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男
文創產業影響力越來越大,經濟發展到文化建設均有文創產業的影子。文創產品作為文創產業發展壯大的基本元素,良好開發與傳播必不可少。平遙古城作為歷史文化古城與世界文化遺產,加大對其文創產品開發與傳播研究的力度可以為增強平遙古城影響力作出貢獻。在這一過程中,全面了解平遙古城文化與明確開發與傳播原則是重要前提,通過制定優化渠道吸引消費者關注、借助現代技術重塑傳統文化樣貌、創新性提取與應用文化元素、立足于實際深入規劃等策略為平遙古城獲得更好文創產品開發與傳播效果提供助力。
在當今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提升文化軟實力成為每個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與經濟發展不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要考慮更多因素,不僅要大力弘揚本土文化,使其以新面貌呈現于人們面前,還要開闊視野,積極引入外來優秀文化,將其與本土文化良好融合,借助現代技術更好地開發文創產品。平遙古城蘊藏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經過近年來大力發展已成為5A級旅游景區。但是文創產品開發腳步不能停歇,必須打造可持續開發體系并構建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為文創產品開發提供有力支持,平遙古城才能始終具有競爭力。
平遙古城文化介紹
建筑文化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考證,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在這近三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平遙古城建筑雖也被戰火摧殘過,但明清之后基本沒有受到太多破壞,因而現在能看到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首先是建筑布局。平遙古城遵循“坐北朝南”方位體制,一方面是氣候因素影響,因為北方冬季的西北風凜冽刺骨,建筑朝南則能規避西北風的直接沖擊;另一方面是我國古代建筑文化講究“以北而上,面南而尊”。平遙古城內部街道東西貫穿,既能提供便捷的交通,又傳達出晉商廣交天下的思想理念。從價值訴求層面分析,“中庸和合”的價值觀念滲透其中,既追求發展也懂得“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其次是古城城墻。城墻在軍事防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平遙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修筑城墻是必要的,而隨著社會發展,攻城的武器愈加精良,城墻材料由黃土變為更加結實的城磚,城墻高度也大幅度增加。城墻雖然以防御功能為主,但基本功能不能忽視,如平遙古城城墻構建了合理的排水系統,能將雨水順利排到城墻下,有力地延長了城墻使用壽命。古城墻的建筑之美體現在外觀凹凸變化、烽火臺“挽臂相連”等方面。最后是古城縣衙。平遙古城縣衙保存較為完整,能夠讓人們對古代縣衙格局、布置場景等有所了解。平遙古城遵循禮制而建,從大門布局到“六部”設立均符合禮制要求,如“六部”遵循“左文右武”分成東西兩組,以明確職能輔助縣衙處理公務。
人文歷史
平遙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而人文必然與“人”相關。平遙古城保持著較多的人口數量,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實行街坊制度后人口激增,商業更加繁榮,這表現在平遙古城街道上的則是各種店鋪、售賣攤等大量存在,從而形成了繁華無比的商業街。人要有文化滋養,才能滿足精神訴求。平遙古城有“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儒家文化,有“普渡眾生”的佛教文化,有“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一些民間禮儀中包含儒家的等級劃分與道家人與自然良好共存的訴求,以及佛教求善求好的思想觀念,進而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平遙民風民俗。除了市井文化與民風民俗之外,平遙古城的飲食文化也是亮點之一。本地面食自然是重要組成部分,各種面食產品充斥于平遙商業街中,蒸、烤、炸等應有盡有。在晉商廣交天下的思維模式下,外來飲食也不斷傳入平遙,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平遙人民的飲食習慣,如燒烤、火鍋等。
經濟發展
平遙古城在晉商文化的影響下獲得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其中不得不提“日升昌票號”。據考證,“日升昌票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票號,由此可見平遙在中國金融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票號是銀行的前身,“日升昌票號”發展初期,主要業務是辦理現金兌換,先是從同鄉好友開始,后續不斷擴大生意范圍,開設新的業務類型,在功能上更為齊全。隨著票號發展壯大,其他地方也相繼成立分號,形成了規模更大的票號產業。后來時局變換,平遙票號與晉商逐漸走向消亡,但是晉商文化所蘊含的如誠實守信等價值觀值得現代人學習與借鑒。平遙古城和晉商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平遙古城是晉商文化得到彰顯和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平遙古城為代表的晉商團體是晉商文化的核心所在,他們不畏艱辛、團結進取,鑄就了平遙古城經濟的繁榮,也奠定了平遙古城獨具特色的經濟文化。
平遙古城文創產品開發與傳播原則
文化共鳴原則
文創產品具有文化屬性,既可以發揮傳播與弘揚文化的作用,又可以借助文化影響力獲取經濟利益進而在經濟發展層面作出貢獻。而想要實現這些目標,尋找文化共鳴是重要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使其沉浸其中,以感受文化的無窮魅力。要找到文化共鳴,首先要深入了解文化并著眼于細節進行打造。比如平遙古城的推光漆器依托特色工藝與擦色效果享譽盛名,在當今進行開發時,需要結合市場需求,不能簡單照搬與模仿,如材料使用上可以將玉石、貝殼、獸骨等引入其中,再經過特殊工藝處理,生產出既光滑柔美又低調奢華的漆器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品質追求。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的文化訴求也處于不斷變化與發展的過程中,這說明文化共鳴原則要融入“靈活多變”思想理念,才能開發出與時俱進的產品,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創意性原則
文創產品不僅要融入文化元素,還要走創意之路。創新創作更巧妙、更能彰顯文化內涵的產品,既能使文創產品在文化傳承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還能激發出企業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想要其在現代社會重放異彩,只是簡單傳播與傳承是不夠的,還要利用現代技術創意加工,促進傳統與現代緊密融合,通過滿足消費者諸多需求進而得到消費者更多認可。創意設計要建立在市場調研基礎上,消費者年齡分布、興趣愛好、職業類型等均是重要調研內容,只有如此,創業設計才能更具針對性。比如面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可以開發更加新穎與可玩性更強的產品,讓他們在接觸文創產品的過程中收獲樂趣,并滿足他們對潮流的需求;面對中年職場人士可以開發簡潔大氣、具有更強實用性的產品。在創意性原則下,開發者要隨時做好調整開發方式的準備,不能墨守成規或者對市場新況反應緩慢,如此才能開發出更受市場歡迎的文創產品。
功能性原則
文創產業與旅游業融合是重要的發展趨勢,而從目前情況看,旅游業發展規模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文創產品類型更是豐富多樣。但是絕大部分文創產品將重點放在了外觀設計上,而對使用功能卻不夠重視。外觀再好的產品也會因為審美疲勞而在消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如果能從功能層面開發文創產品,不僅可以重塑文創產品形象,還可以讓消費者從文創產品中有所收獲。比如基于平遙古城古城墻元素開發室內裝飾用品,將其用于室內裝飾,以增添室內古樸氣息,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體會到古城墻的文化意蘊。開發者想要在文創產品開發中遵循功能性原則,首先要對其功能層面進行調研,除了常規功能,還要挖掘更細節的作用。比如串珠產品可佩戴在手腕與脖子上起到裝飾作用,如果能進一步豐富其功能如充當發帶抑或作為車載香薰,可以給消費者留下“一物多用”的印象,有利于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材料工藝、開發方式等是打造文創產品更多功能的重要支撐,這需要開發者積極主動引入,并且始終堅持這一做法,才能使文創產品在功能性開發道路上獲得更多成就。
經濟性原則
文創產品開發應成為一項長期事業,而不是“三分鐘熱度”,也不能違背“可持續發展”理念而采用一些“飲鴆止渴”的開發方式。經濟性原則是以調和旅游、生態、經濟三者關系為重要目標,不應只從某一個方面考量,文創產品的開發意義重大,應該獲得足夠的支持,在實行中也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平遙古城具有豐富文化資源,但其文創產業影響力較為有限,因此想在短期內扭轉這種局面開創更具影響力的文創產業并不現實,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發展。從經濟效益層面分析,文創產品投入的成本如材料成本、工藝成本等要加以控制,使產品具有更高的性價比,但是控制成本的同時不能忽視質量品質,例如對人體有一定危害的材料不能使用。隨著開發商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引入更優質材料與更高端工藝應提上日程,以推動文創產品開發向更高次發展,并為獲得更高質量的經濟效益打下基礎。
平遙古城文創產品開發與傳播策略
優化渠道吸引消費者關注
文創產品開發與傳播效果歸根結底要通過消費者的認可程度加以體現,而在當下互聯網時代,想要獲得消費者認可,除了要提升文創產品品質,優化渠道吸引消費者關注也至關重要。比如,故宮博物院在開通線上銷售平臺后,銷售收益得到大幅提升,原因在于消費者在線上銷售平臺能十分便捷地購買文創產品,且擁有充足的時間精挑細選。平遙古城應該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除了打造線上銷售平臺,還可以借助當下社交媒體的直播熱潮開啟文創產品直播渠道,讓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特征、內涵等獲得更深理解。從開發層面分析,開發者可以利用線上傳播渠道廣泛收集市場信息,構建“開發建議”專項反饋平臺,吸納消費者對文創產品開發的相關建議。這不僅有利于開發者開發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還能拉近開發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為形成新的開發模式提供支撐。
借助現代技術重塑傳統文化樣貌
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與現代技術在日常生活得到廣泛應用具有密切關系。文創產品的開發也要借助現代技術符合當下時代潮流,進而得到消費者認可。比如,可以以平遙古城名勝古跡為素材開發圖書燈具,當消費者打開后,各個名勝古跡的剪影能映射到桌面,并隨著光線旋轉一幅幅轉換,讓消費者盡情體驗每個名勝古跡韻味。現代技術是工具,傳統文化才是塑造主體,但在實際情況中,很多開發者卻舍本逐末將重點放在現代技術的呈現上,雖能博人眼球,可由于缺乏文化內涵終究是曇花一現。針對這種情況,開發者要改變固有設計理念,將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作為重點,結合現代技術尋找最佳表現方式。另外,現代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開發者要了解其發展情況,并積極引入最新技術,比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可向消費者呈現“似真非幻”影像的電子產品,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感受平遙古城的魅力。
創新性提取與應用文化元素
文化是抽象的、豐富多彩的,不同的人接觸同一種文化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同樣開發者在文創產品開發中也能基于自身感受提取、應用文化元素。從創新性層面分析,擴大開發團隊規模非常重要,因為開發者數量越多,所能提供的開發思路也越多。以平遙古城建筑布局為例,有人認為其形似“烏龜”,便產生了“龜城”這一叫法,這不僅是感性表述,還表明平遙古城具有堅若磐石、不易攻取的特征;還有人認為這一建筑布局遵循風水思想,意在祈求氣運久長、平平安安。開發者可以將兩種觀念融合在一起,比如設計一款形似“烏龜”的擺件,在選材上將“金木水火土”元素融入其中,賦予該產品堅固不可摧的喻意與美好的祈愿。另外,從個性化需求入手也是重要的創新途徑,能夠使文創產品更加吸引年輕一代,為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作出貢獻。
立足于實際深入規劃
目前我國文創產業并不成熟,很多方面存在研究不到位情況,這極大地阻礙了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傳播效果。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立足于實際,了解文創產品的短板。通過調研了解到平遙古城因為開發團隊較弱、宣傳力度不強、局部過度開發等問題,導致其在發展中商業氣息愈加濃重,文化氣息則不斷減弱。解決這些問題要循序漸進,但做好古城古跡的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如果古城古跡被破壞,則意味著古城文化根系受損,無論是后續的研究還是開發,都會陷入“無米下炊”的窘境。其次要明確文創產品開發定位。文創產品開發作為文化傳承重要之策,要與普通產品開發區分開,無論是在政策規定還是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均要給予充分支持。
在全球一體化時代,多元文化給傳統文化帶來的沖擊愈加猛烈,平遙古城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諸多挑戰,需要開發者守住初心,基于實際情況靈活應對,使平遙古城呈現新面貌,并在保證自身得到發展的同時也為國民文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愛權.平遙古城旅游開發與保護的對策[J].前進,2019(05):29-33.
[2]馮靜.平遙古城城市形象視覺識別系統創意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9.
[3]安佳欣.山西平遙古城元素的茶具產品設計[D].南昌:南昌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