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利
對小學生而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深化家校結合,推動家庭與學校雙方的相互影響、合作與促進,能夠更加全面、有效地落實德育工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指引方向、保駕護航。家庭與學校需要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探究各種行之有效的結合模式,促進德育工作水平持續提高,讓學生在和諧環境中逐漸成長為思想品德、行為習慣良好的優秀青年。
一、制定家校合作計劃
明確的計劃是保障家校結合得到有序推進、高效落實的基礎與保障。學校應當在此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由教師作為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橋梁,充分凸顯學校教育的專業性優勢,引導家長構建具有可行性的合作計劃。教師和家長雙方共同對小學生德育目標、內容、方式等進行探究,充分考慮學校德育工作開展情況、家長空余時間、學生身心特征、學生主要德育問題等因素,作出科學、周密的家校合作活動安排,為后續相關工作的落實提供基礎支持與保障。
在制定家校合作計劃時,以教師為代表的學校方應當占據主導地位,同時要充分關注各位家長的訴求,了解家長反饋,共同深入研究計劃的可行性與有效性,盡可能確保計劃能夠為家校合作的順利、高效落實提供可靠支持。
二、構建三方聯動平臺
基于家校結合的小學生德育必然需要以學校和家庭的實時、有效交流為前提。只有構建暢通的家校合作渠道,才能持續保持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充分發揮雙方在小學生德育方面的優勢,深化協作,共同為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提供動力與支持。對此,教師需要積極主動與家長進行交流,組織開展各種家校合作活動的同時構建三方聯動平臺,讓學校、教師與家長能夠隨時保持良好聯系、交流、溝通、合作狀態,真正做到互通有無,分享小學生德育相關信息,共同探究更具實踐意義的德育模式。
在構建三方聯動平臺方面,既可以基于學校官網的相關模塊構建家校合作渠道,也可以借助微信、QQ等互聯網平臺作為交流工具,構建更具實踐價值的合作平臺,為家校合作的高質量、高效率落實奠定根基。教師有必要通過三方聯動平臺向家長分享德育理論、方法、經驗、文件、案例等,引導家長有效參與到基于家校結合的學生德育工作中來。
三、形成共商共育機制
教師和家長站在不同角度,難免會在學生德育上發生分歧,此時就需要共商共育機制作為必要保障。學校需要根據學生德育目標與要求、學校實際情況、家長實際情況等因素,構建科學、合理的共商共育機制,強調以教師的專業教育意見為主導,以家長的實踐經驗意見為參考,對具體的雙方協商合作程序、制度等加以規范,并由教師向廣大家長準確傳達相關內容,引導家長自愿、主動遵守共商共育機制,從而更加有序、高效地落實家校結合德育工作。
四、關注學生動態發展
家長與教師應當以三方聯動平臺作為主要交流渠道,結合日常的家長會、家訪等活動,相互分享學生在學校以及在家中的表現,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動態,更具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另外家校結合構建一體化德育工作模式時,也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實時調整學校德育工作與家庭德育工作,讓學校與家庭始終能夠做到步調一致,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動態化地構建更有效的結合模式。
綜上可知,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應當積極落實相應的家校結合,構建多樣化、科學化、有效化的結合模式,讓學校和家庭能夠充分合作,共同為學生思想品德、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的良好發展提供支持與助力。學校一定要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將廣大家長聯合起來,形成合力,凝聚一股強大力量,讓教師和家長在充分交流、多維合作中共同探究科學高效的家校結合德育路徑,最大程度地提高德育水平。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