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生
一、寄宿制學校加強學生生活自主管理的依據
理論依據:面對未來社會的發展,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和發展這四種基本的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校教育必須“三個面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現代化是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社會基礎。
現實依據:隨著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寄宿制學校由高中延伸到了初中、小學,寄宿生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么多的學生如果僅僅靠政教處、班主任等是無法管理到位的,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的老師,即使有那么多的老師也沒有那么多的精力來時時靠在學生身邊進行生活指導,因此讓因此如何提升學生生活自主管理能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二、學生生活自主管理的形式及教育策略
(1)進行“自立”和“磨難”教育,過好自主生活關。主體性教育是生存意識和意志品質的教育。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是首次離開父母生活,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生活關。我們經過調查發現:新生50%左右不是自己洗衣服,其中20%左右不懂洗衣服;相當多的學生不習慣過集體生活,有些學生想家不安心學習,外出徒步走不了四公里……。對此,我們的對策是:首先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意識,要求自己能辦的事情自己辦,不依賴別人,如洗衣服、釘扣子,整理內務、打掃衛生等;其次實行紀律封閉式管理,每個學生都要過集體生活;學生一入學就接受嚴格的軍訓,按部隊要求嚴格遵守紀律,搞好宿舍內務;最后可以“一幫一”,家庭條件好的學生與條件差的學生,城鎮的學生與農村的學生結成對子,利用假日時間到條件差的同學家中、到農村去鍛煉、去體驗艱苦生活。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方面,我們每個班設常務總理一人,全面負責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班主任在校時,及時聽取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意見,班主任不在校時,代行班主任的職權。另設教育、衛生、體育、文化4位班務委員,設班級銀行行長、醫院院長、法庭庭長、公安局長、郵局局長等6人。然后將班內其他同學細致劃分到各個部門去,這樣每個部門各司其職,如同一個網,每個網點上都有同學負責相應的事務。如需要安排清理衛生時,班級常務總理只需要在班內講“打掃衛生”四個字,各個同學就明白誰該干什么,誰負責打掃,誰負責監督。
(2)加強“理財”教育,過好金錢關。我們通過“債務人”、“老板創業 ”、“投資者承擔風險”、“家長理家”等體驗活動讓學生明確金錢的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科學合理適度消費。我校還開展“合理開支每一分錢”、“珍惜父母血汗錢”等“實話實說”的大討論,教育學生精打細算,不浪費“一分一粒”,不要互相攀比、趕時髦;節約零用錢, 回收廢紙,開展勤工儉學等,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金錢理念和基本的理財技巧。
(3)借力文化建設,過好心理關。在學習氛圍方面,我們各班都設置了教室和宿舍文化陣地,學生自主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競爭氛圍,帶動一個個團結奮發向上的團體。
在寄宿制學校,宿舍是學生臨時的家,對學生個人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宿舍的人際關系是在校人際關系的最主要方面。我們倡導“獨立、自主、信任、關懷、細心、寬容”的宿舍精神,并上榜宿舍文化專欄,構建和諧人際關系。針對人際關系中不和諧的音符,我校“心育中心”及時開展心理輔導,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生活、挫折、處理人際關系等,力爭讓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三、實施學生自主管理要注意的問題
(1)自主管理教育的關健是學生的“內化”,學生要有自我意識、責任心、使命感。但要防止學生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
(2)自主管理要體現學生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但切異脫離社會性,過分強調個性的發展。
(3)學生自主管理離不開教師管導和必要的制度管理,師生要互動,教師不能把指導的權力和責任全部推給學生,對學生不管或少管了,也不要放松制度的管理。
(4)自主管理是要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生活方面,要注意多向學習方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