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潤雨
摘 要:農村基層地區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內廣大農村地區的執政代表,而鄉村振興戰略是我黨針對農村發展所下達的重要戰略部署,所以鄉村振興事業建設,必須應由基層黨組織負責領導和執行。鄉村振興與農村基層黨建,二者之間密不可分、緊密相聯。本文將立足于實際角度,對加強農村基層黨建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方案予以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建;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為新時期背景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之舉,同時也是現在國內鄉村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的整個過程中,關鍵點在于要全面擁護黨的領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進農村各項事業高效發展。基層黨組織作為我黨基層工作部署的主陣地,一定要加強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以及作風建設,這樣方可真正發揮出基層黨組織效用,并早日實現鄉村振興之目標。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基層黨建的主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背景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過程中屢創佳績,此時鄉村振興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它的推進與落實,一定要擁護、堅持黨的領導方可順利進行下去。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各地執政根基,同時也是黨和國家在農村事業建設中的總抓手,若想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基層農村黨組織就要充分利用自身政治體系資源及所積累的社會治理經驗,為該項戰略的穩步落實保駕護航。我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整體要求,這便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提供了充足的組織領導保障。當前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整個鄉村治理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堅強后盾,所以務必要立足于思想和組織以及作風等多個層面,持續加強基層黨建力度,唯有如此方可激發出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夯實基礎。
二、加強農村基層黨建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一)加強思想建設力度
思想建設始終都是我黨的基礎性工作任務之一,唯有具備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使廣大黨員的思想得以統一,黨員工作態度得以端正。在當前的鄉村振興戰略落實過程中,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少數黨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認知難以跟上時代步伐”的問題。基于上述所言,我們務必要深入性分析新時期背景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現實需求,創新思政教育模式,陸續加強黨性教育力度以及德性教育力度,真正做到固本培元、堅定信念、守住立場、厚積薄發。身為基層黨員,需掌握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以及具體操作方案等,繼而將鄉村振興政治責任明確下來。基層黨員干部要將鄉村振興當成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來看待,建立正確政績觀且遵循農村發展規律,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以科學發展觀和“中國夢”作為指引,既要找準突破口,又要排列出優先發展順序,持續努力,積小勝為大成,并且要意識到鄉村振興建設不是“面子工程”,不能與廣大人民群眾相脫離,要將自己深深扎根于群眾,服務于群眾。
(二)加強組織建設力度
處在新時期背景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開展中,務必要貫徹落實農村帶頭人隊伍綜合素質優化提升工程,選出受黨員認可、民眾愛戴的黨支部書記,優先從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外出經商人員中選拔及培養優秀黨員干部,從“道德賢人、管理能人、經濟富人”中選拔和培養出村級黨組織負責人,之后在此基礎上促進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承諾制的無死角落實,竭力創建一批有責任、有擔當、敢作為的黨員隊伍。另外,應對基層黨組織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進行及時的建立健全,在從嚴治黨中針對不正風氣予以嚴懲,更要扶持有困難的黨員,這樣才能保證基層黨員干部可以聚精會神干事業。同時,還應合理的去延伸基層黨組織建設鏈條,將黨支部和黨小組建在農村產業鏈之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全心全意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從根本上提升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基層黨員要敢于亮身份、表決心,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創業,為人民增收,作農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真正發揮出自身的模范帶頭效果。
(三)加強作風建設力度
作風建設從始至終都是黨組織建設的永恒主題,最終目的就是讓黨員遵黨規、守黨紀,和群眾共進退。習近平主席曾發表過言論: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需要注意的是,在鄉村建設過程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務必對作風建設工作重視起來,徹底摒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思想,以實事求是為根本原則,確立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并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嚴于律己、以上率下、真抓實干,用黨風去帶動民風,之后在此基礎上創設出鄉村振興的和諧發展氛圍。作為基層黨員干部,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做到為人民排憂解難,在鄉村振興中去更好的凝聚民心,就此夯實我黨的執政根基,并且一定要有“功成必有我”的責任心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應敢于承擔責任,為黨的事業奉獻自己,徹底杜絕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農村基層黨建過程中,需積極弘揚焦裕祿、時傳祥、雷鋒等人的精神,要以水滴石穿、匯土成山的韌勁去落實黨務工作,苦干、實干,真真正正的將農村經濟搞好,帶領廣大農民群眾發家致富。黨員干部要改變不良工作作風,在為群眾辦事時不得推諉、不得刁難、不得吃回扣,要變原有的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農村基層黨員辦事要公正,不得偏袒某一方,在黨群關系處理方面更要迎難而上,之后在此基礎上創建出“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的農村發展新格局。
(四)加強能力建設力度
習近平主席有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非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可以實現的。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便對我黨執政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鄉村振興不可一蹴而就,期間會面臨很多棘手的事務,一些基層黨組織常表現出“本領恐慌”、“能力低下”等問題。若想有效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發展活力、領導能力,務必要從根本上凸顯出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上提升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創造性,使之為鄉村振興貢獻自身力量。另外,做好基層黨員干部,一定要強化自身的問題意識,并要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全面推動鄉村產業升級、農民群眾全面發展。黨員要努力投身于鄉村振興實踐,充當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和鄉村產業振興的先驅者,促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黨員還要提升自身處理問題的能力,鍛煉自己處理矛盾的本領,應做到真抓敢管,不斷提升現存治理成效,并且要對鄉村文化建設工作重視起來,深入性挖掘農耕文化內涵,基于此去進行創造性轉化及創造性發展,打造新型特色文化產業,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鄉村文化振興,而后為鄉村其他事業的振興奠定基礎。農村黨建過程中,還要對現有鄉村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在此期間,既要立足當下,又要放眼未來,需發揮各項資源優勢,促進鄉村各項產業繁榮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貫徹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時期背景下的特殊政治使命,我們要從思想、組織、作風、能力等方面加強黨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助力鄉村振興事業建設,讓農村環境變得更加優美,讓農民生活變得更為富足。
參考文獻:
[1]侯亞景.戰旗飄飄促振興黨建引領結碩果——成都市鄲都區戰旗村鄉村振興調研[J].紅旗文稿,2019(15):02-02.
[2]付燕波.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路徑探索[J].山西農經.2020,(17).143-144.
[3]閆德亮.加強農村基層黨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J].農村·農業·農民B.202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