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琴
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農村小學語文教材也在不斷更改,為了能夠解決現階段小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教育部對教材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語文作為貫穿人一生的知識,在小學生認知學習階段尤為重要,為了能夠針對農村小學語文面臨的多種難題,要求落實教學語文單元元素,豐富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完成所需的教育目的。
在當前統編版教材當中語文單元要素經常出現,但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語文單元要素。我們把語文要素分解成橫向、縱向的幾個部分來看,語文是所學的必要因素,既然涉及到了因素,單元要素就不會在一個方面,而且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問題,想要落實農村語文單元要素的學習就需要提升學生的認知和學習理解,教師對此要有相應的教學方法,保障語文單元要素能夠有效地使用到教學當中。
一、什么是語文單元要素
統編教材將單元分為識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功能。閱讀策略單元、小型綜合性學習單元和綜合性學習單元穿插安排,使教材的呈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以閱讀方法與策略為主線組織單元內容。語文要素其實就是語文學習要素,既包括語文知識,也包括語文能力,還包括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簡單地說,語文單元要素包含的是語文要去學什么和怎么去學習。統編語文教材能夠有效突出語文單元要素,以人為主題和語文要素組合方式設置教學目標,作為小學教師要深刻理解語文單元要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二、依托單元要素,明確當前學習目標
(一)明確語文單元要素學習目標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秋天》為例子,其中的單元要素是認識課文中“秋、氣”等生字的偏旁,會寫“了、字”等字以及一個筆畫,正確朗讀課文,注重單詞的發音和背誦課文,結合文中的插圖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認識文中的自然段。以《秋天》為例,課文的標題就是整篇文章的要素,文章通過對秋天的簡單描寫,體現出秋天的樣子。在《秋天》一文中明確了學習的要素,同時在下一篇課文中更應該鞏固學習要素,運用這種方式來理解課文的要素。《秋天》的下一篇文章是葉圣陶的《小小的船》,文中以多種疊詞的形式描寫景物,在指導朗讀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讀好帶修飾的詞語,如彎彎的月兒、藍藍的天兒。引導學生想象文中的畫面,在輕柔的小船中前行。
(二)把握語文單元要素的課時目標
在統編版的單元中,課文的內容、語音都不相同,具體的教學實施差別很大,相對比后面的課文,統編版第一段的語文要素在單元中就沒有提示,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自己去找要素,根據全文進行扣題,確定需要教學的目標。如一年級上冊第一課《天地人你我他》課文的要求是先進行識字,再通過拼音教學。這篇課文雖然相對簡單,但是是學生認識漢字的前提,是學生學習語文識字的必要條件,從整篇文章開篇六個字就可以認識到,天地人的宇宙關系,你我他的社會關系,所以“天地人你我他”是今后小學生要去探索的領域。
三、農村小學當前學習現狀
(一)信息水平相對落后
雖然當今社會發展已經穩步提高,很多的農村城鎮生活水平已經大幅度提高,但是地區的發展水平不代表教育水平的提升,由于農村地區信息相對落后,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隨著如今社會的發展速度,許多農村教師傾向于到城市中工作,農村地區教育問題還需要加大力度改善。由于小學語文非常重要,貫穿了人的一生,學好小學語文等同于還學會了其他的科目,小學語文中教學的文字和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只有學好識字與理解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應該放在重點。由于農村的信息水平較差,許多農村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方式教育學生,沒有順應教學的改革,農村教師更應根據當前時代改進自身的教育方式。
(二)教師教學負擔太重
在如今的農村教學中,教師沒有能力創新教育方式,根本原因是教師的教學負擔太重,農村教師一般都要擔當很多個重任,同時一周授課課時都在20節左右,基本上整個年級都是自己教的,任務量太重,同時還要負責管理學生平時的班級內務,往往沒有時間去研究新的教學方式,為此教育局需要改善當前農村教學的環境,創新農村教育方式,減輕教師負擔,能夠為當前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
(三)農村小學學習方式
在當前小學學習理解語文單元要素當中,許多的詞句需要課后去理解,小學教師很難拓展渠道幫助學生去學習,就需要聯系到課文中有的信息進行理解。例如小學課本中的《詹天佑》一文,結合課文去理解狂風怒號,借助課文中的上下文章內容理解其中的語文單元要素,帶領學生理解這些突出的要素,讓學生學會總結課文的語文單元要素,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讀寫方式嚴重脫節
讀、寫作為語文學習的兩大重要因素,讀與寫相輔相成,目前大部分農村教師都沒有認識到讀與寫的重要聯系,讀與寫一般是分開進行的,有些教師重視閱讀原文,而忽視了寫作,學生雖然能夠通過反復閱讀學習文化知識,但是沒有進行寫作,很難將讀到的知識加以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都是片面性的。還有部分語文老師重視寫作忽略閱讀,閱讀量的多少決定能寫出什么樣的文章,在沒有進行良好的閱讀情況下,即使心里有想說的也很難寫出來,沒有積累豐富的詞匯,很難參與到寫作當中來,只有讀與寫良好地結合才能正確的閱讀。
四、如何落實學習語文單元要素
(一)明確語文要素含義,落實教學任務
語文單元要素是統編教材一起誕生的新詞匯,是統編語文教材的一個核心理論,是統編版教材構建語文學習的一個新的教學方式,同時是統編版教材與傳統教材不同的亮點。想要用好統編語文教材需要教師認識到語文單元要素是什么。曾經有著名的主編提過《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能力體系的構建》中說到“語文要素是語文訓練的基本元素,它包括基本的方法、能力、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習慣”。語文單元要素涉及的方面較廣,從語文學習的知識到自身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以教材為主體
統編版教材以教材為主體,農村小學教師需要把握教材重點知識的教學方式,統編版教材把文中的要素分成了多個知識點進行梯次形式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從簡單到難的緩慢轉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明確不同的年級需要理解的語文單元要素,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知識點。通過描寫人物舉例來看不同年級語文單元要素是如何關聯起來的。語文單元要素描寫人物一般分為四次編排,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說話、神態去理解人物當時的心情;五年級教材會通過人物的動作、說話、神態去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六年級教材則是關注當時的情節、環境去感受人物的形象;隨著年級的升高,教材的難度從簡單向較難逐層次發展,促進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注重了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培養。
(三)站在單元元素角度,做出目標調整
統編教材強化單元元素的教學,從三年級教科書開始設有單元導語,單元導語中明確指出了文章中的語文單元要素,明確寫了本篇文章重點學習任務,單元課文會圍繞著文章來走,貫穿了整篇文章,語文教師需要正確地歸納語文單元要素,正確引導學生通過單元要素學習,從讀到寫,從寫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語文單元要素按照提出問題到學習課文找到解決方式,總結出答案,最后運用到以后的寫作之中,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能夠環環相扣,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
五、落實語文單元要素學習的策略
語文單元要素的學習不只是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教科書所教的內容,還需要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時候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理解。無論學習什么知識都需要有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教師正確的引導加上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才能在當前農村正確開展語文單元要素的學習。
(一)了解學生狀況,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作為一名教師要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就需要老師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學生的特點,通過這些選擇一套相應的教學策略,語文單元要素學習雖然涉及的面很廣,但是語文單元要素學習大部分都是基礎的知識,教師先幫助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農村學校的小學生家長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普遍較差,教師同時要對家長做好思想工作,讓學生家長在平時注重自身的言語,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出一個有利于農村小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
(二)逐層學習,找到每層的關聯點
在當前語文單元要素學習當中教師要認識到統編教材的共同點,統編教材是一步步加深層次理解的新型教材,統編教材聽、說、讀、寫幾個要素之間存在重要的聯系,小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相應的教學步驟,找到適合當前學生學習的方式,只有學生先識字,才能有清楚的認知能力,有了認知能力以后才能讀懂課文,只有理解了才能明白課文的意思,這樣就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課文知識。
(三)加強對教師能力的培養
定期對教師進行外派學習,通過學習先進的經驗改變當前教育落后的水平,通過網絡等途徑學習其他教師是如何講解語文單元要素學習的,通過學習對課堂的改進,幫助農村小學落實語文單元要素學習。加強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有利于改善當前農村小學落后的教育方式,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方向。
總體來說,語文單元要素學習具有多個層次,并且非常廣泛,學習過程中層次會不斷地上升,同時又暗含很多的知識點。當前農村小學教師要深入研究部編教材,語文單元要素學習作為統編制教材的新理念,教材上的每個要素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教師需要認真了解教材,將教材要素進行關聯,明確每個語文單元要素學習的關系,準確掌握教材的內容,能夠順應教材編者的想法,開展準確的教學方式,明確語文單元要素教學的定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學生需要學習什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教師也要適當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找到適合語文單元要素學習的方式,為農村小學生日后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農村小學語文單元要素學習任重而道遠,當前形勢下教育情況并不樂觀,需要學校充分認識到教學當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