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艷 李明杰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及人才數量的不斷增多,社會生存壓力也隨之增加,學生從小就需要承受各方面的壓力與挫折,因此,學生也需要具備強大的抗壓、抗挫折能力。
一、當前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現狀
如今,由于人們思想發生轉變,再加上社會的巨大壓力,父母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培養,花費大量精力、財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雖然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這樣會使學生花費過多的時間在接受教育,學生的生活會過于單調,缺少自己的創新思考,同時這樣的做法讓學生有所封閉,看似是對學生的教育和保護,實則學生少有時間接觸更多其他的東西,這樣的生活會讓學生缺少生活的磨礪,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傮w來看,當前小學生由于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影響,抗挫折能力普遍較差,因此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二、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積極面對挫折
抗挫折能力差其實也是一種消極心態的表現,如果學生在遇到挫折時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必然會戰勝挫折,而非挫敗傷感。因此,教師要運用學生在校時間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引導學生減消原本的消極思想,增強抗挫折能力。
(二)傳遞愛國情懷,激起學生積極向上
在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時,教師應該選定某一人物或者事物為學生的榜樣,榜樣力量可以激勵學生,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示范。要讓學生具有好的抗挫折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在發展中所經歷的挫折,以及中國是如何艱難戰勝挫折而取得勝利的。在學生深入了解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還能傳遞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精力去學習、去生活。
如教師可以選取中國近代史,這段歷史的中國飽受磨難,受到各個方面的壓迫,可以讓學生直觀地被歷史沖擊,進而也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在近代史中,中國受各國列強壓迫被迫打開國門,雖然此時的清政府十分懦弱,但同時也涌現出了大批的愛國仁人志士,他們不畏懼壓迫,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敗列強,這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在面對挫折時一定不能畏懼挫折,只有迎難而上,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三)引導學生找到解決挫折的方法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因此學生在遇到某些挫折時很難以正確的方法面對挫折,進而戰勝挫折,如果學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用錯誤的方法面對挫折,也就很難解決挫折,這會使學生產生很大的挫敗感,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信心,在以后面對挫折時容易以消極心態面對,抗挫折能力不斷被削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解決挫折的正確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挫折是可以戰勝的,這樣學生內心才不會畏懼挫折,抗挫折能力自然得以增強。
如學生在剛學習英語時難以記住一些新學的英語單詞,并且學生的學習經驗比較少,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法記住這些知識,這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挫折。教師可以適當地幫助學生,比如為學生編一些英語歌謠,讓學生通過唱歌的形式學習英語,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可以快速地記住所學知識。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好知識,認識到挫折并不可怕,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
三、結語
綜上所述,抗挫折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必需的能力,具備抗挫折能力才能更好地發展,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學生面對挫折,培養出樂觀積極的心態,不畏挫折,增強抗挫折能力。
參考文獻:
[1]任玲玲.淺析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意義與途徑[J].新課程導學,2020(10):32.
[2]張小信.主題班會提升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實驗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3]高蓮紅.有效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徑與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0(4):3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城區學校對小學生抗挫折能力培養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1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