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娟
摘要: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病人多管道護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120例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60例,予以集束化護理。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遠高對照組,管道風險事件發生率、并發癥率較對照組更低,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集束化護理不僅能最大限度降低管道堵塞、非計劃性拔管等管道風險事件和感染、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還能使護理滿意度得到不斷優化,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多管道護理;應用效果
耳鼻咽喉頭頸科外科手術患者在術后都要留置各種管道,只有對管道進行有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各管道功效,將管道受壓、扭曲、堵塞等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到最小范圍內[1-2]。集束化護理是此類患者術后的一項重要護理干預措施,因其簡單易上手、有較強的針對性,并對患者的康復具有一定的良好作用而逐漸被臨床所使用。本研究比較和分析針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患者應用集束化護理的運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觀察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25~75歲,平均(49.20±3.18)歲。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3~75歲,平均(49.54±3.300)歲。簡單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日常巡視、執行無菌操作、對引流液顏色、性質進行實時監測,管道知識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給予集束化護理。(1)護理方案的制定:羅列出一項專門為患者服務的護理清單以及健康教育的科普,所有的護理工作項目都需要在患者術后當日進行相關落實,通過嚴格標準化的護理管理流程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管道的程序制定。另外,如果患者存在管道滑脫的風險,就應該及時制定緊急方案,以及對相關項目的重新規劃,以確保醫務人員能夠對突然產生的不良事故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規范化的應對處理。(2)管道評估:實時監測管道口周圍皮膚有無出現滲血、滲液等不良現象,對管道名稱、種類、數量、置管位置、引流液色質及患者生命體征波動情況進行詳細記錄。術后,在綜合考量管道風險因素的基礎上,全面評估留置管道的安全性,低風險管道每天只需評估1次,中風險管道在醫護人員交接班(8h)時進行評估,高風險管道需每間隔4h評估一次。(2)貼好管道標識:中心靜脈測壓管、上腔靜脈道觀等兼具引流、輸入雙重性質的管道貼上黃色標簽,胃腸減壓管、導尿管、引流管等排出性管道為紅色標簽。標簽上要用清晰的字體注明管道名稱、置管時間和深度。(4)固定管道:用彈力膠帶對胃管加以固定,把“工”字形膠帶緊貼到患者鼻梁,以牢牢固定胃管;蝶形膠布固定、近端高舉及遠端別針固定法是有效固定引流管的常用方法。(5)評估管道風險:要加強對患者管道風險的重視程度,比如要在床頭明顯處懸掛黃色的標志,標明注意管道滑落的風險,以引起患者家屬以及患者的重視。日常要積極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與患者家屬共同維護患者管道。此外,若低風險管道出現安全問題,需對管道進行再次加固,確保管道通暢,并做好管道標識工作。護理人員要增加巡視次數,嚴格落實科室交接班制度,并耐心詳細地將管道日常防護對預防風險事件重要性告訴患者和家屬,讓患者高度重視、家屬做好監督。護理人員在必要時可借助約束帶適當約束情緒躁動的高風險管道患者行為,可依照醫師囑咐對其使用鎮痛泵;同時要及時將患者病情、臨床指標等基本情況告知主治醫生,以便對預防管道滑脫方案進行及時優化調整。
1.3 觀察指標
(1)讓患者依照自身真實感受填寫滿意度表格,表格中共包含20 道問題及相應選項,每道問題均為 5 分,總分 100 分。其中,滿意>80分,一般60~80分,<60分則為不滿意。
(2)記錄兩組患者管道意外事件發生率。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率。
(3)通過對護理方案、護理內容、護理細節、護理評價這四個指標進行分析,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
(4)對不同組別患者入院后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分別從急救的時間、住院的時間、住院所產生的費用和患者的生存概率這幾方面進行評估,以此來查看患者的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用 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以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遠超對照組(P<0.05)。
2.2 管道意外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管道意外事件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
2.3 并發癥率
觀察組并發癥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
2.4 護理質量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5 入院后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急救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所產生的費用都明顯比觀察組高;同時其生存率低于觀察組(P<0.05)。
3討論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患者都需留置導尿管、胃管、引流管等各類導管,若護理過程出現微小失誤,都極有可能出現導管脫落、扭曲等導管意外事件[3]。因而,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管道護理干預,對有效預防管道風險事件及并發癥、優化預后水平相當重要。
運用集束化護理方法對許多醫學分支進行合理整合,還可以通過臨床上的理論論證對臨床實踐進行相關指導,從而在增強醫務工作者自身責任感,提高醫務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管道護理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5]。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中運用集束化護理管理措施,能對外科手術起到較好的干預作用,避免手術中產生的不良事件,是一種在目前為止較優勢的護理手段。另外,集束化護理在全面評估患者病情現狀及實際需求后,對多種護理措施進行有效整合,將管道評估、標識、固定、風險評估等多項措施串聯到一起,以期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最優保障[5~6]。管道評估可讓護理人員對管道名稱、數量、種類、位置、滲血等情況做出精準把控;管道標識可讓護理人員在全面透徹了解各類管道作用的基礎上,制訂出更貼合實際情況的管道安全管理方案;對管道行加固處理,可將管道滑脫、扭曲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控制在最小限度內;對管道風險進行分級管理,可促使護理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職業道德感對高風險管道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波動情況進行動態化監控,以便在風險事件發生時及時作出應急處理[7~9]。除此之外,集束化護理在實時監測患者病情、管道情況的過程中,可使護理質量得以提升,嚴防管道因固定不當而滑脫,患者也無需承受再次置管的折磨,其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能得到最大保障[10~11]。從上述研究可知,觀察組并發癥率、管道意外事件發生率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足以說明集束化護理在耳鼻咽喉頭頸科手術患者中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集束化護理既能讓患者稱心舒適,又能嚴控管道風險事件和并發癥發生率,應用推廣價值極高。
參考文獻
[1] 鄒宇紅.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預防耳鼻喉頭頸外科留置胃管非計劃性拔管的應用[J].知識窗,2019,000(18):1.
[2] 譚敏珍,李海香,李小翠,等.用集束化護理管理對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及管道脫落的效果觀察[J].智慧健康,2021,7(18):3.
[3] 宋二鳳.五根管道集束化護理在特重度燒傷患者多管道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1):3.
[4] 張宇,宋西成.多學科聯合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圍手術期加速康復外科中的應用[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21,56(003):7.
[5] 王莉莉,薛雷,張梅.集束化護理方案在預防神經外科患者非計劃性拔管(UEX)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5):210-211.
[6] 陳潔娥.集束化護理應用于ICU留置鼻腸管患者的可行性研究[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0, 9(3):1.
[7] 陳秀玲, 葉立雄.集束化護理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患者多管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20,33(24):3.
[8] 陳曉芳,肖紅英.集束化護理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病人多管道護理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20,000(002):P.167-168.
[9] 鐘琴.集束化護理與中醫護理應用于ICU留置鼻腸管患者并發癥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 7(45):2.
[10] 鄒靜,余晴,徐玲峰.集束化護理結合呼吸訓練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應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21, 28(22):4.
[11] 謝燕平.集束化護理措施對鼻咽癌放療患者營養狀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