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是教育部長期堅持的一項育人策略,對于國家核心人才的培育規格而言,人才的道德素養是第一位的,尤其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者而言,教師圍繞常規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是首要的任務。然而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相對比較簡單,他們對抽象的內容不太感興趣,而對實踐性和探究性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基于此,小學老師應該從生活出發來設計對應的育人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習者的積極情感,在積極情感的引導下學生的道德素養就可以得到循序漸進的培養。
一、談學生道德情操培育的新時代教育意義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而這個階段他們需要完成的除了最基礎的知識探究以外還需要掌握系統的知識,需要在接觸豐富的知識和各種復雜的社會活動以及探究課堂內外活動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認知。而小學老師就是要看到這一點,并利用各種適合學生學習與自我反思的教育活動來激發他們的道德認知,從而讓他們遵循合乎他們道德發展的路徑。
(一)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培養他們健康的情感認知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擁有一定道德情感和道德品格的個體在看待事物的發展和待人接物方面往往擁有積極的情感和更加陽光的心理。從這個角度上講,小學老師如果可以看到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對于他們個性化發展的價值,就可以在今后的特色化育人過程中圍繞優秀的德育環境和點撥性很強的活動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道德發展意識,讓他們可以更好、更優秀地發展,立德才能樹人,只有培育出道德要素滋養的土壤,學習者的可持續性發展才可以得到保障。
(二)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情操有助于提升師生的教學相長
國家之所以將德育作為學生特色化發展的核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德育的過程是學生與前人總結的智慧,為人處世的金科玉律做互動,德育是社會發展中的和諧要素,老師如果從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就滲透優秀的道德理念,就可以用道德規范來引導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習慣的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和課堂的學習參與中會以積極的情感來進行,學生積極的配合和優秀的課堂互動對于老師課堂教學的自我價值感和積極情感的激發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培養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學生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學相長。
(三)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情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
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情感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道德倫理知識,也不僅僅是將德育文化滲透到學生的心理認知中那么簡單,而是要將學生的學習認知、家庭禮貌認知、學校各類學習活動與其他與德育有密切關系的活動融合起來讓學生保持陽光心態、積極生活和快樂學習,尊敬師長與敬愛父母、和諧鄰里等品德與精神風貌的引領結合起來,從而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上講,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情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談學生道德情操培育的智慧路徑研究開辟
(一)基于小學生的德育文化浸潤活動全面培養小學生的道德素養
圍繞小學日常教學與實踐探究中的德育活動來激發小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的道德觀念可以得到激發,在全員參與和文化性較強的德育活動的感召下,小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激發。
案例1:在日常道德育人活動中我是這樣來做德育引導的:老師利用教研會確定本周的小學生德育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來確定德育活動,我們計劃在全校范圍內設計一個“德育故事進校園”的主題德育項目;其中一、二年級為“德育小故事我來講”的活動,可以提前一周將閱讀的任務布置給孩子們,他們自主閱讀后,到了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德育小故事的講演;三、四年級則為“觀看道德小電影”,觀看幾個意義非凡的道德影視,然后以班級為單位來做小組分享;五、六年級則是圍繞“我心中的德育典范”為話題來進行優秀的道德故事話劇的排演,經過多次的排練后,在整個年級中選取優秀的道德話劇,然后按照周次在全校范圍內進行表演。這樣的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道德認知,讓他們在學做結合中理解道德文化,內化經典的道德元素,在情感認知的引導下讓他們的道德認知得到發展,更好地培養他們的道德素養。并且我們需要堅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來推進這些活動,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道德素養,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良好的道德文化給學習生活帶來的價值。
(二)基于小學生德育綜合實踐性互動全面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格
在德育綜合實踐互動下進行小學生的德育是可行的,也是較好地將抽象的道德文化素養轉化為形象生動、操作性強的探究性活動,具體的德育實踐策略如案例2所示:
案例2:我注意到小學生喜歡從美術、音樂和其他綜合性的活動中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知識。于是我決定去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室為班級的學生開發一個鑒賞道德繪本故事、做DIY的故事畫報的實踐活動。具體我通過網絡資源找到經典的道德故事繪本,引導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閱讀繪本,之后他們熟悉了繪本故事,我便讓他們找到白卡紙,然后模仿繪本中的人物形象來繪畫,繪畫后用剪刀將這些繪畫剪下來,再配合其他的裝飾品完成一個完整的道德藝術作品。我在他們所有人的DIY作品中做客觀甄選,最后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并現場獎勵。這樣的活動被設計和實踐若干次以后,這些優秀的繪本素材中包含的經典道德故事和文化一旦被滲透到學生的心理認知中,就會對他們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的教育活動可以與學校的特色化社團結合起來,讓學生圍繞學做結合的形式自主感受德育文化,從而逐步得到提升,這種道德情操的滲透教育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基于小學生德育主題班會熏陶全面培養小學生的道德認知
站在班級服務和班級特色化育人的角度上來考量,小學生的德育主題班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德育素材,可以精細化地設計小學生的德育主題班會,在班會的引導下全面培養小學生的道德認知。
案例3:在每周的班級會議上,我都會循序漸進地設計一些與道德情操有關的話題,這些話題中有愛國文化、家風道德文化,小學生簡單的道德法治教育素材等。具體的教育形式我盡可能做到豐富多彩和形式多樣。如我設計好“我是道德達人”的主題演講活動,在演講中我從每個小組選擇一名學生代表,讓他們提前準備好德育小故事素材或者是主題演講素材。到了班會課,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他們營造良好的演講氛圍,然后按照抽簽的順序讓他們參與到演講中來。演講后,我讓每個小組派出兩名代表,讓他們交叉來評價這些參賽選手的表現。最后我將錄制的演講視頻播放出來讓全班學生進行回顧,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在主題班會中被濃濃的道德文化所覆蓋,對于培養小學生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操大有裨益。
三、結語
教育無小事,德育是大事。德育是小學生在整個育人過程中的核心,本文圍繞育人背景和德育文化教育的意義,從小學生德育的特點出發,構建三個方面的有機策略,這三個策略從德育文化浸潤、德育綜合實踐課程和德育主題班會的形式系統論述了德育育人的新做法和新思考。尤其為創新教育下中小學德育的探索和發展提供了健康的方向,將抽象的德育導入實踐探究的領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唐紅艷.淺談小學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養[J].赤子,2019(4):40-45.
[2]毛華淵.如何通過教育培養學生良好道德情操[J].新作文(教研),2019(5):50-59.
[3]趙春平.淺談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J].讀與寫(上,下旬),2019(3):60-69.
[4]韓媛媛.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J].新課程學習(上),2014(3):90-98.
[5]潘桂莉.教育教學創新研究[J].高峰論壇,2020(5):90-98.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中小學德育課程實施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GS[2020]GHB0796號)系列文章。
作者簡介:白郁婷,女,甘肅會寧人,職稱:一級教師,就職于甘肅省會寧縣東關小學,研究方向:中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