試之前,學生會把足球場上團結合作的精神遷移到學習上,各小組認真進行考前準備,做好復習工作。考試之后進行認真總結,分析考試中存在的問題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每個小組就是一支“學習型足球隊”,通過各小組間的良性競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校已連續三年被評為仙居縣素質教育評估質量優勝獎,這也是對學校足球促學工作的最好肯定。
作者簡介:張衛星,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鎮中心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E-mail:1556604724@qq.com(浙江臺州,317318)
基金項目:浙江省2020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知‘足常樂:推進學校足球運動的研究”(編號:2020STWY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