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寫作文運用“鏡頭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畫面感,人物更具體形象,主題更鮮明突出。那么,怎樣恰當運用“鏡頭法”呢?我們可以學一學莫泊桑,看他是如何巧用“鏡頭”、寫出精彩的。
一、特寫鏡頭,凸顯個性
特寫鏡頭是用極近的距離拍攝人或物的某一部分,對某個特定部位進行聚焦,從而突出表現人或物的其一特點,以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寫作中,在細化人物某一部位時,我們可以借鑒這一技法,對人或物的某個特定部位進行聚焦,如人物神態、事物形狀、景物風采等,進行濃墨重彩的刻畫,凸顯個性,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文章最后寫“我”眼中的叔叔于勒時,就采用了“特寫鏡頭”: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滿是皺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通過對于勒手和臉的特寫,把于勒的蒼老、窮困、落魄、潦倒刻畫得淋漓盡致,一覽無余,可謂無聲勝有聲,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揭露了菲利普夫婦的冷酷無情,表現了“我”對于勒叔叔的同情,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二、空鏡頭,烘托心情
空鏡頭,又稱“景物鏡頭”,指的是畫面中只有自然景物而不出現人物的鏡頭。空鏡頭是導演闡明思想內容、敘述故事情節、抒發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描摹自然景物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空鏡頭”寫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刻畫,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進故事情節,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想,從而達到意味深長的表達效果。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兩次運用“空鏡頭”技巧,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一次,我們全家去哲爾賽島旅行時,作者這樣寫:“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這一“空鏡頭”展現的畫面是平靜清雅的海面,人物輕松愉悅的氣氛躍然紙上,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在文章最后,作者寫道:“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這一“空鏡頭”,用陰郁沉重的環境描寫,把菲利普夫婦失望沮喪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長鏡頭,豐富形象
長鏡頭,也叫“段落鏡頭”,就是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上的連貫性。在寫作中,長鏡頭就是運用細節描寫,把原本簡短的情節轉化成角度多變、過程具體的動態畫面,通過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的詳細刻畫,使人物形象更具體,性格特征更鮮明。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在遇于勒這一章節,作者是這樣寫的:我父親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啞著嗓子說:“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他坐在長凳上,結結巴巴地說:“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問:“咱們怎么辦呢?”母親馬上回答道:“應該把孩子們領開。若瑟夫既然已經知道,就讓他去把他們找回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女婿起疑心。”……在這里,作者運用長鏡頭,詳細地對菲利普夫婦進行刻畫,通過大量的語言、神態描寫,把父親的張皇、膽怯、懦弱,母親的精明、自私、憤怒等刻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綜上所述,寫作中要用“特寫鏡頭”聚焦,用“空鏡頭”渲染,用“長鏡頭”展現。同學們,讓我們跟隨莫泊桑先生,從小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巧用“鏡頭法”,聚集人物特性,渲染環境氣氛,展現故事情節,相信你的作文一定會人物更豐滿,畫面更含蓄,細節更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