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溫
摘要:得益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一大批以互聯網為介質的全新媒介涌現。這種新媒介的出現,一方面有效地滿足了人們對于信息獲取及新聞了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傳統的新聞信息傳播格局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隨之而來的是傳統媒體在廣告營收方面的直線下滑。并且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普及與應用,使得傳統媒體的用戶也出現了較大的流失,導致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報紙媒體應該及時借助融媒體改革契機,做好對于采編融合及自身發展上的定位,從而在拓寬自身渠道的同時,進一步在新形勢下拓展自身影響力,提升公信力。
關鍵詞:融媒體;傳統行業;報紙采編;優化措施
當前發達的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下涌現出來的一大批以自媒體、融媒體為代表的新興傳播媒介,使得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得到了極大的更新,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本的時間和空間上對于信息傳播的限制,使得當下的信息傳播變得更為快捷。因此,對于廣大傳統媒體從業者來說,應該做好“采編融合”,充分借助當前火熱的融媒體改革不斷嘗試用新的手段化解傳統報業困局。本文對融媒體時代下報紙采編如何應對展開相應的討論。
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特征
想要對融媒體視域下的報紙采編工作做到相應的改革,就應該充分地了解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信息的傳播速度較快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在速度和廣度上相較傳于傳統媒體更加快捷和全面,例如相對來講,傳統媒體在信息播報上面存在一定的延遲性,當前的融媒體時代下借助互聯網,能夠有效地保證新聞在其傳播的速度上更加快捷。具體來說,就是對于一個重大的新聞事件或者是重大的信息變化,在其發生之后,往往能在幾分鐘時間內就將真實情況在網上進行傳播。例如,相較于2008年奧運會,在對于奧運健兒的比賽播報及金牌獲取的消息發布上的速度,2022年冬奧會就有質的飛躍。如中國小將蘇栩鳴獲得男子項目單人賽的冠軍時,在短短幾分鐘之后他的精彩視頻及個人奪金的時刻記錄,就已經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信息發布平臺,以及新聞傳播客戶端上得到快速傳播。而這樣的速度,傳統媒體是難以滿足的。因此,在時效性和及時性上來講,新媒體傳播形式有著獨特的優勢。
此外,新媒體在傳播的范圍上也極具優勢,能夠達到大而廣的傳播效果,這也是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所不能匹敵的。例如,當下大火的一些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在這些平臺上活躍的一些視頻號和新聞號有著不少的受眾,受眾覆蓋范圍是不低的,其中,上至六七十歲的老年智能手機用戶,下至使用智能手機的兒童,都涵蓋在內,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而對于傳統的一些紙質媒體或者是廣播電視媒體來說,他們在這一方面便稍顯遜色。
信息的種類豐富多樣
當前,融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傳播特征還表現在信息種類的豐富多樣性。從我國傳統紙媒的發展來看,雖然近些年來傳統紙媒在這一方面也適當大膽推出了一些新的新聞表達方式以及表達內容,但是就具體的形式來看“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還是借助文字加圖片的形式來達到對于新聞進行講述的目的,而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新聞產品的種類和形式上也變得更加豐富,使得它們在具體的表達上不再像傳統的文字加圖片的形式,更多的還借助了一些新的科技、新的手段來豐富自身的形式和內容上面的表達。
一方面,包括原本需要在電視上收聽收看的如音頻、視頻新聞以及現場直播新聞等,現在都只需要一部移動手機就可以完成;另一方面,為保證當前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及針對性,新媒體還充分地應用大數據對于用戶的內容愛好進行了收集,從而針對性地推出受眾喜愛的內容。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豐富新聞內容,新媒體還在其呈現的形式上進行了創新。例如,我國在冬奧會上的新聞傳播以及新聞產品的展示上,還實現了4k、8k等新技術的充分運用,為廣大觀眾營造了一個更加直觀現實且生動形象的視頻場景,不僅滿足了人們的視頻觀看需求,還提升了他們的觀賞體驗。
信息傳播后觀眾互動性強
融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傳播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其在與信息受眾人群的互動性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這一點相較于傳統的媒體來說,是極具優勢的。傳統媒體在信息發布以及對于新聞進行播報的過程中,主要是向聽眾和觀眾傳輸新聞的主要內容、主要思想,在信息的交流上屬于單向的輸出;而新媒體時代下,觀眾在信息的獲取上能夠做到有效的交互。當信息發布者將準備好的信息發布到平臺上后,一方面能夠讓網民及時獲知信息,另一方面,網民觀看完之后還能通過平臺進行及時的反饋,將自身感受進行留言和評論,從而實現有效互動,使發布者通過留言能夠獲知到受眾的實際感受,從而能夠照顧到受眾的實際需求,在下一次信息發布中有所改進:通過了解部分網民的真實看法和信息獲取需求,信息發布者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及避一些不必要的問題,進而做到對于新聞在其側重點和發力點上的指導,使得最終在整個新聞的閱讀量以及受眾的反饋程度和喜好滿足上達到提升。
例如,在報道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事件時,由于這一類新聞事件往往會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在報道過程中在保障信息真實準確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人們的反饋,及時與他們進行互動,從而了解他們的真實訴求,進而進行進一步的跟蹤報道。這樣不僅能夠達到對于事件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尊重,還能夠有效地反映受眾在聲音表達上面的需求,而這也能夠為整個新聞事件在下一步的發展上產生一些正向的促進。
信息傳播手段獨特,用戶針對性強
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最后一個特點,就在于傳播手段上的獨特,即針對性較強。而這一點優勢,主要是得益于在新聞傳播領域大膽地運用了算法的相關手段,從而打破了傳統的新聞生產與傳播之間的固定模式,致使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對此,有學者認為當前在算法、數據以及操作方面的變化特征,已經使得新聞在其具體類型上邁向了算法新聞的范圍,同時這一概念也逐漸滲透到了整個新聞生產、新聞傳播的全過程中。一些新聞媒體平臺在其新聞發布上也明確提出了這一點,并且在實際應用中,他們也充分地依靠新聞數據的算法來做到對于用戶的精準發布。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做法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較好的商業效益,并極大滿足了部分網民在其閱讀需求和閱讀內容上面的需要,但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做法對于社會效益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害。
就實際情況而言,當前,在一些新聞平臺以及新聞短視頻號中,當他們的平臺或者視頻號有新用戶訪問時,他們首先會讓這些用戶對于個人喜好以及日常涉及范圍進行選擇,從而在今后針對用戶喜好推薦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更加精準地了解他們的需求,達到“個人定制”的要求。許多用戶十分滿意這一措施的實施。同時,得益于用戶對于個人喜好的選擇,這些視頻號新聞會在接下來的新聞推薦過程中,不斷地將屬于用戶喜好范圍內的新聞做到集中投送,從而一步一步地將用戶的喜好進行精確,使得在較長時間之后,用戶在其日常新聞的喜好以及個人關注重點上被新聞平臺或者是新聞視頻號所固化,而這也就在無形之中培養了對于用戶在平臺的“忠誠度”。因此,對于未來在新聞算法的發展上以及對于新聞傳播的方向上,會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得到充分的提升,而那些原本容易遭受到人們所詬病的一些算法缺陷,也會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而逐漸消除,因此,對于未來在這一方面的對于用戶的需求滿足也會更加精準。
融媒體視閾下報紙
采編的應對措施
綜合上述提到的關于融媒體在新聞傳播以及信息傳播上面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到其較為具體的信息傳播和新聞發布的各項特點和規律。新時代下,傳統的紙媒在傳播效果和最終呈現的形式上都較為落后,因此,對于這一缺陷就應該及時地做好融媒改革,盡管對于當前的一些具體實踐在其效果上不甚樂觀,但是,對于整個報紙行業在其未來這些都屬于有益的實踐,因此,對于當前在采編層面上面的報業發展,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視角做好。
打牢根基,提升本地優勢
從當前新媒體發展的迅猛態勢以及其在信息發布上面的各項優勢來看,如果要做好傳統紙媒在新媒體融合上面的具體落實,就應該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主,首先應該打牢自身的根基,著重發揮在本地的優勢,這一點也是考慮到了對紙媒例如報紙、雜志、刊物,在覆蓋的范圍上其實是具備較強的區域性的,因此與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將其投放到當前較為成熟的全國新媒體新聞傳播市場中,還不如將其穩定在本地市場上做到對于本地區域新聞的發布工作。一方面,通過這種手段能夠有效地將自身的劣勢規避,避免因為自身在新聞時效性上的缺陷,從而致使自身失去對于新聞熱點發布的時機;另一方面,這種形式還能夠有效地降低對于新聞獲得的成本,尤其是對于一些具體采訪和調查方面的成本。所以,綜合來說,對于傳統紙媒在具體的融媒體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秉承著區域性和貼近性的原則,只有立足于自身區域內發展最為實際、最為接地氣的新聞信息,立足于區域內觀眾的生活實際,才能夠滿足對于讀者思想上面的需求,從而一步一步做大做強本地的新聞品牌,抓住本地讀者的眼球,才能夠提升原有的讀者忠實度,以及對于本地信息發布信力。
著重內容,靠攏新媒體技術
圍繞著當前的改革,還應該著重在內容上面進行豐富和升華,而這一點就可以充分地借助新媒體的優勢。
當前,由于內容不足或者是信息發布時效滯后等,傳統紙媒改革的過程并不順利。盡管對于這些傳統紙媒來說,它們已經有了新媒體發布的渠道,也相應地為了滿足用戶需求開設了一些直播平臺和視頻音頻播放平臺等,但是,苦于對于自身在新聞媒體的內容及新聞產品的獲得不足,導致他們對于這些已經開設了的平臺在其內容上無法滿足,致使對于一些新聞媒體的產品在更新頻率上首先是無法保證的,其次對于這種情況,也只能通過轉發其他新媒體信息及向外播放和傳播的一些產品,來達到對于自身不足的彌補。但是,說到底以上種種都有一些“飲鴆止渴”的意味。而想要真正地解決這一問題,還是要從自身出發,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求報社和相關新聞媒體單位對于自身在新聞發現及日常記者的工作要求上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他們要能夠按照融媒體時代下對于新聞質量及內容的實際要求出發,做到更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同時,增加相應的經費,及時購買一些更為先進的采編設備,從而達到對于自身新聞生產的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的提升,盡可能地讓每一位記者都成為全能型的新聞媒體人,保證他們采訪之后,做到“多個新聞”“多種角度”“多個深度”上的豐富和傳播,從而使自身在新媒體新聞產品的供應上得到有效的保證,這樣才能夠讓傳統紙媒在其發展上變得更加完善。
直擊痛點,挖掘現象本質
直擊痛點,挖掘現象的本質,是融媒體視角下傳統媒體行業面對當前火熱的新媒體新聞發布熱潮的破局之道。對于這點,主要是考慮到對于當前大部分的新媒體新聞在其發布上面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其在新聞的具體內容安排及深度上過于“碎片化”和“表面化”,使得讀者在讀到這一類新聞時無法深入其中去了解其背后的事實以及一些相關的背景,而這使得他們在整個新聞的宏觀層面上無法進行有效的把握。對于傳統的紙媒來講,需要充分了解到這一點,從而充分發揮自身對于現象本質的挖掘作用,深度呈現。
當前,國內媒體市場以及傳統報業的發展遭遇了極大挑戰。融媒體改革的熱潮下,傳統紙媒改革勢在必行,改革才是“破局之道”。對此,傳統紙媒應不斷地打破傳統的發展理念,清醒地認識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而適應時代發展浪潮,進行媒體的有效融合,并將相關改革措施嚴格落實到位,這樣才能夠在未來嚴峻的市場環境中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玥,劉麗群.融媒體視閾下電視公共服務節目創新路徑探究[J].中國電視,2021(05):62-66.
[2]唐雪蓮.融媒體視閾下電視新聞素材的整理與編輯[J].采寫編,2021(05):44-45.
[3]聶偉.融媒體視閾下城市品牌傳播的策略研究[J].新聞世界,2022(02):85-88.DOI:10.19497/j.cnki.l005-5932.2022.02.023.
[4]索瑋.融媒體視閩下報紙采編應對措施[J].采寫編,2019(05):51-52.
[5]王茹月.融媒體視閾下新型主流媒體建設路徑研究[D].海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