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
摘 要:在國有企業的發展歷程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組織建設是一貫的政治原則,也是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支撐。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具體任務對企業黨組織建設提出新要求,如何通過黨組織建設促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對豐富黨建理論、發展國有企業黨組織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創新驅動發展;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
一、國有企業黨建的理論基礎
企業的競爭最根本是人的素質的競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硬實力和軟實力組成。硬實力包括企業規模、設備和資金等,軟實力包括技術、管理和企業文化。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對提高黨員干部和職工素質進而提高企業軟實力及企業核心競爭力有重要作用。
創新驅動發展不僅僅著眼于企業技術創新,更是在發展方式上的轉變,以創新思想、創新制度等要素共同助力于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對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企業場域的黨組織建設,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也要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不斷夯實自身基礎,以更堅實的戰斗堡壘作用于企業創新?,F行企業治理的理論多忽視了中國特色實踐語境下企業內部的黨、團組織,企業治理作為西方企業實踐的產物,在其理論形成與建設過程中更多依據西方企業的具體實踐,企業治理通常被認為是以協調企業內部有相關利益關系者為目的,調節包含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員工等之間的關系,國有企業黨組織以作風建設融入企業治理中,促使企業在實際工作中落實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在企業內部關心關懷職工,在社會層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國家戰略落實上踐行國企力量。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黨組織需要重視發揮政治引領與思想保障作用,對于國有企業決策及發展方向起到了較好的指引作用,通過持續加強干部隊伍與作風建設,促使國有企業承擔落實國家戰略方針的主體責任,提升企業對于承擔國家戰略方針重任的責任認同與意識,提升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能力,使黨的主張在國有企業內部落實、切實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二、新時代國企黨建的基本現狀
國企黨建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但同時新的發展環境下國企黨建仍面臨著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科學地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以促進國企黨建進一步發展。
(一)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的成績
1.強化了企業責任擔當
國企在推進“走出去”發展戰略、開展國際化經營中,面對多元的思想意識,以及復雜的安全環境和經濟形勢,把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積極融入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實踐也證明,高質量的黨建能夠引領國企高質量發展。通過完善黨組織機構,堅持將黨支部建到臨時項目部,保證黨的領導。以黨建強機制,以機制保發展,黨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生產經營狀況創歷史新高。
2.提升了國企競爭力
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國企作為企業,其生存發展必然要提高它的核心競爭力,從國有層面來說就是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用接近市場、更有效的方式來經營。當前,廣大國企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更好地團結凝聚廣大職工群眾,將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資源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克服由于國企發展壯大依賴政府力量持續著的慣性作用,從而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3.夯實了基層黨組織建設
為適應公司管理組織單元的整合調整,堅持黨建工作制度同步修訂、完善,重抓落實執行,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同步考核,把黨建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公司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有專項考核指標,公司黨委委員、各基層黨支部分別按“一崗雙責”和黨建目標責任書相關要求占有績效分配比重,真正形成統籌的同步考核。
(二)當前國企黨建面臨的主要問題
1.傳統黨建管理方法有待更新
隨著社會轉型期的來臨,員工利益訴求多元化,企業用工制度靈活化,員工流動常態化,傳統的黨建制度和領導方式對工人動員與激勵機制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具體表現為:國企黨組織活動效果欠佳,滯后于黨建工作構建。黨組織參與決策及保證監督職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黨組織的活動不具備有效性、思想觀念不具備先進性;黨組織的感召力弱,黨務工作的內容、方式與形勢的發展脫節;職工合法權益缺乏有效維護等問題。
2.國企黨建工作與現代企業制度銜接不當
黨組織既要遵循現代公司治理的一般要求,又要體現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F代企業制度要求了企業必須建立創新機制,不斷適應市場環境的發展,不斷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然而部分國企黨組織缺乏相應的適應能力,造成黨建工作的局限性。部分國企基層黨支部書記配置不強,思想解放和創新創造能力不強,黨務干部的激勵機制亟待完善,諸如發展空間小、薪酬福利少等問題有待解決。
三、黨組織建設創新驅動國有企業發展的具體路徑
國有企業黨組織依托黨務工作者與業務骨干雙向流動激勵員工加深對黨的了解、創新自身工作開展方式等途徑實現黨組織為主體的管理創新,依托具體路徑的開展貫穿創新發展的決策與執行階段,最終作用于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果。
(一)完善頂層制度設計
挖掘企業創新動力在國有企業創新動力培育上,黨組織要以落實好黨的路線方針為根本,在企業內培育踐行、落實國家戰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將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國家命運相結合。國有企業同時具有政治和經濟雙重屬性,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還需承擔起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的責任。國有企業黨委要立足自身政治站位,依托領導班子對于業務工作的準確把握與深厚理論素養,在全面分析自身發展優勢與相關政策支撐的基礎上,為本企業創新發展引領方向。
(二)注重政治素養建設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國有企業創新這一更具有專業性的任務也對黨委政治素養與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確企業在該戰略中所處地位及面臨任務,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優勢為企業創新發展把好政治關。在黨委前置決策的會議中,參與決策成員需要深入了解黨中央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相關政策,經營班子需要加強對相關理論、文件的學習,在深入了解相關政策的基礎上提出對企業近期工作的計劃,為黨委前置決策的有效與高效打好基礎。
(三)提升企業吸收能力
企業間各部門內固有的聯系通常被認為強聯結,包含信任、合作與穩定,國有企業黨組織使日常工作較少有交集的部門職工以黨的組織生活會及相關日常工作開展的形式互相熟悉,促進跨部門間的資源交換與學習,以黨支部為媒介提升企業內部資源流動效率。針對創新動力不足的員工,需要打破部門間隔閡,以潛在的學習動力激發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積極性,促使員工實現從守成到創新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開創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新局面.現代企業,2016(10):68.
[2]馬連福,王元芳,沈小秀.國有企業黨組織治理、冗余雇員與高管薪酬契約),管理世界,2013(05).
[3]王元芳,馬連福.國有企業黨組織能降低代理成本嗎?一基于“內部人控制”的視角.管理評論,2014,26(10).
[4]邵奇,呂立志.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組織職能演變解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