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重要的科學類、實踐類學科,其所呈現的工具性特點比較顯著,能夠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服務支撐,促使其有效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中職教師需明確中職人才的基礎技能和素質建設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導向對數學課堂進行優化調整,從傳統的說教式課堂轉變為應用型課堂,從而讓學生逐漸實現數學學習品質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充分發揮數學本身的服務功能,讓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環境中更好地利用數學學科解決專業問題。基于此,主要圍繞中職階段如何實現數學應用型課堂的有效構建展開分析,進而為促進立德樹人這一思想的貫徹而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中職數學;應用型課堂
在中職院校,數學屬于公共類課程,與其他常規文化課程相比,工具性和實踐性特征比較顯著,能夠有效啟迪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智慧與能力的建設。也能夠助力學生在形成一定數學素養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專業學習品質,實現專業領域相關問題的深入探索,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所以,在中職階段開展數學授課時,教師需深入分析學科的實踐性、應用性特征,轉變傳統的理論說教式課堂形態,構建新型的應用型課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變為應用技能,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發展造詣和實踐水平。
一、立德樹人導向下中職數學教學面臨的挑戰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職人才的培養目標也發生了明顯的轉型[1],開始注重技能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并強調要做好中職生的素質建設工作。在新時期的目標引領下,中職階段的數學教學呈現出全新的發展導向,教師需深入分析立德樹人這一思想,對于學科本身提出的轉型要求,意識到當下數學教學所面臨的重要革新挑戰。在立德樹人指導下,教師需認識到以往說教式課堂在學生思維啟發以及素質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深入分析和探索如何發揮數學的德育功能,將數學本身的工具性特點有效發揮出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形成一定的應用技能,也能夠促使其將數學與所學專業進行緊密結合,在掌握豐富數學文化和技能要領的同時,也能夠有效解決自身所學專業和今后職場環境下的各類實踐問題。面對這一挑戰,教師需深入分析當前中職階段的數學教學方面的實際問題,了解在課程內容規劃、方法實踐以及教學組織等方面的局限性,然后堅持弘揚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努力構建應用型的數學課堂。
二、立德樹人導向下中職數學應用型課堂的構建路徑
(一)發掘數學文化,啟迪數學思想智慧
文化是啟迪學生數學思想、激發智慧的重要產物,也能夠促使學科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應用性特征得以有效顯現,讓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習活動時,能夠以文化為支撐端正學習認知,強化自身對數學的理解,以便在今后實踐運用的過程中能夠擁有良好的思想導向和文化支撐。
以“集合”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了解這部分知識中所包含的數學文化,教師可以遵循應用型課堂構建的原則,發掘集合相關的數學研究故事。了解集合的科研歷程,列舉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然后總結集合本身的特性和相關的應用規律。并加強集合這一知識點與學生所學專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發掘兩者之間的銜接點,然后引領學生圍繞集合的數學文化,深入思考自身所學專業的問題情境以及集合的功能要領。以便學生在掌握集合數學知識時,能夠對自身所學專業形成更全面的認知,也能夠在今后有效利用數學文化深入剖析和探索專業領域所包含的實際問題。
(二)構建數學模型,培養建模思維
立德樹人思想的貫徹,重點強調了教師在實施數學授課時,需從學生思維邏輯角度出發進行有效培育,讓其進一步掌握數學的特征,理解相關規律,然后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強化邏輯能力建設,以便學生在一定思維基礎的前提下就相關的數學問題展開深入剖析[2]。所以,教師需基于立德樹人的導向,科學構建數學模型,將數學概念以及比較抽象的數學內容進行有效轉化,科學建模。之后引領學生自主觀察、發散思維,在建模分析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邏輯觀念,助力學生高效探索和總結相關數學規律,領悟相關的數學應用技巧。
以“函數的概念”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函數思維,掌握函數的單調性特征,教師可以基于課件的輔助構建一定的函數模型,列舉和呈現現實生活中的函數案例。教師要引領學生在觀察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函數思維,并在總結歸納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建模能力,深入探索不同類型函數在單調性方面的具體特征;也可以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如會計、金融、教育等,根據實際案例進行模型構建,然后引領學生從函數思維的角度出發,就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組織合作討論,培養深度探究精神
在立德樹人導向下,教師需重點發揮數學學科所具有的科學特性,以培育學生良好的探究精神品質為導向,規范開展合作性的學習活動。改變以往的灌輸模式,引領學生積極地參與課程討論[3]。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意識得到發展,引領其養成自主思考以及深入探究的良好習慣,并促使其在今后專業領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有效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進行深入分析,總結相關的數學規律和特點,掌握正確的應用技巧,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以“三角函數”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探究任務,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就實踐類的三角函數問題進行情景式構建,引領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切割、拼接等專業進行深度融合,從綜合的角度出發,探索相關要領,促使學生加深掌握,以便其在今后能夠結合導航、工程學與物理學,就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有效轉化,深入分析,強化理解和應用。同時通過合作探討與深度交流,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助意識和優良的協作精神。以便其在今后專業發展和實踐領域能夠更好地適應團隊型的職場環境,提高綜合協作能力,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貫徹,完成素質人才的培育。
(四)設置項目驅動,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項目驅動是支撐數學應用型課堂有效構建的重要載體[4]。明確項目主題,規范開展驅動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具體的實踐應用目標,促使其在項目引領下規范完成探究活動,有效掌握相關的數學應用要領,在項目驅動下積累更加豐富的數學實踐和應用經驗,提高整體的應用素養。
比如,在教授“余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教師可以踐行項目驅動法,結合教材中包含的概念以及所設置的育人目標,明確項目驅動的主題,引領學生結合測量、航海、物理、幾何等專業以及相關的問題情境,根據所掌握的參數合理構建余弦函數的圖象,并引領學生綜合性分析,總結歸納相關函數的性質。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教師需指導學生利用計算機構建虛擬的余弦函數圖象模型,以便學生可以在圖像法支撐下就具體項目問題展開深入分析,提高整體的項目實踐效能。
(五)組織專題訓練,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數學的學習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前提下,能夠有效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更好地適應復雜化的專業發展和職場環境,擁有良好的發展造詣[5]。所以,在構建應用型數學課堂時,教師需遵循立德樹人的思想,引領科學構建專題式的訓練活動,以保證學生所接受的訓練更加系統,也能夠促使其在參與訓練過程中有效積累和總結具體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學生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也能夠全面提高整體的解題成效,提升綜合解題能力。
中職階段,“指數函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具有較高要求。作為教師,需綜合課程目標和習題類型,設置多元性的專題系統,引領學生通過圖像法、轉換法等多種方法對數學習題進行分析。同時在設置專項習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對問題進行情景化構建,設置成本、利率、稅務相關的應用題,引領學生根據所掌握的專業要領以及所積累的數學思想和解題經驗進行深入分析。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專題訓練的總結與歸納,深入反思、整理筆記,以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接下來的規范應用奠定一定的素質基礎。
(六)設置技能大賽,提高創新實踐素養
教師需遵循應用型課堂的構建目標導向,開展技能型的大賽[6],激活學生在數學學科領域的創新思維,促使其獲得較強的實踐能力,讓其在參與比賽活動的過程中對數學學科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相關知識形成更加全面的認識。在參與技能大賽的過程中,讓學生將所學內容轉化為應用技能,并增強與所學專業之間的銜接,保證學生所掌握和積累的數學知識能夠更好地發揮服務功能,為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一定的助力。比如,教師可以開展創新性的數學競賽活動,引領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進行建模創新,以激勵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動能,同時促使學生在數學應用技能的支撐下對所學專業展開深入的探索和實踐。
(七)布置多元作業,激活數學應用動能
教師需根據中職生的應用素養建設要求,從作業出發進行多元化設置,讓學生在豐富的選擇空間下,根據自身所學專業以及在應用能力方面的教學要求選擇相關的作業內容。
比如,教師可以設置調研類作業,即引領學生根據自身所學專業以及涉及的數學主題進行深入調研。整理豐富的數學文化,剖析數學與專業領域之間的銜接關系,讓學生在作業拓展中增強對數學的認知,把握好數學在專業實踐領域的應用要領。同時,教師也可以設置實踐類型的作業,即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布置實操類作業,引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規范地展開實操訓練。教師應充分發揮數學思想具有的啟迪作用,以數學方法和應用技能為支撐,讓學生對所學專業展開深入探索。
(八)借助先進載體,助力數學高效應用
教師需基于立德樹人的思想指導,本著培育學生良好學習意識、規范學習習慣養成的目標導向,加強先進載體的規范應用,為學生打造自主型、開放型的學習環境,引領學生借助多元載體就相關數學問題展開深入探索。結合自身所學專業分析不同的問題,以提高整個數學學習的實踐性與應用性。比如,依托微課就學生專業學習領域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模塊化設置,然后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深入剖析,并在微課助力下有效總結經驗。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計算機的建模和制表功能,引領學生圍繞所學專業進行模型構建和數據統計,然后深入分析所學專業的發展趨勢,有效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先進載體支撐下構建虛擬的實操和訓練平臺,讓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實踐訓練和模擬操作,進而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和應用素養。比如,教師可以圍繞數學課程以及學生所學的會計專業構建虛擬平臺,引領學生利用數學學習內容自主設置會計報表,并做好相關公式的運用,對會計領域的相關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與統計,以便學生利用數學深入分析,探索會計實踐領域存在的風險,并做好戰略統籌與規劃工作;也可以引領學生結合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自主地進行建模處理,分析相關工程項目信息的可行性與規范性,通過建模參數分析提高學生在工程專業領域的實操能力。
(九)拓展生活實踐,強化數學應用責任
對中職生來講,數學的學習既能夠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又能夠讓其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功能體現,從而形成良好的職責意識。所以,教師需遵循立德樹人要求,規范開展多元化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探索中意識到數學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在所學專業領域的應用范圍。之后,讓學生確定具體的應用職責,探索主題式的數學活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加深對數學文化的認識,增強數學與專業之間的連接,并充分發揮數學的服務功能,在不斷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積累更加豐富的實踐經驗,結合專業領域的問題,提高整體的應用素養。比如,在針對會計專業學生組織數學授課時,可以引領其借助一定的公式和思想對所搜集的財務數據進行智能分析。
依前所述,中職階段數學對于促進學生的思維啟發、能力鍛煉以及支撐其專業素養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影響。在數學施教中,教師需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導向,轉變課堂的授課形態,加強立德樹人的思想導向,科學構建應用型數學課堂,充分發揮學科本身所具有的實踐特性,讓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掌握正確的應用方法和技巧。以此為支撐,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專業領域獲得良好的發展,在形成一定數學應用素質的前提下,對專業領域的各類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余娟.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中職數學課堂探究法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1(48):98-99.
[2]徐金芳,涂中元.MOOC+翻轉課堂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1(39):152-153.
[3]詹宗山.中職數學課堂應用數學實驗教學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18):84-85.
[4]王旭.立德樹人:中職數學教學的著眼點[J].教育科學論壇,2021(9):65-69.
[5]許世謙.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在中職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8):98-99.
[6]李欣.在中職數學課堂中應用問題教學法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3):129-130.
作者簡介:鄧德才(1981—),男,江蘇阜寧人,本科,數學專業,講師,從事數學學科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