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敏夫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成為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在教學過程由于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系統的選用、教學模式的搭配、教學方法的制定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終都會直接通過教學效果反映出來。學生滿意度作為反映教學效果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最能直觀反應虛擬仿真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100位來自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全樣本實證結果討論分析了影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滿意度的因素,希望能夠找出提高虛擬仿真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虛擬仿真教學;影響因素;滿意度
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及其應用
“數字化”與“互聯網+”這一些新興概念的提出并逐漸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國家發展的重要助推因素,而高校作為校園轉向社會的知識輸出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國家對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日益重視,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是指應用有關技術和軟件模擬真實實驗平臺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最早由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Wolf教授提出,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2018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大力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將實驗教學信息化作為高等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以高質量實驗教學助推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變軌超車”。在此背景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逐漸受到了學者的關注。例如,李春艷等提出了虛擬仿真實驗室教學資源的功能性整合構想;薛永基等關注虛擬仿真教學在經管類專業的教學實踐。目前,不少學者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國貿專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如萬璐等提出國貿專業虛擬仿真課程教學項目可從合同商定、信用證開立等五個方面來設置;李虹通過經管類富有特色的一體化教學平臺實踐,豐富了經管類專業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
二、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的教學問題
(一)V綜教學的硬件條件有待完善
一些學校在建設V綜實訓室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經驗或者因為建設成本等問題,實訓室是在原來的教室基礎上改建的,導致建設后的V綜實訓室的硬件條件不足。比如:在VBSE綜合實訓課程中需要設置上中下三種企業,原材料的供應商工貿企業、童車生產的制造業、產品銷售的工貿企業,其中作為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制造業,很容易出現空間不足,以新道公司開發的V綜系統為例,當制造業開設組數為最大10組,工作崗位是180個時,結合其他類型的企業和企事業單位總共需要240余個工位。很多高校沒有辦法保證有足夠的空間容納。經銷商、工貿企業和外圍機構也需要有足夠的辦公空間,加上各種培訓和會議還需要獨立的會議室,所以實訓空間不足是V綜實訓硬件條件不足的主要因素。此外,在V綜實訓過程中,因為受到原來教室結構的限制,外圍機構常常難以同核心制造業在同一個實訓室,制造業、經銷商和工貿企業的員工在辦理業務過程中需要尋找外圍機構,容易讓學生產生慵懶情緒,降低了教學效率。
(二)V綜教學的組織管理有待加強
目前V綜實訓課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往往是組織同一個學院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實訓,由于專業課程進度的不同,組織跨學院跨專業學生集中實訓還存在一定困難,再加上教師本身可能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就容易脫離企業的實際經營活動,這就難以保證學生進行本專業的技能訓練。同時在進行崗位分工是過于細化,會導致很多崗位形同虛設,基本上不需要履行任何崗位職責,比如海關、進出口服務公司等等,而且五洲國貿企業和百聯連鎖集團兩家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參與感及其弱。
(三)學生的崗位認知和角色轉換能力有待提高
V綜實訓課的教學目標是“把企業搬進校園”,學生不再是上課而是上班,教室就是職場,書桌就是工位,上班需要佩戴工牌,還原真實企業工作場景。因此V綜實訓課要求學生完成角色轉換,不再是學生身份,而是職場人身份。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完成這一角色轉換方面還存在一定困難,在實訓中處理專業知識以外的工作任務時,還是習慣性的在V綜的操作系統上搜索答案和問老師,還缺少動腦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還有一些學生不遵守職場紀律,出現遲到、早退、曠工等情況。V綜實訓課設置了多種崗位角色,學生對各個崗位角色的工作職責還比較模糊不清,對本崗位和其他崗位之間需要進行的分工協作也存在認識不足的情況。因此在V綜實訓課的崗位應聘過程中,學生往往都集中在熱門崗位,比如CEO、營銷經理、采購經理等,而冷門崗位比如生產經理、倉儲經理、服務公司等往往是無人問津。而在課程開始階段學生自主選擇就業崗位的時候會出現極度不均勻的情況。同時有部分同學還是保持著不催不動的情況,特別是進入自主經營階段,需要同學發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開展線下的業務談判,才能更好的拓展業務,創造更多的企業財富。
(四)學生的跨專業綜合實訓能力有待加強
V綜實訓課的特點是跨專業,崗位設置涵蓋專業廣泛。比如,學生在應聘營銷經理的崗位時,應聘的學生所學專業以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為主,學生具有本專業理論知識,熟悉市場開發和營銷策劃,能夠熟練進行電子商務的組織管理等工作,但是不足的是對于財務等知識和相關崗位的工作不掌握。再比如,學生在應聘財務經理的崗位時,學生所學專業以會計學、財政學等專業為主,具有解決財務管理等相關問題的能力,也了解經濟和金融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但是崗位溝通和關系往來等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待加強。在V綜實訓過程中,尤其是在自主經營階段,制造業、經銷商和工貿企業所面對的市場是復雜多變的,在談合同、訂方案、談策劃的過程中,就更加需要學生的綜合判斷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綜合人際交往能力。而在實訓過程中,學生遇到職場問題往往還是先找老師解決,缺乏職業判斷力。因此學生在掌握本專業所的理論知識外,在V綜實訓課中還沒有有意識的去培養和鍛煉自己的跨專業職場應對能力。
(五)企業之間容易發生關聯交易
雖然課程設置是需要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但是實際還是辦法讓學生擺脫學生的身份,特別是同學的這層關系,這樣會導致很有可能由于同學情的存在進而導致在進行業務洽談的過程中出現關聯交易,形成戰略同盟會直接破壞這個市場的規則,對于同盟之外的同學說就顯得極為不公平。
三、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的教學對策
(一)加強V綜實訓室建設
V綜實訓室的硬件建設條件對V綜的教學效果影響較大,對現有的V綜實訓室應該優化布局,進一步提升V綜虛擬仿真實訓室的空間利用率,使得制造業、經銷商、工貿企業等經濟組織交流業務順暢,從而也能提升模擬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仿真度,增強學生崗位角色的認同感。此外學校應該重視V綜實訓教學,加大對V綜實訓室的資金投入,保證V綜實訓室的正常建設和維護。比如實訓室的計算機是最主要的配套設施,為了保證課堂進度就需要定期對計算機進行維護。同時像打印機等也需要及時跟換墨盒等。
(二)協調V綜教學的組織管理
V綜是跨專業綜合實訓課,學生在進行V綜實訓之前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因此V綜實訓課是對經管類專業高年級學生開設。但是,目前一些學校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學生并不重視綜合實訓課程,因此加強V綜教學的組織管理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課堂的教學效果就十分重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組織管理應該采用團隊式教學和管理,可以成立V綜課程團隊,改變以往的教師單獨教學模式。V綜實訓教師團隊應該具有明確分工,分別負責管理實訓進度、在實訓室巡場對學生進行崗位任務操作指導、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協調處理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在實訓過程中,學生要按照真實企業的日常工作安排,在虛擬仿真環境下完成自己所在公司所在崗位的工作任務。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負責指導點評,充分調動學生實訓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
(三)建設高質量的V綜實訓教學團隊
在前面提到的在V綜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中,學生的崗位認知和角色轉換能力以及學生的跨專業綜合實訓能力,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教師在實訓過程發揮引導作用,因此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對于提升V綜的教學效果同樣具有重要作用。雖然V綜實訓平臺具有豐富大量的教學資源,強調的是學生自主學習,但是作為一門跨專業綜合實訓課,對教學團隊的實踐經驗的要求也較高。學校應該對V綜教師團隊進行不定期培訓,使得教師對于V綜實訓平臺的使用流程和相關業務處理規則流程等熟記于心。學校還應該鼓勵教師團隊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讓教師團隊真實參與到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從而全面提高V綜教學團隊的實踐能力。
(四)完善V綜實訓課的考核方式
V綜實訓課的考核包括對企業團隊考核和對員工個人考核。授課教師可以通過V綜系統在線上設定考核指標并在線上錄入成績,這是教師評分;學生可以在線上進行自評和互評,這是學生評分;還有根據教師制定的考核指標進行的團隊考核;學生在不同任務階段完成線上對應的階段考核和日常考勤,這是個人考核;V綜實訓課的考核內容具體就包括這四個部分。V綜實訓課要求學生具有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要熟悉所在企業的經營規則和所屬崗位的任務流程,因此,V綜實訓課的考核方式除了教師和學生在線上進行外,還應該增加線下考核內容,實現考核方式的多樣化。比如在公司組建后應該動員各公司制作企業文化海報,內容可以包括產品商標設計、公司口號、公司理念、公司文化等,然后線下組織各公司進行打分,分數記錄在團隊成績中。在期初建賬結束后,可以組織各個公司進行考核,對公司的不同崗位都有考核內容,從而起到督促學生掌握崗位規則的作用,分數可以記錄在個人成績中。在固定經營中,還可以安排幾個閉環任務的流程演繹,讓學生通過真人演繹具體任務的完成過程,更加明白怎么做任務。在自主經營前,各公司CEO應該制作營銷策劃案并進行演講,然后各公司之間進行評比。此外,經營成果是各公司最關注的,因為自主經營階段各公司存在競爭關系,所以自主經營結束后,各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銷售增長率和利潤率就成為團隊成績的重要指標,線下可以進行評比并記錄在團隊成績中。總之考核形式多樣化的目的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實訓積極性以取得更好的V綜實訓教學效果。
四、總結
V綜課程是虛擬仿真教學的典型科目,也是虛擬仿真教學的縮影,虛擬仿真教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對于真是的工作狀態和環境能夠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提前適應,但是為了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還需要通過諸多手段和方式才能最終達成。
參考文獻:
[1]孫杰. 跨專業實訓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以《企業綜合模擬仿真實訓》課程為例[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11):136-137.
[2]許明,孫力. 獨立學院商科綜合仿真實訓實驗平臺構建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04):220-226.
[3]范瑞雅. 淺談信息化時代會計模擬實訓在商科綜合仿真實訓中的延伸應用[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11):163.
[4]趙楊,王林,仲旭. 基于新道ARE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商科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 數碼世界,2018,(1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