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虹
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學生應具有的品質,關系到學生日后身心的健康發展以及學生是否可以成為社會所需人才。初中語文中的優美文章和古詩詞均具有涉及德育內容,為此,教師應注重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結合賞析活動做好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質量直接關系到之后的教學質量,而德育的滲透應貫穿于語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但由于語文課程存在較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學生興趣不大,所以,教師可以結合賞析活動創新教學導入形式,一方面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高效語文課堂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增加德育滲透途徑,提高德育質量。開展教學導入工作時,教師應在注重語文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明確德育的最終目標,使學生向善的方向發展,積累良好品德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以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愛蓮說》為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愛蓮說》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通過蓮花的生長特性來表達作者不會與官場的貪污腐敗同流合污的決心。所以,開展《愛蓮說》教學活動時,可以將這句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言作為教學導入,一方面落實《愛蓮說》的教學重點,另一方面利用學生較為熟悉的內容提高知識吸引力,并讓學生精準掌握文章的關鍵內容,從而在學習和思考過程中種下正直、廉潔的種子,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不斷澆灌養分,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立足語文文章,尋找教育銜接點
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并非是簡單相加,在教學內容方面,雖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即同中有異,相同之處是都致力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同之處在于語文教育側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德育側重學生優良品格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所以,在將德育滲透語文教學工作時,應掌握二者的異同,結合語文文章挖掘教育銜接點,使德育內容以一種潛移默化、悄無聲息的方式覆蓋整個語文課堂,提高教學效果。以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的《老山界》為例,這篇文章再現了紅軍長征的畫面,所以可以將紅軍克服困難、不怕艱險的精神作為滲透德育的切入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剖析課文中蘊含的哲理,并做好老山界的背景介紹。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初中生很難通過一篇課文體會到當時抗戰的艱難以及紅軍長征付出的代價和彰顯的精神意志,所以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熟讀文章后,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總結紅軍翻山越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如走路難、睡覺難、吃飯難和處境難,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和分析過程中領略紅軍頑強對抗的意志力以及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此外,在以精神意志作為教育銜接點時,為豐富語文教學內容,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紅軍精神的理解,還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節選過的課外讀物,如《土地的誓言》《黃河頌》等,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其勇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練就良好心態。
三、豐富教學活動,將德育納入教學評價體系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要輔助工具,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新媒體技術平臺創新語文德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活動,并根據教學模式的調整對語文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將德育評價納入其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發展。以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桃花源記》為例,教師可以使用音視頻播放器營造課堂氛圍,將桃花源以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德育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或以《木蘭詩》為例,在學生認識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果斷、勇敢后,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電影和動畫的片段,一方面貼合初中生的喜好,另一方面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其懂得孝順父母、團結同學。此外,在時間和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短劇表演,從而利用豐富的教學活動開展德育工作。最后,根據教學模式、方法等進行調整,重構語文教學評價體系,增加組內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家庭評價,讓學生以客觀的角度和心態進行評價,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推動學生更好發展。
綜上所述,德育是促進學生良好品質形成的重要教育工作。在將德育滲透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找準教育銜接點,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張青青.立德樹人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分析[J].語文課內外,2020(2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