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新
以核心素養為內容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評價,是現階段優化教師教學策略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最好方式。要教會學生掌握這門語言,培養學生的相關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掌握英語文化,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僅僅關注課上的情況對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是不夠的。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作為在課下的一種總結,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反復回憶課堂情況,對自己的不足作出改善。筆者認為,首先要讓教師和學生都明白教學評價的重要性,然后從教學評價理念、教學評價過程和教學評價環境三個方面說明開展教學評價的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不僅注重對學生的上課情況的總結,而且注重總結教師的教學情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教會學生解題套路,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這會造成學生盲目追隨解題套路,而忽略對知識本身的學習。同樣,因為應試教育,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采取的更多是“填鴨式”的教學,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下面文章將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一)引導教師將教學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可復制的過程,教師在講臺上說,學生在臺下聽講,教學的內容也較為單一,主要是根據教材的步驟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非常單調乏味,忽略了學生對教學模式多樣化的需求。同樣也因為教師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紀律從而對課后的教學反饋有所忽略。也就是說,教師沒有辦法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有效提升。核心素養下的英語課堂,要求教師拓寬教學形式,重視起學生對教學模式多樣化的需求。
但是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之后,教師不僅能夠掌握課堂教學情況,還能夠收到學生對自己教學的評價,這種積極有效的正面反饋,能夠促使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豐富,從而在教學層面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評價下的教學模式豐富多樣,既包括多媒體教學,也包括課堂互動教學;既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思考討論,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就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發展特點還停留在興趣導向為主,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可以學習得很好,而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的學習就比較懈怠。因此,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運用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引導教師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如上文所述,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的反饋,讓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方法沒有深刻的認知。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讓教師能夠根據反饋,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還能夠督促教師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要求,同樣,學生對于教師的能力也可以有所要求。換句話說,教學評價促進了師生雙方的能力提升。
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主要體現在能夠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文章的朗誦,同時能夠正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掌握的課程知識進行合理的指導,小學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場所,在這個階段下的英語學習,英語教師是學生的學習榜樣,只有教師努力地提高自己,才能影響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同樣教師經過不斷地提升自身實力,不僅會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精彩設計,而且也可以以身作則,為學生作出表率,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三)引導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學習教師教授的知識,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教學評價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問題,因此,為了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教學評價引導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從旁輔助,幫助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只有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才會主動地展開學習研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與意義,明確學習目標,并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持續性地開展學習。
二、核心素養下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策略
核心素養下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前提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全新的教學評價理念,以人為本,根據個體差異性開展不同的評價。同時注重評價過程的優化,區別于傳統教學評價的記錄學生的課堂情況,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注重評價的過程,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學評價的環境也非常重要,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評價環境依賴于師生關系的親密度。下面將就這三個方面具體說明。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理念
傳統的教學評價理念以成績論高低,忽略了個體差異性。有的小學教師甚至堅持“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評價理念,一切以教師所說為標準,這大大地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照顧到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感受,導致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導致學習能力變差,而學習能力變差又使其英語學習繼續降低,由此進入了惡性循環。古人云,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的發展特點,開展不同的教學評價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必須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評價理念,即從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入手進行評價,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以核心素養為內容評定學生的綜合能力。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評價理念,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感知自身價值,可以樹立自信心,展開持續性地學習。
以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在進行四年級上冊Module 1 Unit 1 Go straight on的教學時,該單元的學習主要在于用英文進行方向和地點的描述,教書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來對學生分開評價。對于學困生,由于他們的學習能力還有待提升,對他們的學習要求可以適當放寬,比如掌握區別各個方向的單詞和短語即可,而不是運用這些詞語進行交流對話。只要他們達到教師規定的教學目標,那么就應該得到表揚。此外,有的學生英語語言知識不強但是吃苦耐勞,扎實肯學,這就說明其學習品質和思想認識非常不錯,教學評價中,教師應抓住這一點鼓勵他們,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從他們的身上找到問題,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敢于去突破自己的誤區,明確自己身上的錯誤,經過教師點評后,展開具體的改正,整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放松,這樣他們才能保證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展開具體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得心應手。
(二)優化教學評價過程
現代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對于教學評價的結果呈現有所要求。首先要求教師完整展現對學生的教學評價過程,既要體現對學生思路上的引導,也要體現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的指導十分重要,每一次學生遇到問題后,教師需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跟方法,展開引導性學習,需要了解學生究竟在哪里出現了問題,快速尋求接下來的問題方案,展開合適的研究指導,引導學生快速形成解決思路,清晰感受知識。
教學評價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教師可以通過課后的研讀發現學生的思維缺陷,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思路,為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外研社(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基本上每個單元的教學都有一個practise環節,在該環節中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口語交際,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回答以下問題來調整學生的學習思路。我不能進行口語交流是因為什么呢?是因為單詞不認識?句子不理解?膽子小?如果是單詞不認識,那么就要讓學生制定一個學習單詞的計劃,比如一天學習三個單詞,一個月學習一百個等;如果是句子不理解,那么還是要回到單詞的層面以及句子的基本構成層面進行學習;如果是膽子小,那么就要通過一些可靠的心理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膽怯,讓英語脫口而出。通過這種循循善誘的教學評價過程,能夠讓教師充分理解學生的思考模式,從而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進一步引導他們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畢竟學習是一個靠自己感悟的過程,教師只不過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自己還是要獨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畢竟問題千千萬,方案只可能解決同一種問題,同源不同類的問題教師還是要求學生掌握具體的思路,完善具體的學習方案,展開激烈的學習與研究。
(三)優化教學評價環境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是師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前兩點說明了教師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出發,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思路過程,從而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下面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也通過這種方式去完善跟優化教學環境,讓每一次活動都充滿驚喜與意義。
一般而言,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都很高,學生很難開口說出自己對教師教學的觀點和看法,為了讓學生開口,教師可以從兩個方向出發。首先是匿名問卷。學生不敢實名對教師進行評價,那么就采取匿名問卷調查的方式,教師通過設計一定數量的問題來獲取學生對自己教學的看法,并根據這些問卷的結果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學能力。另一個方向是增加師生關系的親密度。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增進師生感情。在評價工作中融入師生互動,無論是對于師生關系還是教學質量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構建開放性的教學評價環境,通過組織高效的英語經驗交流活動使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進行充分而自由的對話。這種形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會完成不同的評價,這種評價對于教師來說是有意義的,每一次的體驗對于學生而言,總會對于他們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借鑒作用。
當然,提高師生互動效率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很多,例如教師可以將教學評價工作換換形式,改成隨堂辯論的方式,以核心素養為內容,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都做到了哪些,哪些方面還有不足。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暢所欲言,還可以說一說教師的不足之處。總之,教師要通過師生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他們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總結學習經驗,從經驗中獲得價值跟學習財富,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發展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總結: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策略依賴于師生的配合實施。教學評價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確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并能夠根據教學評價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思路,并加強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