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超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記者;角色轉型;分析
從目前新聞傳播現狀分析,觀眾獲取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取新聞的速度也相對較快,這使得新聞時效性成為平臺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廣播媒體作為傳統的媒介形式,在新聞傳播的形式與速度上相對較慢,無法與新媒體傳播進行有效競爭,彼此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為了改變上述發展形式,傳統媒體需要變革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發展方向,尤其是廣播記者要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吸收新媒體發展思維,進行角色轉型,利用新媒體發展的優勢更好地服務自身的工作,提升廣播媒體的傳播公信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強化廣播記者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提高新聞傳播效率和質量。
新媒體時代廣播記者角色轉型的意義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的時效性不斷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大眾對新聞時效性的追求。新媒體增加新聞搜集與發布的快捷性。這對于廣播記者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他們需要適應新媒體環境帶來的全新的改變,能夠順利完成角色轉型,清晰定位自己,從現階段新聞媒體發展趨勢進行角色轉型,明確廣播記者職責,不斷創新廣播內容,及時更新內容,從而保障新聞的時效性,這樣才能讓廣播內容更能滿足大眾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聽眾,提升收聽率,加速廣播媒體快速發展。從以往記者工作特點分析,不僅工作內容相對單一,而且工作相對比較被動,通常都是領導布置任務,記者才會制定采訪方案與外出計劃,這對于記者工作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不能第一時間掌握新聞素材,失去先發契機,同時對記者的深入報道而言也是極難實現的,這對于新媒體的可持續發展而言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因而,基于新媒體時代,廣播記者需要進行角色轉型,提高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意識,具有發掘新聞的靈敏嗅覺,第一時間趕往新聞現場,提升工作效率,從而滿足新時代聽眾對新聞時效性的需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實現自身的工作價值。從外因和內因兩個層面可以總結廣播記者角色轉型的意義,從外部因素分析,是基于廣播行業發展需求,其本身未來發展需要轉型,新媒體時代為廣大聽眾提供更多元化的新聞汲取渠道,傳統媒介形式逐步呈現發展頹勢,要想改變這種發展弊端,則需要廣播媒體吸收新媒體發展的優勢,彌補現階段發展的不足,加速行業轉型發展;從內因層面來說,記者職業發展規劃要求其必須要轉型,改變他們按部就班的工作思維和模式,能夠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獲取新聞素材,通過新媒體設備第一時間進行新聞內容的收集和整理,提升新聞的時效性,這就需要廣播記者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以適應現代新聞傳播對媒體記者的要求。
新媒體時代廣播記者角色轉型的具體策略
定位轉型
針對廣播記者而言,其本身與新媒體記者有著極大的差異性,這與廣播媒體自身的定位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廣播屬于傳統媒體,基本是以主流新聞為主,所有的信息發布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確保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具有社會公信力。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觀眾對于新聞的速度與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而傳統廣播媒體存在一定的發展障礙,如缺乏靈活性,導致現階段廣播傳播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少。因而對于廣播記者而言需要基于社會發展需求進行角色轉型,抓住新媒體發展的優勢性不斷改變傳統思維,以更多元化的形式進行新聞的搜集與整理,快速發布,增加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廣播記者需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和設備,同時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性,從而對受眾群體的需求進行分析,進而篩選他們更感興趣的內容,真正推送他們感興趣的新聞,這樣才能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廣播的收聽率。因而對于廣播記者而言進行角色轉型是非常必要的,他們需要積極獲取新媒體時代的先進設備與采訪理念,成為多面寫手,具有新媒體思維,能夠撰寫多種新聞體裁,同時對于不同題材的采訪和寫作都能很好地勝任,可以靈活運用新媒體設備,全面掌握多媒體平臺的使用,同時廣播記者還需要勝任不同類型的崗位,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的人才。
培養廣播記者創新意識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廣播記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他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而且還需要強化對新知識新設備的學習和使用,從而應對新媒體時代對廣播記者的深層發展需求,進行角色轉型,從以往的單一新聞采寫,到綜合性發展需求,這是現階段廣播記者需要思考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在進行角色轉型過程中,廣播記者需要先從思想上轉變,以新媒體發展的大環境為發展基調,這需要廣播記者所在單位也必須要轉變思維,及時做出調整,更好地將傳統與新媒體進行高度融合,優勢互補。傳統媒體必須要跟隨時代發展潮流,主動向新媒體靠攏,為記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發展平臺和機會。在所有媒體之中,廣播媒體向新媒體靠攏更符合其本身的發展方向,需要構建新媒體平臺,而廣播記者則需要調整自己的采訪思維與結構,創新采訪模式和形式,在此過程中,他們需要汲取新媒體發展思維,增強自身對新聞的敏銳感知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從而豐富采訪的形式,減少采訪的空間限制,創新廣播節目形式,更好地運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新聞的采訪和發布,以簡短干練的語言撰寫新聞稿件,以大眾喜聞樂見的音頻或是音效的傳播形式,力求新聞傳播的高效和形式的多樣化,這樣的傳播形式必然會增加廣播媒體的受眾群體,提升廣播媒體在大眾生活中的影響力。例如:“安徽廣播”在省“兩會”期間,廣播記者創新采訪模式,以廣播+視頻+微信,這種聯合報道形式吸引更多的觀眾收看,這種全媒體報道形式也在業界受到認可。
堅守主流媒體,彰顯報道權威
新媒體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新聞傳播媒介形式,為廣大受眾群體帶來形式多樣且時效性極強的新聞報道。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全面普及也顯現出一定的發展弊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聞的真實性,尤其現在“網絡鍵盤俠”越來越多,而且能夠發布消息的平臺越來越多,網絡管控還存在諸多的發展弊端,無法求證新聞的真實性,造成極為惡劣的后果,擾亂大眾生活,不良風氣對大眾的思想及價值觀也造成極壞的影響。基于這樣的發展形勢,主流媒體需要堅守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對大眾進行正向的引導,確保廣播行業自身的媒體影響力,堅守媒體人的責任心,廣播記者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能夠快速辨別新聞的真偽,引導主流價值的傳導,為大眾帶來更多積極正向的新聞報道,發揮媒體人新聞傳播的責任和使命。只有主流媒體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的發生,提升廣播媒體傳播的質量。此外,對于廣播媒體而言,還需要利用自身的職業影響力服務社會,參與各項公益活動,為社會傳播正能量,以公益活動+新媒體的形式,增強報道的影響力,以微信公眾號為媒介,為更多需要幫助人的提供服務平臺,傳播公益正能量。
創新采訪模式,提升采訪效率
在以往的廣播記者采訪過程中,他們使用的設備相對比較笨重,比如錄像、錄音設備等,這些設備在某種程度上拖了采訪的后腿,對于廣播記者捕捉新聞也是極為不利的因素。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廣播記者采訪設備也逐步發生變化,設備更為靈活,在遇到突發新聞采訪時,記者不需要再進行設備的調整,可以立即進行攝像與采訪,能夠減少工作準備時間,凸顯新聞采訪的時效性,為廣大聽眾輸入一手新聞資訊,增加新聞的價值性。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也改變了廣播記者傳統工作思維,他們積極進行角色轉型,無論是在工作思路還是采訪設備的選擇上,都體現出創新性,創新采訪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記者的工作效率,基于自身新聞的敏感性,遇到突發新聞事件可以運用手機進行錄音和采訪,或是借助移動設備聯網,進行連線報道,如此能夠對新聞內容進行第一時間報道,促進采訪工作的靈活性,同時彰顯工作模式的創新性,增加新聞價值,也提升了廣播記者采訪的時效性,促使記者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廣播記者還需要拓展新聞素材挖掘渠道,如微信、網絡等等,篩選最具代表性或是最具新聞價值的新聞進行報道,能夠與聽眾具有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鳴。
有效利用新媒體
新媒體時代對廣播記者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有效進行角色轉型是其未來職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規劃,廣播記者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緊隨時代步伐,他們需要從學習掌握新媒體的設備,靈活運用相關設備進行采訪與后期剪輯,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新聞的時效性和制作的快捷性。針對以往的廣播記者而言,他們采訪所需的設備比較沉重,無法第一時間捕捉突發新聞,導致新聞發布的滯后性。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逐步衍生出很多小巧且方便攜帶的采訪設備和工具,比如手機、電腦等等,這些快捷設備在實際采訪中發揮了極為關鍵性的作用,對于廣播記者而言需要快速消化吸收這些設備的使用,才能在日常采訪過程中更好地運用,獲取新聞素材更為便捷,減少工作的繁瑣性,提高工作效率,如此足以看出新媒體設備在實際應用中的方便和快捷,廣播記者可以利用這些快捷的設備第一時間捕捉新聞,及時拍攝、錄制突發新聞,及時編輯發布,確保新聞的時效性,提升廣播記者采訪的效率和質量。
提升廣播記者綜合素質
對于廣播記者而言,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其未來職業成長與規劃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需要接受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媒體格局的變化,迎接全新的挑戰,從內心接受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和內容采集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廣播記者需要不斷學習新的內容,強化自身新聞傳播能力,加強自身新聞采訪能力。從某種層面來說,新媒體為廣播記者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了渠道,他們可以通過新媒體獲取更多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并且能夠在某一采訪領域做到極致和優化。現階段,新媒體設備為新聞采訪提供便利的條件,比如便攜錄音設備、音頻及視頻新技術,從而讓記者采訪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新媒體的發展也為廣播媒體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這對于廣播記者的職業技能提出更高的需求,不斷創新節目編排形式,簡化工作流程,為更好的加速廣播記者角色轉型,他們需要不斷提升職業能力,在此過程中,廣播記者不能忽視新聞的真實性這一特色,可以增加采編的效率,但是不能忽視質量,一旦質量受損必然會影響到自身媒介平臺的公信力,造成社會恐慌。廣播記者在快節奏的新聞傳播中肩負自身的責任和使命,他們需要具備對新聞真偽的辨別能力,嚴格把控新聞質量關,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從而為廣大聽眾提供真實快捷的新聞報道,獲取更多的社會關注度,提升廣播平臺自身的傳播力。只有提升廣播記者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才能促使新聞傳播具有質量和時效保障,他們運用細膩的文筆將新聞以文字與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從而能夠讓大眾具有獲取真實新聞的渠道和平臺,增強受眾與媒介之間的聯動力。
總而言之,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記者角色轉型是必行之路,加快角色轉型,樹立全新采訪思維與流程,簡化工作流程,利用多種新媒體手段加速新聞采集速度與制作速度,為受眾帶來更新鮮更及時的新聞資訊報道,提升廣播記者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意識,從而增強廣播媒體社會公信力和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