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齊璐璐 馮穎 紀穎
編者按: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性,都希望自己越來越美麗。皮膚,是人體的“萬里長城”,幅員廣闊,是人體表面的第一道屏障,保護著人體免受各種細菌、病毒和危險的侵害。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看到各種“忠告”,其實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為了加強女性對自己身體的關注和認識,愛美愛健康愛自己,本期帶來皮膚的知識科普,幫助大家避開誤區,守護皮膚健康,讓科普比謠言跑得更快,傳得更廣。
健康謠言:隨身攜帶補水噴霧可以保濕
定期噴一噴可以給肌膚補充水分,舒緩緊繃感。但在空調房里過多次的使用補水噴霧,不僅不能補水,皮膚還會越來越干。因為噴霧揮發時會吸干肌膚原本的水分。
健康謠言:皮膚出油,刺痛感就是缺水
并非完全。如此用護膚品導致皮膚刺痛更有可能是因為皮膚屏障受損了。皮膚屏障具有抵御外來刺激、防止紫外線傷害、保持水分等功能。當它受損時,皮膚產生微小的傷口,外來物質就很容易通過表皮刺激真皮層的神經末梢,從而產生刺痛的感覺。而缺水是皮膚屏障受損的一個結果而非原因,此時單純補水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
健康謠言:不能使用有酒精的護膚品
在很多護膚品的成分中,酒精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可以抑制油脂分泌,收斂毛孔,還能增加清爽度。但是有些人對酒精過敏,覺得刺激皮膚,所以不能使用。例如,敏感性皮膚的人,在挑選護膚品的時候就要留意一下成分表。
健康謠言:長脂肪粒是因為眼霜太滋潤
一般所說的脂肪粒是指粟丘疹,表面光滑,呈白色或淡黃色(汗管瘤與皮膚接近,呈肉色或褐色凸起),除了有點妨礙美觀,其實并不會對健康產生什么影響,在一定時間內也會自行消退。脂肪粒的出現是由于平時防曬不到位,卸妝太用力、去角質連眼周都不放過等“作死”操作,給眼部皮膚留下了一些肉眼也不容易察覺的微小傷口,皮膚在自我修復的時候“用力過猛”,導致過多角蛋白擁堵堆積,最終形成脂肪粒。因為皮膚本來就有傷,所以當選用滲透性較好的眼霜時,對受傷的部位可能產生刺激作用,加劇炎癥,從而產生用了某款眼霜就長脂肪粒的表象。
健康謠言:臉洗得越干凈越好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首先,肌膚問題的產生,有時候不是因為清潔不夠,而是因為過度清潔。洗面皂等清潔產品一天最多用兩次即可,其他時候用清水就能洗走面部的油脂了,不用擔心洗不干凈。如果一天內多次使用清潔產品,會破壞皮膚的角質層,使其變得脆弱和易敏感。建議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用溫水洗臉哦。
健康謠言:用鹽洗臉可以去黑頭
黑頭的產生是由于皮脂經過氧化作用后變硬變黑,然后堵塞在毛孔中了。而食鹽顆粒在臉部摩擦,只會破壞部分角質層,對清潔黑頭起不到作用。更重要的是食鹽顆粒棱角鋒利,可能會在皮膚上留下肉眼看不到的傷口,損害皮膚健康。
健康謠言:隔離霜可以隔離灰塵、防輻射
隔離霜是一種營銷概念。我們的皮膚根本就沒那么脆弱,灰塵這些大顆粒的物質,皮膚足以抵擋。多抹的一層妝前隔離其實就是一層化學物質,該粘在臉上的灰塵還是會粘上的。我們每天都在一個充滿輻射的環境——太陽光、WiFi、微波爐、手機、電視等,這些輻射屬于非電離輻射,日常暴露量不會導致明顯損傷。
健康謠言:牛奶、蜂蜜、珍珠粉外敷能美白
這3種方式幾乎均無美白效果。牛奶富含蛋白,但皮膚根本無法吸收如此“大塊頭”的蛋白質分子。有些人外用之后舍不得徹底洗掉臉上或身上的牛奶殘液,這就給細菌提供了絕佳的培養基,很可能導致皮膚發癢、濕疹;蜂蜜主要由單糖組成,無法透皮,更不可能美白。相反,由于其屬于高滲液體,如果涂在皮膚上時間過長,會引起皮膚細胞脫水,出現發皺現象;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外敷時皮膚不可吸收。若有殘留粉末,可能會反射出一定的光澤,顯得皮膚變白了,其實只是假象。
健康謠言:堅持使用收斂水毛孔會變小
收斂水使用過后可能會在感官上給人毛孔變小的感覺,但不會起到根本性作用。從成分來看,大部分收斂水含有乙醇、戊二醇等多元醇類,醇類蒸發時會帶走水分,短暫收縮毛孔,并伴有皮膚清涼的感覺,但蒸發完便失去了作用,一般認為其收縮的功效時長不超過8分鐘。水楊酸也是收斂水中常見成分,作為脂溶性的有機酸,水楊酸可以去除角質、清潔毛孔,達到短暫性控油的目的,但是如果長期使用,會使角質層變薄,讓皮膚變得越來越敏感。
健康謠言:多去角質肌膚會變嫩
去角質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是去除無法正常脫落的角質層,而非干擾皮膚的正常代謝,因此去角質應適度合理。年齡越大的人皮膚的角質層脫落速度越慢,不能將色素等代謝產物及時排出體外,皮膚會顯得暗沉、粗糙。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促進角質層正常脫落的護理,但是切記不能過度。因為一旦過度去除角質就會使皮膚干燥、發癢,甚至令細菌乘虛而入導致皮膚感染等一系列問題。
健康謠言:喝牛奶能美白
事實上,這只是一種美好的向往,很難達到。牛奶能為人體提供最重要的營養是鈣質和蛋白質,脂肪也不低。說牛奶潤膚,并不算無厘頭,但希望通過喝牛奶達到美白效果太難了。因為在消化的過程里,能被充分吸收并達到皮膚組織的營養是極少的。
健康謠言:醋能幫助美白
由于醋是一種能夠殺菌并且軟化角質層的物質,所以很多人認為用醋來幫助清洗皮膚能夠起到美白的效果,卻不知醋被水稀釋后,所含的酸性還是比較高的,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它本身是一種去角質物質,如果用它經常來清洗皮膚很容易導致皮膚的角質層被破壞。
健康謠言:吃芹菜會曬出斑點
不太可能!一個成人一次性吃下300 g芹菜,然后在做好防曬措施的情況下在戶外行走1 h,仍然不會對皮膚產生任何不良反應。而相反,不做防曬,就算不吃芹菜,也會造成一定的曬紅曬傷現象。換句話說,如果不注意防曬,吃不吃感光蔬菜都會容易曬出斑點。重點不在于你吃了什么,而是你的防曬措施做得好不好。
健康謠言:吃柑橘皮膚會變黃
這只是暫時性的!一個人一天吃3個柑橘,維生素C的攝入已經足夠,糖分攝入也已達到一定水平,在這個量往上還多吃,的確會有人出現皮膚變黃的問題,這稱為“胡蘿卜素血癥”。這是因為柑橘中的胡蘿卜素大量攝入后出現無法馬上代謝掉,血液中的胡蘿卜素濃度過高,沉積在皮膚組織中就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但是,這種發黃是暫時性的,恢復正常飲食2~6周后,就會自動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