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葉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下,當前在高中英語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及時更新教學手段和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授課,其中在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新教材,了解教材更新的內容,挖掘各種具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以此來創新授課形式,讓學生在交流中有所收獲,激發學習欲望和主動性,提升授課有效性和專業性。在當前教學工作中所沿用的教材也正在創新,融入了現代化內容,實現在授課中讓學生開闊視野,形成良好英語核心素養。但不可否認,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待完善,其中主要體現在教師容易存在教學誤區,很難體現出群文閱讀的獨特優勢。因此,本文將基于新教材的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基于新教材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再提出促進基于新教材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新教材;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實踐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在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中讓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素養,具備正確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技巧,而教師應以一種正確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對所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系統研究和分析,提取其中所包含的隱藏知識點,分清各模塊聯系,構建完善知識框架,在潛移默化過程中讓學生們進行深度學習,提升閱讀興趣,最終具備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雖然當前在高中英語教學工作中對群文閱讀也有了系統全面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但是部分教師很容易會陷入群文閱讀的誤區,不能正確處理英語新教材,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一、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開展的現實意義
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下,對教學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綜合素養,在掌握關鍵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各項能力。而為了達到這一教學需求,所沿用的教材也逐漸優化創新,融入了更符合社會發展的教學內容,還實現將教學重點生活化、現代化、多樣化、靈活化。重視開展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最為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系統化閱讀,通過系統閱讀來對議題研究,產生全面認知,掌握文章寫作風格、中心思想、技巧等,最終讓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更加深層次融入群文閱讀環節中。而作為英語教師,其主要的職責就是發揮出指導優勢,積極引導學生發現文本中存在的內在聯系,實現把選擇的文本進行系統對比和研究,從而尋找到正確的閱讀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1]。只有善于閱讀,激發閱讀興趣才是學好英語的前提保障,而學生們熟練地開展英語閱讀也能積累更多英語素材,形成良好英語語感。
促進教學手段的更新,讓教師對各種新型的閱讀手段研究,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為深遠,所以在教學工作中依然采用落后的教學思想,以至于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和時代脫軌,整個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致,缺乏閱讀興趣。而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會實現創新教學形式,給教師提供豐富的閱讀手段,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升認知水平,具備創新思維,同時還能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品質。與此同時,群文閱讀教學工作還能夠把書籍閱讀與電子閱讀兩者相互融合,讓學生們依據自身閱讀習慣和興趣愛好來選擇具有針對性的閱讀形式,進行精細化閱讀。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特定學習氛圍中,我們也可以將其看作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溝通、共享智慧,以及形成共識的過程,具有良好班風和學風,構建校園文化。當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后,在校園各處都會發現各種閱讀的情景,像在教室的讀書角、走廊、操場、圖書館都能看到學生認真閱讀的身影,學校也應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實現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們相互交流溝通,并且在活動中還要積極地評選出“最美閱讀學生”,以此來激發閱讀興趣[2]。除此之外,善于組織英語演講或者英語話劇等,給學生們提供豐富的閱讀素材,落實廣泛閱讀,最終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閱讀水平,將掌握到的知識用到實際,提升實際應用能力。
二、基于新教材的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關鍵舉措
(一)積極尋找聯系
其實群文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的一種手段,和傳統單元閱讀,以及主題閱讀有著深遠的聯系,但也存在差異性。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更加重視文章內部所存在的聯系,并且善于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自主閱讀,全面閱讀,尋找到文章內部的基本結構,以此來讓學生形成良好閱讀技巧。群文閱讀能突破單篇閱讀內容分析的教學形式,所謂群文閱讀,就是將若干題材文本表達思想相似的文章組合在一起,所以群文閱讀的數量一般是3篇~5篇,而且所選擇的閱讀內容并沒有主次,每一篇都是同等重要的,而這就需要教師在選擇閱讀文章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像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學習情況,以此來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文本,像英語詩歌或者英語散文等,還要確保選擇的內容具有較強實用性,讓學生們通過系統化閱讀來收獲更多樂趣。教師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合理化引導學生,積極選擇文章中所存在的聯系,了解群文的主題,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直觀展現出來,像每一個選文其實都是一個“樹枝干”,而文章的寫作特征、布局等,就是該枝干上面的樹葉,以此積極明確群文閱讀的最終目標。
在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中,其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就是有著同一議題,多篇文本達成共識等各種核心的概念和特征,因此教師要發現其中所存在的聯系,積極尋找同組文章線索。例如:在“愛心人士”這一單元當中,其中三篇文章所描述的重點都是樂于助人的事跡,并且還都是屬于記敘文,雖然各篇文章看似都是獨立的敘事,但是每篇文章中都有著一定的聯系,實現對愛心人士以及被幫助對象的性格、心理狀態開展系統描述。而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善于以此來當作教學線索,積極串聯若干篇文章,并提出各種閱讀任務,讓學生同時閱讀,像鼓勵學生開展快速閱讀,實現在閱讀過程中尋找到該篇文章中所存在的人物關系,再進一步細致全面閱讀,落實尋找人物的心理狀態,以及描述心理狀態的各種詞語,和其他同學分享探究[3]。完成上述教學內容后,后續教學工作就是通過聯系線索來對各文章進行總結歸納,促使學生尋找到各文章的思想層面、語言層面所具備的共性。
(二)合理引發沖突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和輔助者,應在教學工作中發揮出自身引導優勢,落實合理引發沖突。群文閱讀是學生進行學習英語的基礎和保障,當學生掌握了實際的閱讀手段后,那么將會更加高效地完成學習。而怎樣落實把群文閱讀融會貫通,則是教師應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首先要求教師合理構建群文閱讀,確保整個閱讀過程落實從量變轉變成為質變,激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們依據自身的真實想法研究,具有獨特的思維,還要善于給予學生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加強思考,深入研究,避免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某一處或者某一個知識點上,拓展教學空間,讓學生具備上進心、自信心,以此提升閱讀能力。例如:在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合理引導學生對選文和議題開展系統研究和比較,通過這種手段間接給學生提供發展機遇。高中時期的學生已經接受過專業化的學習,所以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在閱讀中能夠保證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而且對新型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有著較強的接受能力,以及探索問題的勇氣和信心。在開展到第二教學階段的時候,教師應做的就是落實創新和拓展,把學生的思維引申到新的高度,讓學生對選文系統挖掘,創造良好學習氛圍。教師則應及時給學生提供圍繞議題的閱讀導圖,鼓勵學生依據導圖開展系統化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把自身想法全面表現出來,產生思維上的碰撞,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和促進。
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是堅持以差異化和個性化為前提保障,在課堂教學工作中老師和學生共同研究和開展對話,以此來實現對某一議題有共同的理解和認可。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The Three Gorges Dam”這一內容時,其中該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三峽大壩獨特優勢,以及為了實現修建三峽大壩付出的代價和投入的物資,像淹沒了城鎮以及各種名勝古跡,通過這種手段來實現人民福祉。犧牲特定的歷史、自然環境其實是不可避免的。與此同時,在掌握文章的關鍵思想后,教師則應進一步帶領學生們共同學習課外文章Flooding Ancient History,通過融入這一文章來讓學生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像該篇文章主要講解了土耳其由于修建大壩,淹沒古城的這一真實事件,通過融入這一閱讀內容,讓學生對比研究兩篇文章中觀點存在相反的現象,也正是由于其所看問題的視角不同,在看法上也會存在矛盾。此時,教師所做的就是給出學生一個辯論賽的主題,讓學生們自由分成兩大隊伍辯論,像“科學技術和環境到底哪一個更重要”,并鼓勵學生合理借鑒兩篇文章中所用到的例句以及觀點,表明自身立場。
(三)落實小組探究
只有實現共識,才能讓師生之間有共同的話題可以探究,所以共識也是高中英語群文閱讀的核心,促進高效完成學習,達到理想學習效果。群文閱讀是和選文開展系統對話,實現和里面的人物進行靈魂上的交流和溝通,其實這也是一個系統思考的過程。在群文閱讀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依據學習的重點,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分組。在分組時,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確保所分的小組綜合學習能力相差不大,通過分組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來讓學生們展現出自身主體地位,落實更加自主的合作、交流、探究,而英語教師則應對各種教學手段系統研究,激活教研思維,構建高效英語閱讀課堂,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深度閱讀,要求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互動,分享學習經驗以及共同處理實際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收獲,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在小組中有一些成員存在意見上的分歧,教師則應在這時發揮出自身引導優勢,對學生開展專業化的指導和糾正,并為學生指明正確的討論方向,確保始終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進一步讓學生們在組內研究討論,也可以鼓勵小組之間研究,最終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提升學習效果。教師應堅持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把群文閱讀所具備的獨特優勢提前告訴給全體學生,讓學生引起重視和關注,不僅是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在課后也要積極落實群文閱讀,實現把閱讀中的重難點準確記錄,在實際上課時積極向其他同學或者教師請教,把教師、學生、教材構成更加默契的關系。
(四)積極開展拓展
單純地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是枯燥、乏味的,教師應注重改革創新,將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兩者相互融合,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在潛移默化中體會群文閱讀所具備的獨特魅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教師所應做的工作就是依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基礎來合理組織群文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踴躍參加,在實踐活動中運用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識,實現提升應用能力,并具備運用意識以及閱讀習慣,還要給學生提供英語閱讀平臺,讓學生在平臺中開展自主閱讀、相互交流,分享閱讀心得,提升智力水平,促使學生逐漸把閱讀當作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每天要堅持進行,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在英語閱讀中,找到心靈上的安慰。教師還要為學生組織英語辯論賽,教師要提前給學生準備好主題或者辯論的題目,再給學生一定時間來尋找各種素材,自主組織語言,隨之學生們就會應用群文閱讀當中所收集到的各種具有價值的知識點,實現在辯論賽中全面展現自我,提升應變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也要善于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依據當前教學需求來實現讓學生按照群文閱讀的議題,積極書寫和其存在聯系的作文,并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確保所寫出來的作文飽含豐富、真實的情感,采用所學習到的英語語法以及句型。
結束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意識到基于新教材開展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及時更新教學手段和理念,深入研究新教材內容,依據教學側重點來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流程,突破傳統教學形式的局限性,拋棄灌輸型、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內容、閱讀反思,以及集體建構等問題上優化創新。而教師也要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優化教學手段,利用群文閱讀來和學生形成共識,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意識,積極融入閱讀環境中開展自主閱讀,提升閱讀能力。還應基于新教材來積極尋找聯系、合理引發沖突、落實小組探究、積極開展拓展,促進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1).
[2]黃勝華.基于群文閱讀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學外語教育與研究,2016(8):17-22.
[3]白薇.關聯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