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達
摘 要:在培養幼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教育及教育幼兒的區別,且在幼兒教育中不斷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多媒體的引入就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并且多媒體能夠幫助教師構建趣味課堂,讓幼兒集中注意力,進而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還能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教師構建的活動中,這樣就能夠實現構建以幼兒為主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園教學;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9-0063-03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GAO Yada? (Donghai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Fengze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young children, teachers need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educating young childre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media can effectively help teachers achieve this teaching goal, and multimedia can help teachers build interesting classrooms, allowing children to concentrate and learn more knowledge, and at the same time allow childre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constructed by teachers. In this way, 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ld-centered teaching system.
【Keywords】Multimedia; Kindergarten teaching; Effective application
幼兒的活動可以分為很多種,一般可以劃分為幼兒親身參與的活動或者幼兒通過觀看、聆聽參與的活動。而無論在這兩種活動的哪一個活動中,教師都可以應用多媒體的方式,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到這些活動的實踐體系中,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第一,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幼兒觀看電影、動畫片等,這個過程就能夠讓幼兒通過影視中的內容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第二,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幼兒了解一些室外活動中的基本規則及基本方法,這樣就能讓教師更好地發揮課外活動的作用;第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現一些小實驗,構建幼兒可以完成的小實驗,充分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動力及對科學的向往;第四,教師可以讓多媒體應用于情境設計,多種情境都可以應用多媒體完成構建,實現全方位的情境設立。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活動更具趣味性
教師如果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只是應用語言為幼兒闡述幼兒所需要學習的內容,那么幼兒很有可能無法理解教師所構建的課堂環境及學習內容,并且幼兒的理解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這樣教師就有必要通過影片及動畫片等方式讓幼兒模仿這里面的一些動作,進而培養幼兒的相關基礎技能。動畫片的內容往往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正確的書寫方法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網絡上一些學前教育的動畫片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利用動畫片也能讓幼兒感受趣味性內容,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推動力,讓幼兒對動畫片內容產生興趣,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在幼兒的心目中樹立這些基本技能的觀念,讓幼兒充分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推動教師開展相應的幼兒技能教學活動等。如果教師還會應用Flash制作動畫的技術,那么也可以在這些動畫中為幼兒添加一些與幼兒身邊相關的事情,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讓教師將多媒體教學的相關內容融入幼兒的教學體系中。通過電視中播放的動畫片與播放多媒體動畫片,也能夠讓幼兒學習一些關于自然的基本常識等內容,實現幼兒的基本教學。例如,教師在讓幼兒觀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時,幼兒就能夠從對話篇中了解狼與羊是天敵關系。同時,在動畫片中運用了很多想象的手法,讓動畫片的內容更具有趣味性,其中也加入了許多夸張手法描述的物品及眾多現階段沒有的科學技術。通過這些科技內容,教師可以讓幼兒感受聯想的魅力,也能夠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幼兒觀看《熊出沒》的動畫片,《熊出沒》可以讓幼兒了解大自然的利害關系,同時在影片中也包含了很多關于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思想觀念,這樣有利于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觀念,從而高效構建教師的多媒體教學。同時,在這兩個動畫片中的劇情也是跌宕起伏的,幼兒可以根據劇情感受藝術的魅力,也有助于幼兒的全面化發展,從而實現在課堂中有效利用多媒體。
2.運用多媒體指導規則還原,讓活動更直觀明確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能夠遵守幼兒園的規則或者相關規定,還有可能會導致幼兒形成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因此,教師在梳理規則時也需要運用恰當的方法,讓幼兒投入規則的敘述中聆聽教師的闡述,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優勢也就能夠體現出來。多媒體教學最主要的優點就是更形象與貼切,規則原本就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如果幼兒在學習這些規則時不能理解含義,那么肯定不會遵守這些規定,并且在情境教學及實驗中都存在相應的安全隱患,只有幼兒能夠按照教師設定的規則進行活動時,才能確保幼兒的安全。在多媒體為幼兒構建規則指導時,可以讓幼兒直觀地體會這些規則的實際運用,而且教師通過語言闡述這些規則,就是讓幼兒依靠聽覺判斷的過程。而如果應用多媒體可以讓幼兒并用視覺與聽覺,使幼兒對這些規則的印象更加深刻。最重要的是多媒體可以讓幼兒直接感受應用視覺,那么教師還可以讓規則體現得更加明確,比如教師可以應用圖片的方式讓幼兒直接體會圖片中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感受規則的具體實踐。例如,教師讓幼兒學習上下樓梯需要靠右行的規則時,就可以應用動畫版本的圖片讓幼兒觀看圖片中卡通人物上下樓梯的方向,這樣能夠讓幼兒更深程度地記憶這些規則內容,最重要的是教師通過這些方式能夠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到實踐規則的應用中,確保幼兒學習了規則,也會遵守規則。而且在下文即將敘述的實驗環節,教師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幼兒的安全,而幼兒只有合理地根據規則操作實驗,才能夠確保在使用實驗器具時能夠安全規范地應用這些道具,并且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提前讓幼兒觀看實驗過程,這樣不僅能夠讓幼兒清楚實驗規則,還可以讓幼兒了解實驗方法。
3.運用多媒體構建趣味實驗,讓活動更具探索引力
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實驗探索知識及一些基本自然規律。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學習條件及幼兒學習的環境等因素,設置合理和嚴格的趣味性實驗。教師在幼兒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只有幼兒對自我探究出來的知識,才能夠更迅速地接受并且能夠直接在生活中應用,而且實驗也屬于活動的一種。在某種程度上,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設置探究性活動,讓幼兒通過這些實驗感受活動同樣能夠得到快樂,進而實現教師的多層次活動實踐。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無法理解實驗過程中的原理,教師不需要向幼兒具體闡述原因,只需要運用簡便的語言為幼兒講述在實驗中運用的一些簡單明了的原理,這樣不僅能夠讓幼兒接觸到自然規律的相關知識,還可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讓幼兒能夠在課后通過書籍自行了解自然規律。而多媒體運用在實驗過程中就是讓幼兒通過觀看實驗視頻等方式,具體地了解實驗的方式和方法,通過觀看這些視頻還可以指導幼兒完成實驗。教師還可以運用實驗對幼兒分步教學,讓幼兒一步一步地根據多媒體中展示的方式了解具體的操作過程?;顒又?,教師可以讓幼兒感受大氣壓強的相關運用,讓幼兒先感受自然中的一些現象,比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如何運用大氣壓制作噴泉,網絡中有許多教學視頻,教師可以為幼兒在多媒體中播放這些教學視頻,進而讓幼兒了解實驗過程;然后教師再在課堂中一步一步地為幼兒實踐實驗中的具體步驟,告訴幼兒在該實驗中需要準備哪些道具。教師通過與家長溝通等方式,讓幼兒在課后提前準備好需要的材料,這樣就可以讓幼兒直接在課堂中實踐。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簡單的實驗,在上述制作噴泉的實驗過程中教師仍然需要觀察幼兒安全使用實驗道具。但是有些實驗比較簡單,比如靜電的相關實驗,只需要玻璃棒及絲綢即可,如果教師擔心幼兒打碎玻璃棒后產生危險,也可以讓幼兒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幼兒先了解實驗的具體過程。該實驗中,可以直接應用現成品作為實驗物品,因此教師往往應用這種類型的實驗更能夠確保幼兒融入多媒體實驗教學環境中。
4.運用多媒體滲透情境教學,讓活動更具生動逼真
情境的構建需要讓幼兒處于某種環境中,因此,教師需要為幼兒構建情境活動,并且只有讓幼兒的活動處于恰當的情境中,幼兒才能夠更加透徹地感悟在活動中教師需要讓幼兒掌握的知識或者相應的技能。然而,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展開情境教學,很多方法都不適用于幼兒,比如翻轉課堂等方式對于幼兒而言有較大的困難,這樣就容易導致課堂的環境與情境不符。情境教學構建如果失去了其基礎的環境背景,那么情境將會變得索然無味。于是,教師需要應用多媒體為幼兒構建情境教學中的背景大環境。比如,教師可以應用文字闡述的方式讓幼兒處于文字描述的環境之中,又或者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及視播放頻,讓幼兒在完成情境的活動時能夠身臨其境。根據相關研究表明,音樂也能夠促進人的思維發展,并且人們根據音樂的曲調進行相應的思考,比如婉轉的輕音樂可能就會讓人想起高山河流。因此,教師也可以應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音樂,讓幼兒通過聆聽處于逼真的情境之中。緊接著教師播放視頻,讓幼兒通過視覺感受情境中的相應內容,這樣就能夠從視覺及聽覺兩方面多角度地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幼兒最需要的教學方式就是多感官的教學,這樣才有利于幼兒理解教師所闡述的活動技能,幫助幼兒應用于實踐生活中。折紙活動中,教師讓幼兒以折紙和剪紙的方式完成一些趣味折紙活動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幼兒先從屏幕中觀看折紙的教學視頻,這樣能夠幫助幼兒了解折紙中的一些技巧等;再運用音樂與圖片配文字的方式,為幼兒一步一步地講述如何折疊某一個物品,這樣幼兒就能感受到折紙過程的趣味性,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從而實現幼兒的動手實踐過程。教師也能夠應用多媒體,創新性地讓幼兒融入活動、參與活動。
5.運用多媒體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活動的吸引力
從形式上來看,多媒體與其他教學工具相比最突出的優點就在于,多媒體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地表現出教師所要傳達的內容。在傳統教學中,幼兒教育大多是在教師的口頭講解和親身示范中實現的,這樣的教學雖然比較直接,但是存在缺乏生動性的缺點。當教師運用多媒體組織幼兒活動時,多媒體自身的優勢就能夠大大提升幼兒活動的生動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和興趣。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組織活動。以幼兒活動“小小足球賽”為例,在進行活動前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途徑搜集與足球活動相關的資料和素材,如足球文化節、足球運動員、足球品牌、足球宣傳片等,并將這些內容根據相關性編入活動所使用的PPT中。在組織活動前,教師可以先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幼兒講解該活動,如講解活動的方式、原則、規則及注意事項等。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相關視頻的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足球活動并達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的作用。
6.利用多媒體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
從幼兒的各方面發展水平來看,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大腦發育處于較低水平,幼兒教育的難度往往比較大,許多事情都需要教師親身示范才能向幼兒解釋清楚,這大大加重了幼兒教育的負擔,所以傳統幼兒教育中教師在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都比較大。但是如果教師將多媒體設備與幼兒活動的組織相結合,活動中的許多內容都能直接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教師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與幼兒的直接交涉上,能夠大大提高幼兒活動的整體效率。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應當充分地將多媒體融入活動組織上,使活動組織更加合理高效。以幼兒活動“丟手絹”為例,教師在組織該活動之前可以先搜集“丟手絹”的活動視頻,并將游戲規則、步驟、具體玩法表達比較清楚的視頻保存下來。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截圖并進行圖片排序的方式進一步梳理游戲步驟和過程。在游戲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幼兒播放準備的視頻,在幼兒觀看視頻的同時觀察幼兒的表情和表現。如果幼兒在觀看視頻時出現皺眉、搖頭、小聲說話等行為,那么就說明幼兒并沒有真正理解游戲規則,此時教師就需要主動詢問幼兒是否有不理解的內容,并對幼兒不理解的步驟再次進行講解,保證每一個幼兒都能夠了解活動的規則。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就能夠從講解規則中脫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的把控上。
7.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應用于幼兒園的教學體系中是非常常見的,教師需要合理地規劃多媒體的使用方式,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現教學活動中的趣味內容。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多媒體播放影片、多媒體還原指導規則、多媒體構建趣味實驗、多媒體滲透情境教學、多媒體吸引幼兒注意力、多媒體減輕教師負擔六個方面的相關內容,為教師展現了幼兒教學中多媒體的利用方式,從而提升教師構建教學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偉華.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運用研究——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