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芳
前言:
“雙減”政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不能給學生布置太多的作業,從作業質量、作業數量、作業難度上都要有所考慮,綜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與安排。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觀察,筆者發現,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布置課后英語作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考慮。
一、緊跟教學目標,作業要有針對性
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英語內容是比較復雜的,幾乎每個單元都有新的知識點和語法點,需要學生系統掌握。對于初中生來說,光是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其中的重點知識就已經花費了很多的時間,這種情況下,還要讓學生完成大量的課后作業就不太現實了。所以每次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都要把握一個原則即“少而精”,不要給學生布置太大量的作業,而是要從作業質量入手,改變教學的方式。根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作業,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教學“Feeling excited”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發現,本單元課后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不太一致,重點知識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卻是很多學生對于課后的單詞掌握不夠扎實,表達的時候依然固執地使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的低級詞匯。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圍繞重點和難點雙向展開,比如布置兩個作業,第一個作業是要求學生回家以后將英語單詞熟記,第二個作業是將本單元的課文內容讀熟練,并且在紙上抄寫兩遍,加深印象。對于那些英語基本功比較扎實的學生來說,背誦單詞的任務可能早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所以這種作業是有針對性的,專門為英語基礎掌握程度不夠扎實的學生而設計的。如果學生平時表現比較出色的話,這樣一份作業其實并不會給他們造成太大的負擔。
“雙減”政策頒布以后,每一個教師都在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好方法,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掌握大量的知識,課后自然不需要太多的復習時間。教師經常會給大家布置復習性的作業,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們復盤課上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只要學生提前完成知識掌握的基本目標,課后作業的任務量也會相應減少。所以教師應該做到和學生一條心。當教師和學生形成這樣的共識以后,教師在課上講解重難點知識的時候,學生自然會豎起耳朵認真聽講,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二、注意多元創新,作業要有創新性
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教學過程中需要綜合培育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師為了鞏固課堂上的基礎知識,提高教學成績,忽略了這四方面英語能力的全面培養,這樣的教學工作是不完善的,也是不科學的。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筆者認為,有必要從當前的教育教學背景下做出轉變,比如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進行多元創新,讓學生接觸更具趣味性的作業內容。
例如: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教師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如果有多種感官參與到課后學習的過程中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相應提升。教學“虛擬語氣”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于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不是特別了解,甚至學生只是將固定的句型背誦了下來,嘗試著往里面套模板,并沒有形成虛擬語氣的語感。在此背景下,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就要警惕,盡量不要給學生布置抄寫或者背誦性質的作業。越是語法性的知識,越要讓學生加大練習的強度,幫助學生潛意識盡快形成語感,而不是讓他們通過死記硬背掌握語法知識。所以筆者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通常會設計一些趣味化的內容,多元調動學生感官。
除此之外,教師還會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看英語對話,初中階段的英語課文大多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尤其是仁愛版的教材中,大部分的對話都包含了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掌握自主閱讀對話,感悟語言情境的能力也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家以后多多閱讀英語對話,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語感。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設計英語作業,最忌諱的就是單調和重復,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能力,靈活設置多樣化的作業,最好調動學生的多元感官,保證口頭作業、聽說作業、讀寫作業等都能夠合理分配到每一天的課后任務里,保證全面鍛煉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三、書面實踐結合,作業要靈活多樣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非常活躍的,上課的時候,學生尚且可以保持安靜,維護班級秩序。一旦下了課,學生們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課間很少有學生能夠穩在班里認真復習,而到了自習課上,很多學生更是出現了交頭接耳、任意走動的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指望學生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寫書面作業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教師應當注意將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相結合。
例如:教學“Our clothes”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熟讀課文,在課堂上將本單元的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下課以后完成一些實踐性質的作業。比如課文中,一個小人物指著自己的衣服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家以后錄視頻,也挑選幾件衣服進行介紹。這樣的作業既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水平,又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掌握課文內容,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初中階段,很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或者膽量是不夠的,要求學生多做一些實踐性質的作業,也是為了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
當然,剛開始教學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確實可以多設計實踐性質的作業,鼓勵學生錄視頻、發語音,甚至做一些手工作品。但是到了單元復習課上,教師需要將整個單元的重點知識全都串聯起來,這樣的教學任務量就比較大,此時就不太適合布置實踐性的作業。教師應當尊重教學的基本規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基本狀況出發,布置一些讀寫作業,讓學生有機會復盤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書面的作業并不是指單純地抄寫,教師可以找一些語言情境,讓學生圍繞著情景進行寫話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引導小組合作,設計沉浸式作業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在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只要遇到比較有難度的英語知識點,教師就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邊培養學生知識探究的能力,一邊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而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運用類似的策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學的主要內容設計,課后合作學習任務。
例如:教學“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特地給學生布置了幾篇閱讀理解,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附帶幾個問題。教師希望學生在周末時間多閱讀英語文章,以此達到提高英語成績、鍛煉語感的教學目的。然而,考慮到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有限,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時候,很容易遇到難點,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到學生的學習信心,組織小組合作就是為了從這個層面解決學生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將這幾篇文章和文章后面的問題處理完,以小組為單位,大家聚在一起共同閱讀,遇到不會的單詞或者不太了解的語法時,可以第一時間提出來請求他人的幫助。一個小組內部總有學習成績比較出色的同學,給其他同學講解英語知識的時候,即便自己沒有完全理解,但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大家共同討論這些方式,學生還是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閱讀問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任務更加考驗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只要學生善于利用互聯網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基本上初中階段學生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得到解決。
另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水平,每教學一部分課文,教師都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將共同排練課文對話作為一種新式作業,讓學生一邊與他人交流,一邊培養自身的聽說技能。學生通過復盤課文互助合作思維交流的過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而沉浸在這樣的互動氛圍之中以后,整體的學習質量會進一步提升。
總結:
文章基于初中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提出采用多元方法設計優質課后作業等策略方法。英語學科是一門工具類的學科,英語教學是語言文化和口語交流融于一體的素質教育。將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定為其教學的主要目的,強調其語言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一體化。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培養其語言技能、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發展均具有重要作用,也可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