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萍
現代化素質教育之下,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進入了高中課堂,但是對于高中數學這門學科來說,深度學習就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最可靠、最有效的一個途徑。它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在更大程度上促進教師對學生學習思維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今,深度學習模式已經逐漸成為了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共同關注的焦點,因此文章將會以深度學習這一理論作為基礎,對高中數學如何有效應用深度學習這一模式來進一步提升整體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的核心素養主要由六個方面組成:數學抽象、數學運用、數據分析、推理邏輯、直觀想象以及數學建模。根據其組成內容,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并運用更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去進一步實現實際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如深度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就很適合用來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一)深度學習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深度學習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概念,如何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將這一概念與數學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更高、更廣闊的視角進行深度學習,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積極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教師其實都知道,正式教學中只有學生想學,學生有興趣去學,自己作為教學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才能真正意義上地發揮出來,從而更好地去幫助學生轉變原有的學習方式和方法,促使其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能夠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而深度學習恰好能夠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非常有利于教師應用其去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不斷發展。
(二)深度學習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肯定的說,其實不管什么類型的教育,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無非就是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數學教育也不可能成為例外。高中時期是學生數學知識基礎體系構建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十分重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盡可能地借助深度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去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這樣學生才能通過不斷的學習,從真正意義上學會將所學抽象的數學知識逐漸轉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核心素養對自身學習所提出的要求。
(三)深度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度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如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已經不同于往日,作為教師想要通過教學真正意義上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創新型高質量人才,就需要教師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之后再根據現階段學生各方面的實際情況,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選擇深度學習這種更契合現代化素質教育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始終緊跟教學改革的方向,在實際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深度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做好課前預熱,以問題展開教學
抽象性和概括性是高中數學獨有的特點,其他學科并不具備,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以往學習的具象思維不再適用于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去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起深度的數學學習思維,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和感悟。參考以往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大部分教師都會選擇使用最傳統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教學,不僅會直接導致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整體氛圍沉悶無聊,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異常單一、枯燥,從而直接影響到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
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緊扣教學內容,放棄從課堂開始的起始階段就開始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將學生真正意義上地帶動起來,不但不能很好地將學生引入學習的狀態之中,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操之過急,讓學生表現出厭煩的態度,從而更加不愿意配合教師展開教學。而當學生連最基礎的配合教師進行教學都做不到時,又怎么會乖乖地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主動受其引導進入到深度學習的狀態之中呢?所以,由此可知,高中數學教師想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有效地幫助學生去深度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就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熱,可以選擇以問題導入的形式展開教學。例如,在教學生學習《空間幾何體》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去優化教學的過程,讓原本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可以得到有效的簡化,進而讓其以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就能讓學生的注意力在一開始上課時就集中起來,便于后續教師通過問題的設計和提出,去進一步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當學生的學習和興趣和求知欲被有效激發和提高之后,教師便可以繼續緊扣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設計出更具層次性的數學問題,來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解決難度遞增的問題進行深入學習。
(二)通過數學情境的創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研學”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深度學習的第一步就是“研學”,主要表現為由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自助學習,而最常采取的方式就是任務導向型的合作探究。一直以來,研學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階段,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之下,按照實際的教學情況,結合核心素養的六個主要方面,在每個學期或是每個階段都要給學生安排一到兩節的研學課。研學課上教師應該構建出更深度的情境來引導學生,盡可能通過教學引導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知識探索,這樣才能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生學習“正弦定理”這部分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首先便可以依據自己對班級學生各方面實際情況的了解,選擇一些日常生活中學生最為熟悉或是更感興趣的事物,來創設更真實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和自主探究。
具體做法為,教師先就“日常生活中工人測量不可攀爬物體高度”這一話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之后再就話題和情境引導學生往三角形的邊角關系輔助測量上想,明確告訴學生今天的學習任務就是探索三角形邊與角的關系。接下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想一下初中階段所學過的與三角形有關的數學知識,特別是“直角三角形中,三條邊與角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對立關系?”這一知識點,因為這一知識點將直接關系到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步驟能否順利地實施。待到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快速解決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理清直角三角形中邊與角的關系之后。教師便可以趁熱打鐵,再次對學生進行提問:“根據大家已經列出的直角三角形關系式,試想一下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著這種聯系?這種聯系真正意義上成立嗎?”這一問題提出之后,教師隨后便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和深入探究,期間教師只需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提示即可,不需要過于去約束和管制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更放松、更自然的狀態下通過小組合作,專注地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三)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為學生提供深度學習的機會
日常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課上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而不是選擇最傳統的教學方式,把現成的知識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教師要明白數學這門學科的性質和特點,以及學生學習數學這門學科最終的目的是什么。“教書育人”這四個字,一直以來更重要的都是“育人”兩個字,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按照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要求,盡可能地選擇讓學生通過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去進行數學學習,而不是一味地在課堂上“強買強賣”,將原本就抽象難懂的高中數學知識單方面地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不僅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學習,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使學生的數學知識一直停留在淺層理解的層面上。
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需要選擇更契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去盡可能地滿足現階段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才有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讓學生在進行深度學習的同時,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習數學的樂趣。現以幾何教學這部分數學知識為例,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就應該知道幾何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空間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以上眾所周知的這一課的教學重點,也應該是教師通過教學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過程中針對學生“感覺從平面過渡到空間十分困難抽象”這一點,就應該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對大量物理對象的模型、空間模式和圖像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其固有的特點和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這部分數學知識,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進而充分把握住教師為其提供的深度學習的機會,去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并在這種體驗中進一步去加強自身的探究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
(四)堅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供前提
高中數學教師既然想要基于深度學習展開課堂教學,就必須始終重視并堅持加強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是他們進行深度學習的必要前提,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根本不可能進行深度學習。因為任何一個人在還沒有學會走路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學會類似于跑步這種更上一個層次的動作。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先對最基本的概念進行整理,這樣才能在后續教學中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起基礎的知識體系,進而為學生今后的深度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生學習《數列》這一課時,教師首先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想著怎樣去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學習,而是應該先讓學生理解數列概念的本質。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列不是一串隨機數,而是以內部關系排列的。”這一概念之后,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當前的學習目標是找到已知數列的內在聯系,并學會運用這些內在聯系來解決實際問題。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先對所學內容進行一定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用函數式來表示數列的內在聯系,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為學生進行下一步更深入的學習做好準備。
結語:
總而言之,深度學習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有效運用,既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教師有效落實課堂教學“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所以,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圍繞核心素養去進行深度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讓學生通過深度學習,得到更科學而全面的指導和培養,從而有效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使其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能得到不斷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