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
小學數學在小學生學習科目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雙減”政策以來,很多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出現不少障礙,主要表現為:成績不理想、無法按時完成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焦慮和逃避心理等,這些障礙阻礙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小學數學學習障礙的學生在目前的考試體系中成績不理想,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焦慮和逃避的學習心理等情況都應該受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者的重視。對于出現不同程度、或大或小的學習障礙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尊重,從情感上給予他們更多關懷。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矯治這些障礙。
一、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障礙學生的問題
對小學數學學習存在障礙的學生,他們的障礙可能不盡相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分析這些學生的障礙表現和原因,并根據這些學生的不同表現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讓這些學生的障礙能夠得到一對一的解決。
比如,在教學中,我班有一個學生好動,上課一直有小動作,數學成績中等偏下,通過對他的了解和觀察,針對他的小動作,我和他玩了“等價交換”的游戲,他很好奇,游戲的規則是這樣的,如果上課有小動作,他就必須上交他手里玩的東西,但“上交”并不等于“沒收”,上交是由我暫時保管,“交換”是他必須以自己上課比較好的表現來換回屬于自己的東西。當然,如果每節課他都表現很好,沒有小動作,那么他將得到“笑臉”獎勵,當“笑臉”獎勵積攢到一定數量后,就可以換得獎勵,獎勵可以是作業的減免、換取小禮品等。他很開心,從這個游戲開始之后,前幾次還偶爾會有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當他紅著臉當著全班學生的面上交自己的東西之后,我看到了他的改變,并告訴他一定要控制自己,隨后他的小動作越來越少了,從我這里換取的獎勵也越來越多,成績也在逐步提升,他在慢慢進步和改變,那些阻礙他學習的障礙也越來越少了。
二、創建趣味課堂,讓這些學生的障礙能夠在熱愛中解決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樂于并且善于發現小學數學的知識趣味,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他們設置感興趣的問題,以此來喚醒這些小學生被無聊侵蝕的心靈,讓這些小學生覺得數學知識原來也這么有趣,讓他們愛上這些知識點的學習。
比如,在加法運算時,我就為學生設置了數數字100的游戲,專門請平時學習中存在障礙的學生玩這些游戲,分小組競賽完成,通過組織這些趣味小游戲,我發現他們很喜歡這些有意思的玩法,于是在今后的課堂練習環節經常采用游戲的形式,讓這些學生樂在其中,課堂中笑聲不斷,趣味橫生,學習障礙也在學習趣味中不斷銷聲匿跡,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高漲,當然其他平時學習好的學生也在游戲中收獲很多,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因為經常小組合作完成這些趣味游戲,其他同學還經常幫助這些存在學習障礙的學生,也讓他們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取得了很顯著的進步。
三、幫助學生分析原因,讓這些學生在行為上改變自己
大部分存在數學學習障礙的學生在分析自己的障礙原因時,往往將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于外部的無法控制的因素,很少從自己入手去分析問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學會正確歸因,讓小學生學會正確地分析自己,直面自己的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
比如,在學生每次作業或者試卷出現問題之后,我會第一時間給學生分析,特別是平常學習中存在障礙的學生,面批面改這些學生的作業,并會分析出現這些錯誤的原因,通常都會從他們身上分析問題,可能是因為知識沒學懂,因為上課沒有認真聽課,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等,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缺乏努力,從而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歸因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還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學生通過互評的方式,互相分析試卷中的問題和原因,讓小學生通過學習伙伴的分析,更能找到和掌握學習中還存在的不足以及出現這些不足的原因,而不是將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歸結于試題太難等這些無法改變的外部因素上。
除了幫助這些學生分析外,還在課后給他們相應的輔導,每次都會叫三個存在共性學習問題的學生給他們一對一講解,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讓他們養成善于思考、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障礙學生的問題解決,依賴于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趣味性,依賴于小學生對自己試卷的分析和歸因,同時其他同伴的幫助也是解決這些障礙學生學習問題的主要方法,通過習慣的改變、歸因方式的改善、學習習慣的不斷培養,這些學生的障礙會在不斷的他人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中得到解決,為這些小學生重新插上自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