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偉
摘要:目的 分析產前MRI檢查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20年02月~2021年11月60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給予MRI影像學檢查,以病理學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上述診斷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進行分析。結果 MRI影像學檢查顯示MRI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均較高,分別為98.00%、80.00%、95.00%。結論 MRI影像學檢查臨床價值較高,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診斷中發揮了顯著優勢,不僅可以提升疾病診斷效果,而且對后續針對性治療措施的落實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兇險型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產前;MRI檢查;應用價值
前置胎盤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1]。目前,臨床上對胎盤植入產前診斷的方法主要有孕婦血清學檢查、灰階檢查、多普勒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技術以及彩色多普勒等,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MRI、超聲檢查不會對孕婦造成任何創傷,可以重復檢查,已成為主要臨床診斷手段[2]。為進一步研究MRI診斷措施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60例患者為例,旨在為今后的疾病診斷及治療工作提供科學指導。現具體分析為: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02月~2021年11月60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給予MRI影像學檢查,以病理學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其中:初產婦35例,經產婦25例;孕次1~4次,平均為(2.03±1.55)次;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6.49±1.59)歲。本研究通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兇險型前置胎盤指征,合并胎盤植入;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試驗知情;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嚴重肝硬化;血液、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疾病;依從性差;全身性嚴重疾病;精神、意識、語言以及智力障礙者;存在腹、盆腔疾病者;存在MRI檢查禁忌證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MRI診斷,具體實施措施為:(1)儀器。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 MR掃描儀,相控陣體部表面線圈8通道,呼吸門控,體位(冠狀位、矢狀位及橫斷位),序列(BTFE、T1WI、T2WI及DWI)。(2)體位。患者仰臥位,頭先進,適度充盈膀胱,使用呼吸門控技術,采用非閉氣序列,減輕孕婦不適感,不使用增強劑及胎兒鎮靜劑;范圍自恥骨聯合到宮底部。(3)掃描參數。BTFE:TR 3.6 ms,TE 1.78 ms,NSA 2次,FOV 320 mm,Time 167 s;T1-TFE:TR 10 ms,TE 4.6 ms,NSA 2次,FOV 350 mm,Time 168 s;TSE T2WI:TR 448 ms,TE 80 ms,NSA 2次,FOV 350 mm,Time 72 s;DWI:TR 1168 ms,TE 80 ms,NSA 2次,FOV 350 mm,Time 120 s;層厚5.0 mm,層間距0.0 mm。宮底到恥骨聯合為掃描范圍。
MRI圖像分析及診斷:診斷結果分析由2名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影像科醫生,進行盲法讀片。首先,觀察胎盤與子宮前壁疤痕關系、胎盤主體附著位置,觀察胎盤下緣、宮頸內口關系(在矢狀位及冠狀位圖像上),并測量其距離,明確胎盤前置類型。其次,注意有無局部變薄并向子宮外隆起,觀察子宮肌層是否連續,T2WI序列圖像中肌層內低信號顯示是否清晰。確定是否發生胎盤植入,判斷植入類型:胎盤內信號是否均勻,宮旁組織是否有侵犯,胎盤母體面及附著處子宮蛻膜面是否光整,宮旁組織是否有侵犯。
MRI影像征象及診斷標準:若存在胎盤內信號不均勻以及胎盤與子宮肌層分界模糊等現象,則判定為胎盤植入。
敏感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100.00%;準確度=(真陰性+真陽性)/總例數*100.00%。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MRI診斷結果、影像學特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進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MRI診斷結果分析
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相比,MRI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均較高,分別為98.00%(49/50)、80.00%(8/10)、95.00%(57/60)。
2.2 影像學特征
橫軸面T2WI的MRI影像學特征:胎盤內可觀察到片狀低信號,子宮后壁肌層呈現出不清晰狀態;矢狀面T2WI特征:胎盤下段信號呈現為不均勻狀態,宮頸內口被胎盤全部覆蓋;橫軸面T1WI特征:表現為胎盤內出血高信號;矢狀面DWI特征:胎盤內出血以片狀高信號形式出現,孕婦胎盤內存在出血情況。
3討論
前置胎盤的發生主要因為前次剖宮產再次懷孕時,胎盤附著在之前的子宮切口部位,由于血液循環比較差,切口部位張力較大,會使胎盤著床部位比較深,這樣可以使胎盤絨毛進入子宮肌層,形成胎盤植入。兇險性前置胎盤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產時產后大出血,可能切除子宮,甚至產婦死亡。因此,必須做好剖宮產術前的充分評估及輸血準備,最大限度的實現最佳分娩結局,降低風險因素發生率[5]。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剖宮產造成的子宮疤痕處胎盤異常附著及胎盤粘連植入,是導致兇險性前置胎盤的主要因素[6]。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特點是陰道流血、貧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通常并發胎盤植入,導致難治性的產后出血、DIC、器官損傷以及死亡。研究表明,產前診斷可以降低產后出血和子宮切除的風險,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7]。胎盤植入是胎盤絨毛侵入子宮肌層,可引起產后出血、緊急子宮切除、圍產期感染和損傷等嚴重并發癥。胎盤植入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子宮內膜損傷、胎盤附著異常、子宮病變有關,均被認為是胎盤植入的危險因素[8]。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有前置胎盤剖宮產史的患者常見危險類型,再次妊娠時,中晚期失血性休克、子宮下段胎盤組織粘連、妊娠期前置胎盤等易發生,子宮穿孔、破裂等,如有胎盤植入的患者,在生產時會出現大出血,子宮不僅不能保留,還可能危及胎兒和自己的生命,應盡快進行診斷和治療。一般來說,當危險類型的前置胎盤患者植入胎盤時,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能很少或沒有陰道出血、腹痛等疼痛癥狀,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病情可能明顯加重,會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由于癥狀不明顯,往往會導致誤診和漏診[9~10]。如果盲目進行刮除手術,將會導致術后大出血,因此準確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MRI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多平面成像,作為一種有效的診斷方法,能夠利用該特征加權成像,清晰顯示子宮與胎盤的關系。除此之外,MRI還可對微血管血流動力學患者進行進一步診斷和觀察。根據研究,MRI檢查可發現胎盤植入患者的肌層較薄,即使在病例中部,有明顯的局部隆起,胎盤組織向外突出,肌層與胎盤界限不清楚。但要注意,如果檢查妊娠后期,因為妊娠晚期患者子宮肌層薄,不能準確清晰地分析交界處和肌肉層,不能根據診斷交界處膝關節信號的變化,所以在產前盡快進行MRI檢查,最大限度的防止不良妊娠結局,及早發現和治療。
評價標準以手術病理結果為依據,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肌壁變薄、缺失,子宮輪廓局部外凸;胎盤內信號不均勻;胎盤內條帶狀低信號影;子宮肌層、胎盤交界欠清晰;胎盤內條帶狀低信號影;膀胱帳篷狀改變、有結節狀突起;肌壁變薄、缺失,子宮輪廓局部外凸;胎盤內可見粗血管影且分布較多。MRI胎盤植入分型:①植入型。胎盤與肌層融合,交界面模糊,漿膜層完整,局部肌層中斷;②粘連型。胎盤、子宮交界不清晰,子宮結合帶有不規則改變,肌層完整;③穿透型。與鄰近器官分界模糊,肌層完全斷裂,侵犯漿膜層,絨毛穿透肌壁。
本研究中MRI的準確性、陽性預測值、敏感性、特異性和陰性預測值均處于較高水平。分析原因:在MRI中,胎盤植入的特征可以是子宮肌層變薄和中斷,胎盤組織中的組織局部隆起和突出。界面處血管擴大,間接征象為子宮肌層與胎盤分界不清,胎盤內可見低信號帶。但由于妊娠晚期子宮肌層較薄,粘連帶與子宮肌層難以區分,妊娠晚期胎盤植入難以診斷。胎盤底蛻膜部分或全部缺損是胎盤粘連的病理基礎,其臨床表現是肌層表面不光滑,絨毛膜組織侵入肌層。MRI是一種高分辨率的多平面成像。通過加強成像可以更清晰地顯示子宮肌壁與胎盤的關系,診斷靈敏度、準確性更高,可以準確判斷是否存在胎盤著床異常。因此,孕前盡早進行MRI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該疾病,可盡快預防不良妊娠結局。MRI不同于已有成像技術,相關研究學者將磁共振成像診斷的潛在優勢總結為:磁共振檢查沒有電離輻射,因此可以反復多次進行檢查;無需對比劑可以進行血管成像,尤其對心臟、腎功能不好患者,可以避免造影劑副作用;多參數成像可以更好地判斷病變、組織成分,有助于對病變診斷;定位非常準確,可以多平面、多參數成像,多平面成像可以清楚地顯示疾病所在部位、范圍以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磁共振具有良好軟組織分辨力,明顯優于CT。
綜上所述,MRI可以提高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在兇險性前置胎盤并發胎盤植入的產前檢查中具有較高的準確率,在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診斷中發揮了顯著優勢,可以為疾病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周廣金,趙揚玉,王學舉.磁共振成像在妊娠期子宮嵌頓診治中的應用探討[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21,40(4):298-302.
[2] 孫甜甜,葉寶英,楊鈺,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磁共振成像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及合并胎盤植入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及漏診分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21,20(2):173-177.
[3] 盧君,王春光,宋曉,等.超聲評分和MRI診斷植入性兇險型前置胎盤的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21,31(2):306-309.
[4] 張金輝,張桂欣,張宇,等.超聲評分及MRI預測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植入的價值分析[J].河北醫藥,2021,43(9):1339-1342.
[5] 李秀芬,薛惠英,張雪芹.產前M RI檢查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患者的影像學特征及診斷價值[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9,25(4):72-74.
[6] 王婉.產前MRI檢查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診斷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32(2):127-129.
[7] 李林源,武海英,王秋明,等.經陰道三維超聲微泡造影與增強磁共振對胎盤前置狀態中孕引產患者胎盤植入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21,37(2):237-240.
[8] 莊夏蓮,吳秋梅,翁宗杰,等.三維彩色高分辨率血流血管成像技術對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23):196-199.
[9] 高艷霞,張凱,劉紅閣.彩色多普勒超聲與核磁共振對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9,25(2):114-116,123.
[10] 劉小渝,楊敏,雷蜀娥,等.胎盤植入危險因素分析及產前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MRI的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10):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