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
關鍵詞:民生新聞;主持特色;延伸探索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發展,愈來愈多的民生新聞欄目正在發生變化。繁榮的民生新聞欄目,對欄目主持人營造人氣的作用是明顯的。每個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主持特點,尤其是作為區域民生新聞欄目的主持人,他們更注重傳播新聞報道的方式,而不僅僅是傳播的具體內容,采用獨特的傳播方式可以讓觀眾主動攝取新聞內容,而不是被動接受新聞報道。可以說,民生新聞欄目的播出和主辦特點,直接影響了新聞傳播的實效。
民生新聞主持人播報特點分析
我們知道民生新聞欄目比較正規,與新聞欄目的播報區別還是不小的。前者最明顯的特點是簡化一目了然,風格趨于口語化;而后者則注重尺度感,注重呼氣和吸氣,對語尾和語勢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一般來說,正統的電視新聞節目營造嚴肅的氛圍,有利于塑造國家在群眾面前的威信和權威。而民生新聞欄目播出的信息具有地域性,對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和組織及協調能力要求不高,欄目的重點是報道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社會發展熱點和時事。節目主持人要盡量貼近群眾的口味,保證民生新聞欄目的質量。因此,民生新聞欄目的特點就決定了民生新聞欄目的主持人具有不同于其他類型欄目主持人的特點。下面就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的播出特點做一個簡單的研究。
主持人播報形式的多種多樣
在浙江省金華市某直播間的民生新聞欄目《百姓零距離:絕對現場》中,不僅傳統新聞主播在演播室直播新聞,而且節目的直播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新聞方當事人,在現場記者的正確引導下,新聞站點與演播室的實時互動交流,大大提高了民生新聞電視節目的真實性。在電視節目開播的整個過程中,節目主持人根據正確的引導介紹新聞內容,然后在與現場記者直接連線的基礎上,記者進行現場轉播和采訪,然后給出了第一手的新聞內容。在演播室的正確引導下,通過與現場直播緊密結合的播出方式,極大地豐富了電視節目的創意和感染力,民生新聞電視節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在湖南衛視新聞節目《晚間新聞》中,不是節目主持人為觀眾解說新聞,在專欄中,可以聽到來自不同年齡和不同性別的新聞當事人使用他們的家鄉話敘述新聞。這種鄉土氣息、現場體驗、電視場景,讓每一條民生新聞都具有非常生動、純樸的特征。在這個新聞報道欄目里,新聞報道的語言非常平民化,電視記者的提問和交流都是口語,主持人對新聞內容的評價也是純自然語言。比如《晚間新聞》中有一條新聞,講的是一個會下五子棋的機器人,開頭的導語就是“耶什么耶?”這類語言開始,具體敘述了長沙雅禮中學的“朱權民”老師和其他四位學生研究機器人,并已經能讓機器人和他們下五子棋這一事件。播完這個介紹后,背后的語言表達都是地域語言的現場同期聲。《大海熱線》是遼寧衛視的民生節目,講述事件也是用東北方言,其逼真性深受觀眾喜愛。
主持人有強烈的溝通交流親和力
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在報道環節表現出強烈的溝通意識。民生新聞欄目很多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節目主持人的號召力,因為節目主持人經常講的事情,說到我們的心坎里,他們不僅是面對鏡頭討論,更是在與屏幕前的觀眾默契“心連心”的認真交流。民生新聞欄目的許多節目主持人,不僅在做節目前背熟了稿件,他們也不斷地對稿件的具體內容進行講解和吸收,即使稿件不是來源于自己,節目主持人也能清楚地弄清楚哪些方面是重點,哪些方面是重要的。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將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與播出方式有機結合,外化情感與觀眾產生共鳴,從而增強與觀眾的交流互動。在《南京零距離》這一民生節目中,一條新聞的具體內容播報時,主持人特意增加了一些語氣在新聞中的甸子上,使自己的有趣新聞特定內容越來越有趣。觀眾們也有說有笑,無形中增加了新聞報道的挑戰性,營造了更好的氛圍,獲得了更好的電視節目實效。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打破傳統播報方式的個人行為,并不突兀,反而說明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對新聞內容有著獨到的理解。很多時候,大家都看到民生新聞欄目的主持人脫稿了,并不是他們已經記住了這篇稿件,相反,是主持人對大腦中的具體內容有著深刻的把握和記憶,并且已經將具體的內容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結合起來。
親切自然的節目主持風格
當然,平易近人是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的首要體現。節目主持人心里為觀眾著想,懂得運用合理的語言表達技巧和方法來吸引觀眾,對新聞內容進行解說和宣傳。一般來說,民生新聞欄目的很多節目主持人都會把新聞內容和自己的親身經歷聯系起來,讓觀眾關心社會發展,思考問題。民生新聞欄目的電視節目開播時,很多主持人由于形象和語言的特點,在觀眾中營造了一種親切感。主持人會在新聞內容的架構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是他自己人性化的播報方式的運用。在服裝層面更貼近群眾,用更平民化的語言表達,從介紹到報道新聞內容,具體分析評價新聞報道的內容,讓觀眾在如此近距離的條件下,關注時事熱點,把握社會發展的真實情況。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的“親民品牌形象”對于民生新聞欄目的宣傳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更好地突出民生新聞欄目的地域性,一些節目主持人會使用當地口音來播報新聞,這也讓當地人有一種清晰的親切感,很多當地居民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中的內容,進而保證民生新聞欄目的質量。
具有受眾的公信力和認可度
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播出環節具有平民化的特點,節目主持人在觀念和個人行為上都有一顆本分之心,他們是觀眾的好朋友。節目主持人在報道時考慮了真誠、真實、公正、公平的心態,促使觀眾在心理上默認節目主持人為他們的“好朋友”。主持人在評價時事和社會問題時,似乎是在和觀眾聊天、討論。這樣,民生新聞欄目的主持人自然營造了一種親密的氛圍,有利于改善民生。從民生節目欄目的電視收視率和節目的實際效果看,提高了民生新聞欄目的公信力和認可度。不過,民生新聞欄目雖然有平民的特點,并不意味著主持人要一味地迎合大家的口味,這將使民生新聞欄目失去原有的現實意義。因此,節目主持人需要在報道新聞時體現主流媒體的職責,即監督輿論,引導群眾。因此,民生新聞欄目的節目主持人在制作電視節目時必須有一顆“本分”的心,善于用人民的聲音講述事情,正確對待人民,做人民的“知己”。同時,我們也不能太隨意和庸俗。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媒體人的作用,勇于在工作中創新,如此這般方能使民生新聞欄目的節目主持人能夠更多地受到觀眾的喜愛,促使民生新聞欄目電視收視率大幅提升。
民生新聞主持人的播報方式和播報內容
民生新聞要的是關心百姓的瑣碎小事,鄰居家之間的大小事。一般來說,民生新聞的主持方式是節目主持人對有需要的人的采訪和訪談。在采訪中,把握群眾的要求、群眾的想法、群眾的疑惑。民生新聞不同于其他政治新聞報道,它只播放新聞的具體內容。民生新聞是采訪群眾、播報問題、站在群眾角度分析問題。
在發展民生新聞欄目的過程中,主持人相比于其他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能夠對自己的個性充分地展示,但又無法游離民生新聞的本質。民生類電視節目要加強與群眾的現場聯系,協助他們處理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促進公平、公正、平等地溝通交流。因此,民生新聞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可能不會像一些時事新聞節目主持人那樣保持嚴肅的樣子,而應該給受眾一個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的主持人形象。何謂親民?親民意味著可以更好地把握受眾的心聲和體驗,提升新聞報道欄目的電視收視率,以應對社會回應。民生新聞欄目的主持人就像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知已,傾聽每個人喜怒哀樂的具體內容,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一些思考。
民生新聞后續拓展方向的探索
主持人是傳播者和受眾之間基于角色溝通的橋梁。無論是新聞報道、采訪還是其他類型的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是一個欄目的關鍵角色。在節目的具體內容推廣、節奏控制、心態制作調度等方面都充分發揮了非常必要和關鍵的作用。但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新媒體形態不斷涌現。隨著網絡媒體的迅速崛起,網絡媒體迅速成為除網絡媒體報紙、廣播節目、電視之外,占據中國媒體舞臺的新生力量。
新聞節目特別是民生新聞,在眾多網絡媒體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其資源優勢和傳播優勢日趨弱化。自媒體時代,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每個人都有自媒體,每個人都是小記者,每個人都是攝影師。這擺脫了以往受眾獲取新聞內容的信息特征布局。無需記者的介入,每一條新聞事件都可以快速、生動地傳播開來。“人人都是小記者”早已成為常態,人人可以發布和傳播,完全不受時間限制。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效力和影響力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沖擊,業界經歷了節目主持人的“隱匿化”、角色弱化等觀點和變化。
在網絡媒體的今天和未來背景下,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要全面開展多元化轉型發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是替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不是誰第一誰第二,而是不分彼此、此起彼伏;不是誰強誰弱,而是互利共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拓展和探索。
節目主持人將不再是簡單地播音和用語言說新聞報道。節目主持人應充當輿論引導的傳播者,是新聞媒體與用戶之間的橋梁。要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新聞報道,促進積極恰當的觀念和輿論的展示和拓展。在這些方面,新聞媒體應率先做出表率,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感,第一時間提供大量真實客觀、有洞察力的信息,牢牢把握輿論在新聞中的主導地位和主動權。新聞媒體要勇于正確引導、善于積極疏導,堅定理想信念,在原則性問題上站穩腳跟。新形勢下,主持傳播的意義、效力及其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也體現在節目主持人的角色上,他們已經從信息傳遞者轉為意見領導者。
在紛繁復雜的新媒體時代,主持人尤其是民生新聞主持人要樹立新的精準定位,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新聞報道的綜合素養和思想覺悟,以更專業的狀態參與民生新聞的制作和播出。
深度融合民生新聞的制作
節目主持人將不再只是出鏡播報,如今,手機等各種移動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更新,極大地豐富了新聞采編、播報的方式方法。節目主持人可以通過移動智能攝像頭和視頻終端設備來發現新聞和拍攝新聞,更好地介入民生新聞制作過程的各個環節,提高與觀眾的互動。傳統民生新聞主持人要善于利用新技術,將自己從原來單一的環境設施融入到所有民生新聞的生產過程中。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可以使用新的攝像設備,前往新聞報道第一現場發現具體內容,事件發生時現場直播,提高效率和現場感;人工智能應用可用于生成網絡主播對話,行程安排可安排現場互動話題的環境效果,提高可視性和觀眾參與度;可以依托除電視屏幕以外的多個媒體服務平臺,進行全方位的互動推廣和傳播,提高線下推廣的傳播和互動性,進而加強互動性對線下的交流,進而推進欄目與受眾的交流熱度、行程安排互動話題探討,保持電視節目播出后的受歡迎程度。
構建個人深度報道品牌
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扮演著傳統電視媒體的“麥克風”和現代生活的“領跑者”角色。在大眾傳播中,它影響了他人的想法和意見,是受眾信任的信息源。作為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在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基礎上,憑借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獨特經驗和觀察角度、可信度和出色的數據融合能力,全過程地參與電視節目選題方案的策劃、采訪、制作等階段,以獨特的個人魅力完成電視節目的個性化,以及杜絕與其他新媒體新聞報道的重復,重視新聞報道深度的挖掘,完成個人品牌形象的打造。
民生新聞作為一種關心群眾生活瑣事、群眾生活困苦,關心群眾內在訴求的新聞報道形式,是一種“動”的新聞播報方式,這恰好是我國構建新時代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