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產出導向法開展教學,充分發揮產出導向法中“驅動”的力量,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高質量地完成語法、口語表達、寫作等方面的教學任務。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擺脫了英語學習中的懶惰、被動等不良傾向。在民辦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充分發揮產出導向法的多方面優勢,更要在學習完成后對學生作出公平、客觀的評價,推進民辦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民辦高校英語;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帶領的課題組研究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理論,簡稱POA。該理論吸取了我國傳統英語教學的優點,同時借鑒了國外教學理論的精華和多方面實踐經驗,對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重學輕用”問題加以解決。英語是一門重在應用的語言學科,學生通過英語原文閱讀、英文電影欣賞、英文歌曲演唱等多種形式,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應用,最終進行輸出。利用“師生合作評價”的新型方式開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構建從學習到應用輸出最后通過評價了解學習進程的教學體系。
一、基于POA的高校英語教學流程
(一)輸出驅動環節
基于POA的高校英語教學,輸出驅動環節處于首要地位,教師利用產出任務驅動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斷輸入相關學習資料,幫助學生消化吸收后再次產出相關英語知識內容,使得學習和使用兩方面互相結合,大力改善了以往沉悶枯燥、只學不用的教學局面。基于POA的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一個交際環境,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入這個交際環境進行學習、交流、寫作等。這個交際環境可以是日常朋友間的交流、課堂上學生與教師關于知識的辯論、學生畢業后求職面試現場等,在這些環境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真實的體驗,面對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學生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有所認識,產生迫切改進的學習動力,將學習轉變成為實際的生活需求,進而實現學生知識運用的產出。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產出任務。教學目標不能固定化而應當多元化,可包括日常交際目標、口語表達目標、英文原版讀物閱讀目標等。將英語學習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工作需求相結合,使得學生學習知識和使用知識解決問題兩不誤。
(二)輸入促成環節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掌控者,掌握著課程的進度、課程內容的安排以及課后練習的數量和難度。將產出導向法引入高校英語教學,能夠擯棄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凸顯出來。教師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引路人,指引學生根據輸出任務的要求來選擇有針對性的學習材料進行輸入,促進學生盡快完成輸出任務。教師對課本內容有充分了解后,對輸出任務的難度和復雜程度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首先,教師應當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產出任務;其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產出任務目標選擇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之后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進行知識產出的練習,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點評和完善,之后,由教師進行點評指正。教師基于POA開展教學時,應當以課本的單元主題和課文中心思想作為主要線索,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探討最終完成輸出任務。教師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準備,做到成竹于胸;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輸出進行輔助和引導,保障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三)評價環節
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并不能代表學生已經全面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教師需要通過口頭、筆試、討論等多種形式的小測驗,來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和完善。因此,在教學中,評價環節十分重要。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評價有多種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兩種方式。這兩種評價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和錯誤之處,幫助學生對已經學習的知識技能進行修正與鞏固。教師應當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利用評價發現學生的學習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對這些掌握不牢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
二、利用英文電影開展基于POA的高校英語教學
下面以電影Psychic Boy Norman為例開展基于POA的高校英語教學活動。影片講述了通靈男孩諾曼能夠與死人對話,當他所在的小鎮因舊世紀的詛咒被僵尸、幽靈、女巫等包圍的時候,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危機。諾曼這個小男孩因為具有與眾不同的天賦被學校的學生欺負,也不被家人所理解。一個體型肥胖的男孩逐漸同諾曼成為朋友,兩人在諾曼舅舅的引導下學會利用自己的超能力,成為拯救小鎮的小英雄。這部影片的題材、內容都十分新穎,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放映前
在放映之前,教師應當首先為學生講解影片所涉及的相關知識,比如萬圣節的產生背景。通過講解,學生對西方文化及節日有所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萬圣節有關的小故事,從其他方面為學生介紹萬圣節。然后布置課堂小測試,讓學生帶著這些課堂小問題觀看影片,關注影片中的細節并進行思考。
教師在與學生共同欣賞這部影片前,首先應當對這部影片有深刻的了解。教師對這部影片進行觀看,發現其情節緊湊有序,氣氛渲染十分到位。由于是動畫電影,因而其畫面色彩渲染到位,呈現出詭異奇幻的故事背景,片中穿插了一些歡快的小插曲,為影片增加了歡快的成分。這部影片將多數人針對少數人自以為是的“真理”和“主流”暴露在陽光之下,帶給人們深刻的思考。教師緊抓影片主題,結合一些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引發學生們的思考。例如,布魯諾因支持哥白尼的異端邪說“日心說”而成為頑固異端分子被判處火刑。當時,“主流便是真理”,任何違背“主流”的事件均被視作“異端”,這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通過觀賞這部影片,學生們不僅學習到實用的英語知識,更能夠對那些看似“異端”的人和事多一些包容與理解,在不斷學習、認知中推動社會的進步與個人思想的成熟。
(二)放映期間
教師在學生觀看影片過程中應當及時進行教學,在影片精彩之處對學生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怎樣去看電影、學語言,并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影片中出現的文化差異內容,介紹影片中出現的英語社交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這部影片站在兒童的角度去審視大人的世界,用童真的眼睛反映真實世界。觀看影片后要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獨特性,不管是性格還是行為,幾乎都因獨特性而經歷過不被人理解、被人嘲笑甚至攻擊的時刻,這當然很痛苦,但最好不迷失自己,更不怨恨他人,這未嘗不是一種考驗、一種經歷。
電影放映過程中,教師適時為學生講解其中的故事背景以及一些文化內容,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的內涵。300年前,歐洲開通前往美國的航道,將大批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清教徒流放到了美國這片土地,任其自生自滅。然而這些受到迫害的人,在新的土地上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逐漸建設起他們新的家園。然而一位擁有特殊本領的小女孩Aggie Prendergast,給周圍的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恐懼。小女孩擁有同亡靈溝通的能力,這在當時被認為是異端,是魔鬼的代名詞,大家剛剛安定下來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以至于小女孩被法官和陪審團判處死刑。這位擁有特殊本領的小女孩,最終以自己的能力設下詛咒,帶領著墳墓中邪惡的亡靈為自己復仇,打破了小鎮安寧祥和的生活環境。為了使小鎮的人們平安地生活,每年都需要有一位鎮民在小女孩Aggie的墳墓前為她講一個童話故事,使她那孤獨憤怒的靈魂得到安撫,避免騷擾鎮民。這個任務最終成為小鎮的傳統,一代又一代流傳了300余年,直至影片主人公諾曼和他舅舅的出現。為小女孩Aggie講童話故事從而護佑鎮民安全的諾曼的舅舅,本應當受到大家的尊重與愛護,但卻成為小鎮上被孤立和嘲笑的對象。此時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學生們思考:引發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在大家身邊?學生們激烈討論,選出代表進行發言,最終提煉出原因:人們只愿意相信大多數人看到的能夠理解的事物,對大家都不理解都看不到的事情,帶有天然的恐懼和排斥。根據影片劇情的推進,以及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對護衛小鎮的諾曼及其舅舅進行評價,學生們認為二人更像是孤獨的英雄,不被眾人所理解。
(三)放映之后
觀影結束后,學生分組討論觀影感受,回答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對影片中的細節和經典臺詞進行復述,關注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以何種態度去對待他人,當其他人對自己忽視和粗魯對待的時候,自己應當如何處理。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將影片中的經典臺詞、常用語法、基礎句型挑出來,進行英語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將萬圣節與中國傳統節日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學生在教師的詳細講解和引導之下,深刻體會影片內容,分析影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體會影片深刻的內涵,教師從中提煉出中西方文化差異,指出中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一些問題,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解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英語水平。
三、結語
當前,教師應當努力學習產出導向法教學理論,將其靈活運用到日常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強調語法、詞匯的死記硬背,而應當引導學生在輕松、自由、充滿英語文化氛圍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增強課堂活力,增加課文內容對學生的感染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娜.“產出導向法”在民辦高校英語專業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現代英語,2021(11):83-85.
[2]梁清.基于“產出導向法”的民辦高校大學英語寫譯教學改革研究——以三江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30):121-122.
[3]周遠.基于“產出導向法”的民辦高校英語類專業寫作詞匯教學改革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9):171-173.
[4]賈亞麗.“產出導向法”在民辦高校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20(2):15-16.
作者簡介:張鴻翼(1986.08-),女,甘肅靜寧人,蘭州博文科技學院,碩士,研究方向: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