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持續(xù)推進背景下,大部分英語教師開始注重學生英語錯誤資源的整理與收集,學生通過整理與收集錯題,可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錯誤及問題形成客觀全面的認知,并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英語學習能力。為此,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引導學生立足實際學習情況,整理收集自己的錯題。同時,教師還應遵循選擇性與適度性原則,合理挑選錯誤資源,實施課堂教學,通過教師的精準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題目錯誤原因。與此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積極探索錯誤資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多樣化應用途徑,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錯誤資源;初中英語;英語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利用錯誤資源可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英語知識,并深入思考相關知識點,還可突破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掌握能力,促使學生將所掌握知識應用于習題解答中。此外,學生通過總結錯題原因,分析解題方式,可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解題正確率,這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科綜合能力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一、錯誤資源利用價值
初中英語教學中錯誤資源利用價值主要歸納為如下幾點:
第一,深入思考英語知識。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所講述的知識是從學生的錯誤資源中提煉形成的,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會不斷反思、探究自己做錯題目的原因,再次思考相關知識點,提高知識理解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帶領學生學習“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 ? ? ? ?.”此句型時,學生在初期接觸there be句型時,通常會填寫isn't it。隨后教師向學生呈現(xiàn)錯題,讓學生思考當時題目回答錯誤的原因,學生也會再次思考所學習的there be句型相關的知識點,深化知識理解。
第二,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師在正式授課前應先做好學生錯誤資源的收集,從學生的錯題中挑選出學生普遍存在的代表性問題,借助錯題變化的方式,讓學生舉一反三,教師可著重整理教學重難點之處,在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向學生講述it的正確用法時,“It+be動詞+一段時間+ since+點時間或從句”,翻譯是“自從……已經(jīng)多長時間了”,所以“It is two years since I came here”學生將會翻譯為“自從我來到這已經(jīng)兩年了”,然而大部分學生在翻譯“It is two years since I enjoyed myself”都會出現(xiàn)錯誤。此時,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教學薄弱之處,從而針對這部分知識展開針對性講解,并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第三,關聯(lián)新舊知識。經(jīng)教師精心整理后,錯誤資源不僅是在形式上的變化,在知識點考察方面涉及范圍也更加廣泛。教師將錯誤資源應用至教學活動中后,將會幫助學生關聯(lián)新舊知識,健全知識體系。學生在句型填空時,“There______(be)an apple and some oranges on the table”,在畫線位置填寫are是錯誤的。大部分教師會先向學生講述,在解答題目時應按照就近原則,隨后再考慮其他因素,如not only...but also...,這種教學模式下,將有助于學生自主關聯(lián)新舊知識,深化知識點記憶、理解。
二、錯誤資源利用原則
利用錯誤資源時需遵循如下幾項原則:第一,選擇性原則。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活動中所生成的錯誤資源多種多樣,但實際上并非每一項錯誤資源都具備利用價值,都能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利用生成性錯誤資源時,需精心選擇可適用課堂教學活動的錯誤資源,并關注學生生活經(jīng)驗與認知能力;第二,適度性原則。分析學生語言錯誤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大量可應用至教學活動的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選用、在課堂中任意應用,而是應清晰認知到不同錯誤資源的應用價值、教學意義,利用相應的標準衡量錯誤資源的適用性,嚴格遵循適用性原則使用錯誤資源。
三、錯誤資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整理錯誤資源,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錯誤,這也是普遍現(xiàn)象,學生因語言認知不足,跨語種理解經(jīng)驗少,導致學生在語言知識實際應用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錯誤。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引導學生注重錯誤資源的整理、收集及錯誤經(jīng)驗的積累,讓學生通過錯誤資源分析從中查明原因,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強化解題思維。大部分學生在英語習題解答過程中,導致學生答題錯誤的原因無非兩個:其一,自己解答題目時的不認真、粗心大意;其二,學生知識點掌握不扎實,使得學生即便學習過相關知識,練習過相關習題,仍會做錯題目,部分題目甚至教師講過多次,但還是會有學生解答錯誤。
例如,教師讓學生解答“I enjoy? ? ? ? ?in China very much”,這道題目時,題目中給出4個選項:A.live;B.living;C.to live;D.to be living。顯然這道題的考察重點在于enjoy+動名詞的用法,有部分學生多次犯錯的原因在于對于不定式與動名詞作賓語的關系認知不清晰,而選了A,但正確答案是B。從中可見,學生多次答題錯誤,并未是不了解知識點,而是并未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點,也并未剖析自己的錯題原因,重視程度不足。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注重錯誤資源的應用,讓學生提高對于錯題的重視程度,整理并收集錯題,建立錯題集,在日常學習中經(jīng)常翻看并思考自己的深層錯題原因,不斷提高做題正確率。
實際上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解題錯誤是正?,F(xiàn)象,但同一錯誤的反復出現(xiàn),則需深挖背后的原因。教師在訓練學生知識點掌握時,應突破題海戰(zhàn)術,著重學生良好錯題整理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收集錯題,從源頭處解決問題。因英語習題具備類型多樣且知識點零散等特點,針對學生而言,所考察的重難點也各有差異,例如,部分習題將短語固定搭配作為考察重點,也有部分習題將詞匯書寫作為考察重點,還有部分習題將資料的綜合應用作為考察重點,主要涉及語法規(guī)則、時態(tài)變化及詞形變化等。教師在面對學生常見錯題時,應傳授排除法解決筆誤問題,如是否存在語法錯誤、語法搭配不當及拼寫錯誤等諸多問題。以下題為例,“She was going to arrive in Shenyang? ? ? ? Tuesday, but she didn't reach Jinzhou? ? ? ? ?Wednesday.”這道題目提供4個選項:A.on.on; B.on.before; C.on.after; D.on.until.。分析這道題將not...until的固定搭配及星期幾恰當?shù)慕樵~用法作為考察重點,這道題目的正確答案是D。教師針對這類錯題,應先讓學生針對題型展開分析,從中歸納考察重點,比如是考察基本語法還是短語的固定搭配,或是學生的習慣用語,通過整理這類型錯題,將會不斷深化學生知識點記憶,提高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讓學生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指出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的錯誤之處,如語言結構不恰當,或語法應用不當?shù)葐栴},通過指出錯誤,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交流方式。
(二)加強錯題比對,幫助學生查缺補漏
英語學習過程中,諸多原因都能夠導致學生答題錯誤,學生不同的錯題均對應一定的英語知識點,主要分為英語試卷、英語作業(yè)及英語資料中的錯題,結合類型不同分類整理、歸納,有效整合錯題資料。同時,還應統(tǒng)計、整理考察重點、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為學生后續(xù)復習活動的展開提供便利條件。分析錯題形成原因發(fā)現(xiàn),錯誤資源的出現(xiàn)反映出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或學生存在認知盲點,錯題集作為收集、整理錯誤資源的重要載體,教師需引導學生將錯題集的建立作為著手點,整合知識盲點,查缺補漏。
以下題為例,“The weather in China is different? ? ? ? that in New Zealand.”這道題給出4個選項,A.to; B.with; C.from; D.for。講解這道題時,教師需先帶領學生分析題目語境,針對題目所考察的重點內容形成清晰認知,顯然,這道題目考察重點是be different from的短語固定搭配,若學生時常翻看錯題集,批注、說明常見錯題原因,掌握舉一反三的知識點應用方式,將會有效提高錯誤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學生答題正確率。此外,出于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考慮,每位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的認知與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學生題目解答錯誤的原因也各有差異。簡言之,學生整理、收集錯誤資源時,需注重差異性,應用錯題集時,應標記常見習題、常錯題型及??键c,讓學生將自己的錯題及時整理到錯題集中,再清晰劃分出錯原因的等級,以此為后續(xù)復習、備考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將培養(yǎng)學生錯題集整理習慣作為重點內容,翻看錯題集并認真翻閱,找出原因及自身尚待改進之處。學生每周應整理、收集錯題集,每月定期翻閱、復習錯題集,比對錯題原因,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開發(fā)錯誤資源,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英語學習過程中,為實現(xiàn)錯誤資源的充分利用,不僅應注重錯誤資源的整理,挖掘錯誤資源背后的價值也尤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錯誤資源的全面利用,并發(fā)揮最大功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便建立錯題集,也無法保證錯誤不會再次發(fā)生。而為從源頭上避免錯誤的產(chǎn)生,掌握正確的做題方法具備重要意義。學生在面對首次解答錯誤的習題時,應先找尋自己的原因,自主批改錯誤原因,標記正確的解題方式與相關知識點,為復習提供參考。若同樣錯誤產(chǎn)生兩次,則表明自己對于這類題型的理解存在偏頗,學生應重點分析做錯的原因,比如是知識點掌握不牢固,知識點記憶混淆,還是知識點認知程度不足等。
某位學生的錯題集中記錄如下例題,“He often takes an umbrella? ? ? ? need.”這道題共提供4個選項A.in; B.on; C.with; D.by,而后出現(xiàn)相似類型的題目“I am? ? ? ? need of a loan of a bike for a few weeks.”這道題的4個選項是A.in; B.on; C.with; D.by??梢妼W生同樣的錯誤出現(xiàn)兩次,內在深層原因在于學生對于in need的應用方式并未形成深刻認知。針對此現(xiàn)象,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入學習in need詞組,梳理使用方式,以免再次出錯。學生在使用錯題集時,應將定期復習作為重點內容,在考試前或空閑時間,翻閱錯題集,重新解答錯題,梳理錯題原因,若仍存在疑惑,應及時向教師、學生請教、詢問,做到“吃一塹,長一智”,避免同樣錯誤再犯。此外,由于每位學生所建立的錯題集各不相同,所以,建議學生間可互相交換錯題集,彼此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從中吸取他人出錯的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除此之外,學生還應經(jīng)常總結自己的解題方式,依據(jù)解題實際情況,從中找尋不同錯題間的規(guī)律性、關聯(lián)性,分階段復習內容并歸納整理,從中找出自己的錯誤并不斷彌補、優(yōu)化,將錯題集效能充分發(fā)揮。
此外,教師在學生結束錯題集整理后,可讓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講解本小組所整理的錯題,對于各組的錯題集建立也可起到一定借鑒、參考作用。學生所講解內容需關聯(lián)學生學習內容,盡可能聯(lián)系新舊知識點,促使學生對知識點形成深層次理解。學生在復習課時,可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之處及學習盲點向其他學生講解,以此起到鞏固自身所學知識的作用。習題講解前,學生應將題目提交給教師,為教師檢查題目提供時間,舉一反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明確提及,課堂主導者是學生,課堂中教師發(fā)揮著引導作用,學生在講臺上講解自己的錯誤習題,實際上是一位小先生,將自己對于錯題的理解向其他學生傳授,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豐富解題思路,還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學生間交流,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教學活動中需對錯誤資源的利用價值形成清晰認知,并帶領學生通過建立錯題集的方式整合錯誤資源,從中探尋錯題原因,梳理解題思路,掌握正確的題目解答方式;還可鞏固并深化自身對于英語知識點的理解,可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科成績的同時,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問題解答能力及分析能力,全面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馮玉花.初中英語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J].校園英語,2021(13):95-96.
[2]徐冬琴.利用多維資源提高初中生英語能力[J].中學課程資源,2021(2):61-62.
[3]林麗娟.初中英語錯題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20):166-167.
[4]毛雨潔.淺析“合生長”背景下初中英語易錯題資源的高效利用[J].考試周刊,2020(26):97-98.
[5]王廣梅.英語教學中有效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的策略探討[J].名師在線,2018(30):48-49.
作者簡介:伊秀萍(1977.09-),女,福建松溪人,福建省松溪縣茶平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松溪縣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項目“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再生利用”(編號:SXZXJYKT2019-0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