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曉霞
摘 要:人工智能主要表現為智能機器或智能程序,可模仿人類的思維與行為,有省時省力、嚴密精準、效率較高等顯著的優勢。在科技發展的驅動下,人工智能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操控的新特征。這將推動社會經濟各領域從數字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也將為教育發展帶來巨大變革。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對于職業本科商貿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梳理出規律性、共通性和可供參考的應用思路和框架,并提出人才培養模式的革新措施建議,以期為職業本科院校提供可參考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AI智慧課堂;職業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教學改革對策
2019年,教育部批準全國首批15所職業本科試點學校,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前身為廣西城市職業學院)作為首批職業本科高校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校地處崇左市,具有全國第一邊貿大市的區位優勢,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商貿類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利用學校智慧教室和商貿類專業智能化實訓基地等的條件,結合實際教學改革工作,分析AI智慧課堂對中國職業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職業本科院校提供可參考的策略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的
1.研究職業本科商科專業高素質技能人才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
2.基于人工智能促進人力資源開發的研究成果,發揮學校在廣西的區位優勢,學校的國際貿易實訓基地和人工智能實訓基地、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實訓基地等軟硬件優勢,結合實際工作,推動職業本科商貿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智能化發展。
3.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提升職業商貿本科生培養質量。
(二)研究內容
1.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制定商貿優質人才標準,包括學生學習質量、教師教學質量標準和評價,通過產教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企業合作等。
2.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完善商貿人才質量監管體系:以學生在校學習為監管起點,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檢驗商貿專業素質在市場交易人才,并通過畢業生對自身和市場信息的反饋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
3.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提升職業本科商貿人才培養質量的應用場景:深化產學研結合,實現學校、企業和社會各界深度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增強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縮短學生就業適應期;推進“雙師”教師隊伍建設,增強高校教師在人工智能時代高效培養人才和服務社會的能力,以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拓展學校核心職業本科商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人工智能相關科技成果應用于職業本科商貿人才培養方法的創新;在“三全育人”原則指導下,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提升職業本科商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并形成實踐落地的方法。
二、研究貢獻
(一)創新點
1.跨學科研究:應用人工智能解決商貿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中的一系列老難題,突出職業特色教育,提高職業教育水平,致力于創新成果;
2.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在原有研究基礎上,利用項目負責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經驗,通過人力資源培訓資源管理將人力資源最大化的思想開發并融入人才質量保障體系,旨在突破原有思維的瓶頸,致力于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二)教學改革對策及預期實際應用價值
以教育人工智能為基礎,提出以下教學改革對策,致力于為職業本科商貿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保障:PDCA四個階段(形成質量管理保障管理閉環)+“四個循環”:
1.PDCA四個階段(形成質量管理保障管理閉環)。(1)PLAN規劃階段:明確戰略層面導向、制訂行動層面計劃方案,將AI應用于此階段可大大減少人的工作量,提高規劃的科學性與準確性。(2)DO實施階段:理實結合并與社會接軌,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的智能化革新。(3)CHECK檢查階段: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智能化工具,教學管理團隊(和科技中介機構協同)在檢查階段能更快速地對照規劃和計劃方案,進行即時的檢查、監控、落實與評價反饋。(4)ACTION改進階段:在執行教學進度計劃,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上述信息進行智能化處理,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調整與改進。
通過以上PDCA4個階段循環持續提升,從而制訂更科學的規劃和行動方案,使人才培養質量管理保障形成閉環,進入PDCA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
2.“四個循環”。(1)“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信息收集與反饋”循環:需持續搜集的信息包括:教學信息、教學資源建設信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