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芝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人們工作、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中職旅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中職導游業務課程信息化教學的落實,以信息化教學模式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以信息化教學手段,整合教學重難點,助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在信息化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中,為學生互動討論提供空間,引入教學案例,助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任務引領驅動學生有效實踐,落實過程化評價,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使導游業務課程的綜合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導游業務;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當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旅游成為很多人休閑放松、交流互動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國的旅游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當前社會對導游的需求量逐步增大,這就對導游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職導游業務課程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助力學生學習提升。
一、信息化教學運用于導游業務課程的多元優勢
信息化教學是在傳統線下教學的基礎之上,以多媒體和網絡應用為核心,運用線上模式助力學生學習提升的一種有效手段。信息化教學是傳統線下教學的重要延伸,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潛力。
(一)信息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探索欲望
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的落實過程中,涉及的細節比較多,同時很多知識點都與實踐相關聯。信息化教學的落實可以讓學生從傳統的課堂接受式學習中走出來,向靈活學習、自主探索有效轉變,引領學生有效探索、揣摩、運用。依托信息化手段,讓學生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在廣泛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借助微課可以讓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環節指引學生有效模仿,自主鍛煉,更好地提升學生課程學習意識,使教學的互動性和開放性得到顯著提升,讓學生對導游業務課程的理解能夠更加扎實,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二)信息化教學可以更好地寓教于樂,推動學生多元互動
中職階段學生思維活躍,學習交流意識較強,而導游業務課程本身是一門需要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有效學習的綜合性課程。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從教科書上學習知識,還可以網絡為平臺,更好地推動學生互動體驗、積極交流,為學生學習提升注入強勁動力。同時,在互動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任務引導、合作探究等多元任務模式,讓學生從接受式學習向探究性學習有效轉變,豐富學習體驗,釋放學習熱情,推動積極合作和信息整合,為今后導游業務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信息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打造平臺,推動學生自我展示
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的落實過程中,對學生實踐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師要學練結合,圍繞核心內容,引領學生有效實踐,積極運用。信息化教學的落實,可以讓學生整合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文件,進行導游模擬訓練,并讓學生錄制成視頻,相互學習,積極交流,為學生全面掌握導游服務流程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依托信息化手段,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有效測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引入過程性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實現有效學習。以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為學生學習進步、全面發展有效賦能,使學生對導游業務課程的掌握更加熟練,提高學生學習自信。
二、在導游業務課程中應用信息化教學的主要挑戰
導游業務是旅游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將信息化手段運用于導游業務課程教學中,對提升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與此同時,信息化教學落實的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需要謹慎應對。
(一)教師教學落實的工作難度大大增加
傳統的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只需要圍繞課堂授課做好有效的備課和準備工作,但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要做好有效備課工作,還要提前在課前為學生錄制相應的視頻,準備教學課件,為學生設計預習任務單,同時還要開展有效的預習測評等工作,這些都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研究。因此,在對教師綜合執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對教師的信息整合能力、任務設計能力、信息化手段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學落實的工作難度大大增加。
(二)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為學生帶來生動學習體驗的同時,還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信息化背景下導游業務課程教學的落實過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課前自學、課堂互動、課后延伸等多個環節,需要學生自身具備良好的任務規劃意識,在學習日程管理、學習任務測評等方面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有效運用教師準備的大量學習資料,這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三)線下導游業務實踐推進的機會大大減少
將信息化手段運用于導游業務課程教學的落實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呈現直觀景象,這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外出實踐的興趣和踩點實踐的積極性。很多學生能夠熟記導游介紹詞,但是對景區的道路、景點位置、接待準備環節中需要完成的一些工作還不夠熟悉,尤其現在大多學生出門鍛煉較少,在一些長途景點介紹的過程中,就會因體能不足、業務不夠熟練而頻頻遇到障礙。但如果在教學中全部讓學生實景踩點,就會極大地增加實訓成本,這對于學生而言經濟承受能力不足,從而影響學生導游業務課程學習的綜合效果。
三、以信息化教學模式推動導游業務課程實施的方法
(一)依托信息化平臺,了解學生學習訴求
在信息化教學實施推進的過程中,除了為學生推送相應的視頻、學習任務單等其他學習資料之外,教師要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與學生有效溝通和對話。如通過微信、QQ等軟件方式,實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為了更好地保障課前預習的綜合效果,教師除了讓學生完成一些學習任務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在預習課本的同時,提出3~5個問題。以教師有效的教學組織,靈活的課程安排,讓學生更好地將學思結合,積極參與,為學生學習互動預留更多空間,提高課堂教學的綜合效果。
(二)構建數字化學習平臺,減輕教師備課壓力
在中職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推進過程中,單純讓教師自主搜集資料、準備課件、錄制微課視頻不僅會占用教師大量講解時間,而且教師自主設計難以對整個細節面面俱到,有效兼顧,影響課程推進的總體效果。所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有效構建教學資源共享平臺,讓教師以分工協作的方式,提前錄制好教學所需要的電子文檔、影音視頻、課件、案例等,有效發布在平臺上。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課程學習方式,選擇相應的課件來學習和掌握,減輕教師備課的負擔,同時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群里與學生有效互動,穩步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服務學生能力發展,推動學生不斷進步。
(三)線上、線下相結合,推動學生有效實踐
導游業務課程信息化教學實施推進過程中,除了讓學生依托線上手段來進行講解、訓練和模擬任務展示之外,還要能夠更好地開展線下實踐活動,立足當地一些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引導學生開展導游業務綜合實踐活動,降低學生旅游成本投入的同時,讓學生對當地各類資源充分了解,反復實踐,推動學生之間有效交流、互學互鑒,讓學生有效規劃景點的時間、路線以及各景點之間的路徑,并結合一年中不同時期的特點,讓學生有效安排。通過反復實踐活動的落實,讓學生有效應對導游業務推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具備嫻熟的業務素養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四、信息化教學在導游業務課程中運用的基本步驟
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以教學目標為依托,有效確定重難點,以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助力學生更好地提升學習,積極參與,將教、學、做融合在一起,為學生今后工作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信息化手段運用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共享平臺,為學生分享有效的學習資源,并運用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化手段,助力綜合教學效果循序提升。
(一)課前先導服務學生自主學習
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正式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將教學資源分享到平臺,讓學生自主學習,并預留有效的作業,讓學生通過語音、視頻等方式來完成課前作業。結合學生的作業情況,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課前學習的效果,確定課堂教學重點。同時,以信息化手段為基礎,讓學生通過語音、視頻完成作業,改變了傳統的書面作業弊端,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幫助學生主動學習視頻中的資源,高效理解,使整個教學互動過程順利展開,在視頻展示、語音講解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
(二)課前討論為高效教學有效預熱
信息化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課前討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師可以預留三分鐘時間,讓學生將自己微課學習的成果進行有效展示,自主提煉核心內容,制作成PPT為其他同學講解。以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助力學生更好地提取信息,快樂分享,使整個學習過程生動形象,學生學習展示的欲望被有效帶動,這樣可以使整個教學效果得到很大提升,同時也能夠有效帶動學生課程學習的欲望。
(三)案例運用培養學生講解能力
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推進的過程中,課堂上教師為學生講解一些知識重點,同時還需要有案例引入、實踐展示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一些基本信息,再通過虛擬仿真系統讓學生進行模擬導游路線的講解。依托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助力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思路,貼近工作崗位,提升學習能力。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有效提取案例信息,嘗試現場講解,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導游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四)任務驅動串聯核心教學環節
在中職導游業務課程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以任務驅動法將所學的各個知識點前后串聯。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指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有效問題,如對景點進行展示,與客人進行對話互動,結合景點的圖片進行演說詞的講解等。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將多個教學重點有機串聯,營造生動的學習體驗,助力學生綜合導游業務能力的穩步提升。
五、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導游業務課程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貼近學生認知基礎,優化課前自主學習過程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有效便利,但是在自主學習環節推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效把握學生的學習基礎,這樣微課的推送才能更符合學生的學情。同時,結合教師所推送的微課,可以將文本、圖片、視頻、微課資源等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為課前展示做好充分準備,釋放學生學習熱情。如果教師不能有效把握學生的基本學情,單純按照課程的整體進度來推送課程,容易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些難的微課內容學生不容易理解,會使課堂教學更加被動,影響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貼近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鼓勵學生反復模擬
導游業務課程教學落實過程中,要讓學生有效把握景點引導詞、講解技巧、現場互動等多個細節,這對學生知識儲備、講解技巧及學習意識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識記課本上呈現的引導詞,還要有效了解景點整體狀況,提高學生對模擬講解的要求,讓學生反復鍛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學生的講解與景點意境有機契合,達到理想效果。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如果只是讓學生機械式模擬演說,在具體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頻頻遇到障礙。借助虛擬仿真系統,教師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通過三維景區模擬,讓學生對整個路線有效規劃,對解說詞反復斟酌,有效演練。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共同細化一些細節,完成信息的采集查詢,讓學生對整個景區做到充分熟悉。基于學生之間的對話合作,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講解技巧,學會生動表達,鍛煉學生反應能力,使整個教學過程有效優化,學生導游實踐能力穩步提升。
(三)推動校企合作,助力學生學習鞏固
在信息技術應用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信息化設備實現有效的準備。但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自到景區去體驗。讓學生有效把握導游文化、職業素養、景點特色要素,提升學生綜合觀察意識、表達能力及信息整合能力,為學生今后進入一線從事導游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另外,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身良好的學習提升意識,既要完成導游解說業務,又要能夠對客戶遇到的各類問題靈活高效處理。課堂是學生學習提升的一個重要平臺,工作實踐過程中學生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培養和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意識,能夠讓他們更好地應對困難,積極提升。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輔助,助力學生對導游業務課程的高效學習、靈活吸收。
總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導游實踐的過程中,都要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提升意識。以信息技術生動優勢助力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學習意識,為學生今后適應工作崗位,開展導游業務實踐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依托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引領學生合作對話、互學互鑒,為學生融入社會一線工作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