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關鍵內容,改革后醫療服務行為將得到規范。本文對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醫院經濟管理的有效對策。
[ 關鍵詞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預算管理;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6.023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實施改革后,如何進行合理控費、提升服務水平成為醫院的關注重點,為此,本文就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產生的影響及管理對策進行了簡要描述。
從政策的演變角度來說,我國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最早開始于2009年,現今的相關政策框架體系已經較為完善。從改革的整體過程來看,醫保支付改革的推進是落實在不同地區分階段。其階段可分為三項,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對醫療費用的標準加以明晰,結合醫保的特點,對實際目錄及收費定價進行了統一設定,醫保支付則主要是采用項目付費形式,支付上體現為先享受醫療服務后進行支付;第二個階段針對總費用超支情況進行了付費方式的科學改革,同時也對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加以管控,因而部分地區實施了總額預算的制度形式;第三個階段則是基于第二階段政策基礎,為了提升醫保控費水平,采用了差額不補、結余留存的原則,但也使得醫療服務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國家也開始逐漸重視醫療行為的規范,推進服務的透明化、公開化[1]。
1? ?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經濟產生的影響分析
1.1? 對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產生的影響
醫保支付方式落地后,患者到醫院就診后會自行支付一部分費用,而剩余的部分費用則先由醫院墊付,后續醫院還會與醫保部門協調并進行費用抵扣審核,最終將墊付的費用回款。但醫保回款報銷的效率通常不高,具有延遲性特征。若是在醫保總額預付的情況下,醫保機構會從中扣除10%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將會在年度考核后決定是否支付,只有考核通過才會付給醫院。由此可見,在進行醫保支付改革后,醫院的資金回款壓力可能會更高,對其財務管理產生較大影響,會對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說大部分醫保機構都會對醫院最近三年的收入情況進行考量,采取預算支付方式,但大多基于醫院實際收入情況對總額進行科學控制,因而若是產生超支的費用,將直接由醫院來承擔,增加了醫院的經濟壓力,減少了醫院的收入。此外,醫院若是存在一些違規行為,還可能被醫保機構拒付一部分費用金額,那么這部分費用也由醫院自行承擔,在財務管理中會記為壞賬。
1.2? 對醫院成本控制產生的影響
經上述分析得知,經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后,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難度更高,其具體的管理內容還包括收入及成本兩個部分,因此,醫院的成本控制也會受到影響,在成本控制過程中需考慮采取怎樣的手段實現有效財務核算并促進資金回款,以便于降低資金的實際運行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控制需更加精細,需要落實到醫院的每個科室,因而對成本控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之后,需以臨床路徑為基礎,對用藥、耗材以及手術等成本控制加強監管,才能夠滿足需求[2]。
1.3? 對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影響
改革后,為了確保醫院的收支平衡,在實際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嚴格控制費用增長,避免相應的支付風險產生,再加上財務管理涉及醫保的應收款項增多,醫保流程又十分復雜,導致財務管理的工作變得更多、更雜,因而產生工作方面的風險,不同情況下不同程度的壞賬產生,也會直接增加醫院財務風險。基于以上情況,醫院的財務風險管控變得更為重要,財務部門也要具有更強的風險意識,將原本的管理模式與理念進行更新,才能夠應對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帶來的新風險問題。
1.4? 對醫院財務管理人員產生的影響
醫院的醫保資金將由相應醫保部門進行支付,同時還要經過醫保機構的監管,那么醫院要促進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發展,這也需要更多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在實施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以后,醫院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掌握基礎會計知識和管理知識,更要掌握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的最新知識,還要對改革的相關政策內容進行正確解析,對醫院各項產生成本及收入的情況充分把控,為此,需對人員加強培訓。
2? ?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后醫院經濟管理的有效對策分析
2.1? 優化財務管理人員的理念
在醫保支付改革執行之后,進一步提升醫院管理人員,尤其是財務管理人員的理念先進性,可以推動支付方式及醫保改革的有效實現。從目前情況來看,醫保支付方式已經基本從以往分項目進行支付轉變為總額的預付性支付及基于分類組合DIP模式下的分值付費。這促使著醫療服務成本得到有效管控,也能夠同時保證醫療質量滿足患者需求,推動醫院資金使用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這些情況對原本醫院經濟管理理念產生了重大沖擊,給醫院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理念,基于此,醫院也應跟隨改革發展,對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的理念進行革新。例如,財務人員需結合改革切實需要對傳統管理理念加以調整,比如說以往的財務管理方式較為粗放,不利于資金的有效整合,而當前需要保證精細化管理理念的落實,改用財務精細化管理模式,提升醫院經濟管理的效益,也可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隨著衛生行政部門對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宣傳進行,為了提升醫院醫保支付的管理水平,也可將該項內容納入到醫院績效考核的機制當中,以醫保支付來激勵并約束經濟管理各項行為,也便于財務管理人員更好地轉換思維,提升醫院支付方面的服務效果,促進醫院更為健康地發展[3]。此外,為了匹配財務方面的精細化管理,也要注重對日常經營管理提出規范性要求。
2.2? 強化成本管控及預算管理
隨著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進,可明顯發現醫院的醫保控費壓力正在增加,同時,當前醫院的臨床路徑使用及管理正在擴大范圍,根據相關疾病指南文件的最新變化而更新,因而要更加重視醫院管理的成本管控工作。醫院的診療都是根據相關診斷獲得的實際病情來制定相應治療方案,這樣可以提升治療服務水平,保證醫療質量達標,也不會出現醫療資源浪費過多的情況,節省醫療成本,促進經濟管理效果的提高。為了強化醫院成本管控,還需對疾病診療的成本進行科學計量,重點是提升計量的準確度,對各項醫療服務的定價進行精準明確,包括設備儀器的定價、診療服務定價以及藥品檢驗定價等,促進臨床路徑標準化水平提升,將醫療成本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與此同時,醫院的主要收入占比也需進行調整,可對藥品與其他耗材的收入占比適當降低,而提高手術、治療以及其他醫療服務的收入占比,能進一步提升醫院的利潤水平,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為了降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控費壓力,還可以強化醫院預算管理的水平。首先要結合醫院各科室情況來科學編制預算管理的目標,同時基于該項目標貫徹全面預算管理,加強對醫療費用的事前管控、事中管控以及事后管控。在進行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還需積極采用科學的預算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方法以及因素分析方法等等,全面提升預算的有效性。同時還要依據規定的醫保費用總額,合理化分配各科室的具體成本額度。在預算執行方面也要切實加強檢查落實,若是實際情況與預算的相差較大,還需針對偏離程度與指標完成效果進行原因分析,最后將原因反饋,做好針對性整改,盡可能保證控費效果更佳,促進醫院發展。
3.3? 加強對醫院財務風險的管理
在醫院的經營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財務風險,風險因素具有多樣性特點。而在實施改革后,有些傳統的支付方式不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在醫保支付的環節中也具有許多復雜內容,整體的財務風險影響要素是難以根除的。為此,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醫院財務風險的管理,例如,有效控制醫院收益及成本之間的差額,進一步規范不同病種的相應治療方案,為了切實把控各項費用情況,還需做好每一項登記工作,避免部分人員出現醫保費用不足的情況,以免給醫院的經濟管理帶來壓力。同時,各部門要相互協調并配合,針對定價問題要做出統一規劃,包括各項藥品以及醫療室使用器材的科學定價。此外,要依據相應法規對一些付款的賬戶加強管控,主要是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賬目核對、統計以及整理,減少匯款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避免給財務工作增加風險。醫院還應做好與醫保機構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如果遇到無法回款的問題,需與醫保機構及時溝通商議,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制定方案,對相應款項及時催收,提升醫院應收賬款的回籠效率,避免產生過多壞賬,給醫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進一步保證醫院經濟的穩定運轉[4]。
2.4? 建立統一且適應醫保支付改革的管理組織
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過程中,醫院的許多部門都被涉及其中,包括信息中心部門、績效管理部門、醫保管理部門以及醫務管理部門等,因此,在提升醫院經濟管理水平過程中,也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要構建一個協調各部門工作關系的機制,保證通力合作下醫保改革的落實,醫院的經濟管理也能夠趨于穩定。站在醫院的層面上,需建立統一且適應醫保支付改革的管理組織,比如說可建立改革的領導工作小組,其小組的組長由主管院領導來擔任,設立獨立辦公室組織,在領導辦公室中,還應具有信息中心、績效管理部門、醫保管理部門以及醫務管理部門的專業人才,共同協作確保改革落地。該組織辦公室將會直接與醫院所在區當地的醫保部門辦公室聯系,保證各項工作的高效對接,對結算方式進行統一確認,在審核工作方面也要保證準確、客觀、及時以及全面。另外,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還會增加許多新的醫務知識,比如醫保改革的政策內容、臨床診療路徑新知識以及財務管理的規則變化等,這些新知識都需要醫院員工掌握,這樣才能夠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保證經濟管理的有效執行。為此,可以組建專業領導小組來規劃員工培訓工作,也可通過多種宣傳手段來普及這些知識,擴充醫院員工的知識面,促進醫院的先進化發展。
3.5? 調撥專項資金對醫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
要實現現代化的醫保改革經濟管理,還要重視建設信息化系統,為此,可調撥專項資金對醫保管理信息化給予支持,進一步升級更新現有的醫保管理系統,主要是增添需要的功能并提升系統兼容水平。醫保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可以給患者醫保支付帶來更多便利,提升醫院服務水平,同時也便于醫院財務信息處理效率的提升,發揮出經濟管理的更大作用。醫保系統還應當針對患者各項情況進行監察,包括具體的用藥及檢查情況、高值耗材情況、重復性住院情況以及總費用變動等;醫保管理系統還需向各個科室及時反饋病種信息、醫療質量信息以及費用信息,督促各項臨床科室可以調整自身醫療服務執行,也能夠提升醫保費用支付結算的準確性,減少出現結算支付不佳的情況,避免醫院出現過多經濟損失,在改革后也能夠獲得更高效益。
2.6? 建設醫保結算的考核獎懲制度
目前,醫保結算成為關系到醫院發展的重要結算形式,對其采取科學管控手段有利于避免醫保費用的不合理增長,也能夠提升醫院服務的效率。為此,針對醫院的醫保運行情況可建立起考核機制,綜合評價醫保費用的科學性,及時發現醫保結算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于及時改進,提升醫保結算水平。為了保證醫保各項政策在醫院中的有效落實,還需提高人員的積極性,可采取相應獎懲手段,進一步杜絕不良的工作行為,提升醫保費用質量。
3? ? 結論
綜上所述,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于醫院經濟管理來說產生了重要影響,對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本文分析可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后醫院經濟管理的有效對策包括:優化財務管理人員的理念、強化成本管控及預算管理、加強對醫院財務風險的管理、建立統一且適應醫保支付改革的管理組織、調撥專項資金對醫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等。
參考文獻
[1]倪子龍,王滌非,姜麗艷.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經濟的影響與管理對策研究[J]. 中國醫院,2021,25(06):32-33.
[2]包秀云.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當代會計,2020(21):82-83.
[3]李勇躍.淺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04):90-91.
[4]宋善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財經界,2019(15):98-99.
[ 作者簡介 ]王龍,男,河南鄭州人,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醫院成本管理、預算管理、審計及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