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見蘭
摘 要:為了穩步提高幼兒的全面發展水平,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必須加大幼兒自身創造力的培育,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進而達到當前教育教學發展的主要目標,在滿足幼兒實際需求的基礎之上強化幼兒的美術學習能力。美術教育的開展能夠很好地發展幼兒的藝術思維及藝術素質,在幼兒教育中借助美術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是非常好的一個辦法。本文主要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立足于幼兒園美術教育,分析在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創造性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9-0075-03
On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creativity in kindergarten art education
WEN Jianlan? (Nanyang Central Kindergarten, Shangha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eadily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ldren and stimulate their imagin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own creativity and provide practical solu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main goal of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 strengthen children's art learning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meeting children's actual needs.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can well develop children's artistic thinking and artistic quality. It is a very good way to cultivate children's creativity with the help of art activit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e kindergarten art education, and analyzes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creativity in kindergarten art education.
【Keywords】Kindergarten; Art education; Creativity
對于幼兒來說,精美的圖畫是整個美術教學工作開展的關鍵,因此,在美術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必須強調幼兒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多對他們引導啟發,而不要直接給他們安排好所有的繪畫任務。
1.當前所產生的問題
(1)材料相對比較匱乏
在當前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對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工具并沒有引起重視,很多幼兒教師認為只需要給幼兒提供紙、筆,將其作為教學材料即可,這種教學現狀對于幼兒美術創造力水平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由于材料的缺乏,幼兒在進行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就會沒有興趣,更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降低幼兒的自信心。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明白幼兒美術創造能力的發展是與幼兒自身的感受息息相關的,幼兒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穩步提高創造性發展的思維水平。
(2)繪畫過程相對單一
在當前的美術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多數幼兒教師只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說示范畫好的內容,然后再闡述細節。這種教學方式使整個教學活動相對單一化,而且缺乏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及交流。幼兒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教學,而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想法去創作與想象,強化與同伴之間的交流,而不僅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只有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應的教學活動中,才能夠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思維,進而真正地繪制出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除此之外,幼兒在創作作品的期間必須依靠教師的有效指導,亟須密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及合作。
(3)忽視幼兒的自主性
很多教師一味地強調色彩的搭配,過分強調體現繪畫技能,雖然整個作品的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在這種教學環境下缺乏對美的感受,在創作的過程中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與整個美術教學活動的發展目標是相違背的。
2.具體的解決措施
(1)積極鼓勵幼兒參與繪畫活動
之所以要開設美術教育活動,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活動的創作。很多幼兒家長及教師在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僅僅只是為了讓幼兒完成作品,對于幼兒在其創作過程中的內容并沒有太多的興趣。在這期間,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明白不能僅僅通過“好”及“不好”這種評判標準來評價幼兒具體活動創設,應該結合幼兒的想象和創作的想法進行分析。在當前美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更多的是以一種游戲的心理創作繪畫作品。這期間,對于幼兒自身的創作發展來說并不只是為了追求最終的結果及掌握整個繪畫技巧,而是能夠通過在紙上創作更優秀的作品。所以,在評價具體內容的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積極地鼓勵幼兒,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例如可以開展“百變孔雀秀”這一美術活動,在這個美術活動中需要幼兒觀察孔雀的特征并在了解的基礎上對孔雀尾巴進行任意變形,需要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因此,教師需要做的是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這一活動中,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對幼兒施加引導,讓他們可以大膽地創造性作畫,以完成對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活動開始之前,可以設計一個小話題來讓幼兒對這一美術活動感興趣,教師可以提問:“小朋友們,大家有沒有見過孔雀呢?”用這樣一個小話題引發幼兒的討論,先讓氛圍變得融洽,之后視頻給幼兒展示并帶領幼兒欣賞一段孔雀舞。教師再提問:“哪位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舞?”點出“孔雀舞”這一主題。此時給幼兒提供PPT并讓他們認真觀察孔雀長什么樣子,再提問:“孔雀的頭、脖子和身體分別是怎樣的?它身上哪個部位最特別呢?說說你的想法。”此時,幼兒會發現孔雀的尾巴是比較特別的。之后進入啟發想象的環節,通過PPT給幼兒展示幾張孔雀尾巴變形的圖片。教師提問:“孔雀的尾巴變了,它變得怎樣了?如果是你,你想把這個尾巴變成什么樣呢?為什么要這樣變?”活動至此,幼兒的積極性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后續創作繪畫就會更加容易。因此,教師可以提出:“小朋友們,我們現在要把孔雀的尾巴變成其他東西,變出很神奇的形象來,讓我們一起開動小腦筋試試吧!”教師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幼兒對這一美術活動有了非常強烈的參與性興趣,促成活動順利開展,成功鍛煉了幼兒的創造力。
(2)轉變教學發展理念
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充分認識當前美術教育活動開展的意義和標準,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學發展理念;要重視激發幼兒在其繪畫過程中的想象力,充分意識到幼兒自身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通過不同的解決方式,針對幼兒在其創作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合理安排相關的美術教學內容,穩步提高幼兒的創作思維水平,滿足幼兒在其繪畫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在幼兒階段所開展的美術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和“美術”這個學科建立基本的聯系,讓他們明白文字是一種語言,繪畫也是一種語言,都是能夠傳遞信息的。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需要教師明確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應該慢慢引導。此外,不能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就替他們安排好一切事情,而應該不斷地啟發。總的來說,要慢慢開展這個活動,能力的提升需要時間。
以“好吃的蘿卜”這個活動為例,在這個美術活動中幼兒需要用棉簽來作畫,表現紅蘿卜的簡單特征,比較難的部分是幼兒對棉簽的控制力度,最終畫出封閉的圓。在開展這個活動之前,可以先用一個情境來導入,給幼兒播放生日快樂歌,之后提問:“今天是誰的生日呢?”與此同時,展示小兔子的圖片。此時幼兒會回答:“是小兔子的生日。”教師說:“對,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所以它要去市場上買菜,做一些好吃的來招待它的朋友們。我們一起看看它買了什么?”此時展示紅蘿卜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它的特征,為了便于幼兒后續繪畫,盡量給他們展示比較簡單的紅蘿卜,之后進入繪畫環節。教師可以提問:“我們現在要幫小兔子裝紅蘿卜啦,它長得什么樣子?”借此引發幼兒對圖片的觀察,從而把握紅蘿卜的基本外形特征,之后通過話語去引導幼兒來作畫。這一繪畫活動需要用棉簽,因此可以通過一個歌謠來進行:“小棉簽,手中拿,喝點水,點點頭,站站好。”用這樣的方法給幼兒示范如何畫封閉的圓形,再講解方法,繞一圈接起來。在幼兒畫完紅蘿卜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大家觀察圓圓的蘿卜還缺什么呢?再來帶領幼兒給它添上葉子。活動進行到這一步之后,可以讓幼兒來嘗試自主完成畫一個圓圓的紅蘿卜。在幼兒掌握了基本的繪畫要領之后,可以讓他們再自主創作,比如教師提問:“還能用哪種方法畫一個封閉的圓,紅蘿卜的葉子還能是怎樣的?”
(3)觀察美術作品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其思維的認知及發展有了一定的提升,幼兒能夠聽清教師對相關知識的講解。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教師可以適當地將一些優秀大家的美術作品引入美術課堂,比如畢加索、達·芬奇等的優秀作品,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幼兒進行賞析,使幼兒能夠在無形之中感受到藝術大家在其創作過程中的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積極地將其創作過程中的美術作品在同伴之間互相欣賞。通過這種傳閱的學習方式,可以極大地發揮幼兒的創作潛能,在借鑒的過程中創作屬于自己的優秀作品。另外,必須給予幼兒正確的評價,在提高幼兒自信心的過程中穩步提高幼兒自身的創造力。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具體美術活動開展之前,也可以給幼兒呈現一些美術作品,讓他們多觀察,在觀察中領會這些作品的關鍵點,進而激發自己的想象力。例如,要讓幼兒以餅干為主體開展想象作畫,可以在開展之前先給他們提供一些和餅干相關的圖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問,從而讓幼兒對這些圖片觀察得更仔細,例如教師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餅干有什么樣的特點呢?顏色方面、形狀方面都可以說一說。”在活動開始時可以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吃過什么樣子的餅干呢?”此時幼兒會回答:“有圓的,方的,還有小動物形狀的。”教師又問:“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塊圓形的餅干,但是被這只小老鼠發現了,它也想來吃。現在它咬了一口,大家現在觀察這個餅干像什么呢?”通過這一系列問題引發幼兒思考,讓他們大膽想象,在對具體物品的觀察中發揮想象力,這是讓幼兒提升創造力的重要基礎。之后教師可以提問:“我們發現咬掉一口餅干之后,它就會變成一個有趣的東西。現在大家也來一起吃餅干吧!在咬掉餅干之后,想象一下它像什么,再將它畫下來。”幼兒在之前已經進行了細致的觀察,他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培養,在具體作畫時就會有更加靈活的思維。
(4)組織多樣化的美術教育活動
幼兒園的教育通常是以活動的形式開展的,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可以通過組織多樣化的美術教育活動來實現。
第一,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主題教育活動,可以讓美術教育活動的育人價值更大,一方面,幼兒可以在這些活動中提升美術能力,鍛煉美術創造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主題教育力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比如可以節日為依據,創設主題教育活動,如建黨節、建軍節、中秋節、端午節等。這些節日都可以充分利用,讓幼兒按照每個節日的主題來創作繪畫作品,如端午節則可以帶領幼兒畫粽子、龍舟等;也可以按照季節來創設主題教育活動,如春、夏、秋、冬,分別讓幼兒畫出能代表這些季節的事物;還可以依據實際教育需求,組織符合本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活動,如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核心,打造系列主題活動,可包含民族知識知多少、各個地區好吃的水果等,借此既能開展美術教育活動,又能讓幼兒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或地域文化特點有更充分的了解。比如,以“各個地區好吃的水果”為核心點打造美術教育活動。以新疆為例,這里的葡萄備受贊譽,可以先給幼兒普及這方面的知識,隨后開展“葡萄熟啦”的美術創作活動。先讓幼兒觀察葡萄是什么樣子,它的顏色如何;隨后讓他們說一說見過什么顏色的葡萄。讓幼兒嘗試畫一顆葡萄之后,教師可以提問:“一串葡萄應該怎么畫呢?要讓很多顆葡萄擠在一起,如何表現這種感覺?”借助這樣的問題,激活幼兒的思維,讓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第二,游戲教育活動。游戲活動能夠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對他們來說,從游戲中獲得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對此,教師可以創設多樣化的游戲,將其融合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如表演游戲、語言游戲,可以在班級中開展滾畫游戲。以“小球骨碌碌”這個游戲為例,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需要學會滾玻璃球來畫出不同顏色、不同線條的畫。教師可以先給幼兒做好準備工作,包括放圖畫紙的前盤、玻璃球、水粉顏料、白紙、畫紙等;隨后帶領幼兒一起來玩兒圓珠。此時教師可以給幼兒示范,吸引他們參與繪制的興趣。幼兒看著圓圓的小球,蘸上豐富色彩的顏料,在白紙上滾動后創作出奇特的畫面,他們也會迫不及待地想試一試。此時就可以讓他們自主完成,讓幼兒在小球上蘸上漂亮的顏料,將其裝在紙盒中,晃動紙盒,這樣小球就可以上下滾動,最終創作出美麗的圖畫。完成之后,還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創造力,比如用多種顏色的小球放在一起滾動,這樣所創作出來的畫的顏色會更豐富。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穩步提高幼兒自身的創造力,作為幼兒教師必須為幼兒提供一個美的環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豐富的教學材料及多樣的教學方式,不斷地鼓勵幼兒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為整個幼兒美育發展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高逸文.試論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