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瑋秀
摘? 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我國基礎教育的革新,互聯網技術與教育領域緊密結合下的“互聯網 + 教育”形式應運而生。在教學信息化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內容豐富、交互性強、方便快捷的特點,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多媒體;優化策略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多媒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師借助多媒體優化教學效果已經成為常態。如何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是一線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探索的問題。小學音樂教師應該積極學習、應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和內容,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音樂課堂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 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巧用多媒體,能夠讓學生體驗更加多元、趣味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強化課堂教學的交互性,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中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 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學習氛圍
多媒體能夠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等文件,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另外,多媒體還能促使學生調動多重感官去感知音樂,培養音樂鑒賞能力,發展音樂核心素養。
二、小學音樂課堂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策略
1. 搜集信息,挖掘音樂背后的知識
教師不應該單純地給學生灌輸樂理知識,進行音樂曲目的教唱,而是應該在教學中促進“四育”的發展,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挖掘音樂背后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唱歌曲。例如,在教學蘇少版《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四年級上冊“五彩民族風”這一單元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多媒體搜集《花兒與少年》這首歌曲的背景知識,并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匯報。教師可以列出需要學生搜索的關鍵信息,如詞曲作者、創作背景、描述的故事情景、同類型的歌曲、歌曲傳遞的情感、流傳的地域等。學生在課下自主搜集、學習歌曲相關知識,教師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把學生搜集的內容投射到大屏幕上,能夠強化學生的獲得感。隨后,在教學《我的祖家是歌鄉》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并交流感受,體會歌曲中傳遞的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情感,然后讓學生搜集相關信息,包括高山族的民族文化和歌曲特征等。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高山族民歌的四種類型,讓學生聆聽用于農耕、狩獵、捕魚時的勞動歌,關于情歌、酒歌、兒歌類的生活歌,婚喪嫁娶、祭祀活動的儀式歌,以及以傳說、故事為內容的敘事歌,讓學生在學習、辨析不同類型歌曲的過程中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特點,進而學唱歌曲。
2. 創設情境,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
音樂是人們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與教學內容情感基調一致的情境,強化學生對音樂表達情感的感受。例如,在有關家鄉風俗的歌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以“家鄉”為主題的宣傳片,為學生展示家鄉的建筑、美景、美食,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等,讓學生談一談看到家鄉變化的內心感受,暢談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通過這種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編寫歌詞,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歌曲詞作能力。
3. 課堂激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以感性認識為主,喜愛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形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開展音樂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音樂,寓教于樂,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彌補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的不足。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不同樂器演奏的曲目,讓學生辨別、猜測樂器名稱。學生都在游戲中躍躍欲試,并由此認識了各種樂器的名稱和演奏特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拍手歌,讓學生跟隨節奏在教室中邊走邊拍手。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狗、鹿、青蛙、狼等動物的叫聲,讓學生伴隨動物的叫聲表演夸張的動作,進行升調、降調練習。多媒體為教師開展音樂游戲提供了技術上的便利,學生在歡樂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熱情濃厚,優化了音樂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有利于貫徹、落實課程改革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新音樂課堂教學,讓小學音樂課堂熠熠生輝,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怡雯. 翻轉課堂視域下小學音樂教學中微課教學的有效性應用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
[2]邊宇靜. 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魅力[J].科技資訊,2020,18(11).
[3]何喜芳. 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黃河之聲,2020(7).
[4]唐卉.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分析[J].藝術評鑒,2020(8).
[5]張苗. 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 語文課內外,2021(27).
[6]張穎,于涵. 交互智能平板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