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夜驚魂》講述了南瓜大王杰克帶領萬圣節城的鬼怪們過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圣誕節。這部動畫電影帶有恐怖色彩,充滿了創作者的想象力。其新穎且富有創意的切入點,為觀眾展現了一個精彩的節日童話。蒂姆·波頓通過他別具一格的創作風格,在《圣誕夜驚魂》那看似恐怖詭異的畫面背后,展現了其獨特的想象力,影片中的童話因素更是直擊觀眾的內心深處。與迪士尼以往出品的動畫電影相比,這部影片具有詭異驚悚的味道,其詭異驚悚的形象與其他童話故事相比,顯得有些另類。蒂姆·波頓個人的創作風格,在《圣誕夜驚魂》中被貫徹到底,這使影片具有了另類有趣的風格。
一、蒂姆·波頓和他的另類童話
1993年,由迪士尼旗下的試金石電影公司出品的動畫長片《圣誕夜驚魂》,引起了轟動。《圣誕夜驚魂》是一部驚悚喜劇動畫電影,這與其他迪士尼動畫電影的風格截然不同,“影片名字打著蒂姆·波頓的旗號,因為他是影片的制片之一——對于影片角色設計等工作,他的原創設計和另類思維給予影片最基礎和最靈魂的指導”。蒂姆·波頓憑借其別具一格的創意與幽默,被稱為電影“鬼才”,雖然他的名字只出現在《圣誕夜驚魂》的職員表中,但是其另類童話的風格影響了整部影片。在電影視聽語言中,色彩是重要且富有表現力的藝術元素。在彩色畫面中,某一顏色會在畫面中占主要部分并成為畫面的顏色基調。這一顏色基調會讓畫面的色彩傾向性具有某種意義。蒂姆·波頓以哥特式風格為主要影像標志,他的影片充滿了未泯的童心和奇特的想象力。
(一)角色形象
在《圣誕夜驚魂》中,故事的主角是南瓜大王杰克。從外形上看,杰克有著修長的身形,頭顱為白色,眼睛和嘴為黑色,身上的黑色禮服讓他看起來像是一位舉止優雅的紳士。這不僅在色彩上形成了黑白分明的對比效果,還突出了以黑色基調為主的設計美感,這符合蒂姆·波頓憂郁內向的性格。而其他角色大多屬于鬼怪,他們的形象丑陋,完全不符合人體的正常比例,例如有著長嘴尖牙的狼人、身形短小的骷髏、有著圓錐體型的鎮長等。這些角色的顏色大多以黑色為主,這種黑色加強了畫面陰森恐怖的視覺沖擊,這符合哥特式人物形象的特征。這些特征不僅為影片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氣氛,還影響著觀眾的心理感受。然而,在蒂姆·波頓的另類童話中,他的幽默讓觀眾又怕又樂。因此,即使影片在角色顏色的使用方面令人壓抑,也會通過角色的外形緩解這種壓抑。例如主角杰克,從外觀上看,他的腦袋是一個比較圓的球形,這在外形上減弱了杰克的攻擊性,并在視覺觀感上,讓觀眾覺得杰克可以親近。影片中的角色,不論是南瓜大王杰克,還是萬圣節城中普通的居民們,都有著哥特式的角色特點。“‘哥特是蒂姆·波頓的代表詞,他的哥特式風格從《文森特》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他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數的哥特式人物都性格孤僻,身著黑色或深色服飾,顯得與平常人格格不入,從而給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在影片中,除了主角杰克以外,制作出莎莉的博士,同樣有著哥特式的角色特點。博士的相貌丑陋嚇人,整日閉門不出,沉迷于那些奇怪的研究。博士創造出的女仆莎莉,即影片的女主角,因為無法忍受他的控制而選擇出逃。影片通過表現博士一系列的怪異行為,向觀眾展現了博士反常的心理,并讓觀眾體會到博士的控制欲所帶來的窒息感,從而產生共情,理解莎莉與博士相處時那份煩躁不安的心情。但是,當博士找回出逃的莎莉時,他所表現出的滑稽可笑的態度,緩解了影片中壓抑緊張的氣氛。在影片中,萬圣節城居民們的外表怪異、行為荒誕,他們在萬圣節當天的工作,就是給別人帶去驚嚇。從未接觸過圣誕節的萬圣節城居民們,為圣誕節準備了嚇人的道具,給影片增添了哥特元素,這令觀眾在心有余悸的同時,也對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印象深刻。
(二)色彩運用
《圣誕夜驚魂》中的萬圣節城使用了大量的黑色色調,并用白、灰色調與黑色調形成對比,從而突出黑色在場景中的地位。除此之外,在冷色調大量運用于建筑、人物身上的同時,清晰明確的光線制造了大量建筑,以及人物的陰影,為萬圣節城營造了夢幻氛圍和神秘的氣息。這樣的色彩運用,讓萬圣節城給觀眾留下了一種慘白的印象。另外一處的圣誕節城則是另一番景象,不論是建筑,還是人物,都使用了相對艷麗的顏色。圣誕節城五顏六色的燈光與萬圣節城的黑色調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影片中,雖然黑暗的色彩占比較大,但是所呈現出來的畫面沒有使觀眾喘不過氣。這些色彩讓《圣誕夜驚魂》向觀眾呈現出的不僅僅是驚悚味道,這便是影片所展現的獨特的幽默魅力。
二、驚悚與喜劇
雖然《圣誕夜驚魂》的角色形象和色彩運用都被進行了黑色處理,使影片畫面變得詭異恐怖,但是影片仍為觀眾講述了一個相當精彩的童話故事。因為主角杰克不愿安于現狀,所以他開始追尋新的人生目標。在他經歷了離奇且有趣的事件后,他明白了自己和萬圣節的價值。影片的故事結構新奇,將恐怖元素與喜劇情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觀眾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幽默味道。
(一)驚悚
一部影片中的恐怖元素,只有令人感到驚悚的人物和場景是不夠的。在《圣誕夜驚魂》中還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情節。例如在萬圣節城中,杰克遛的寵物狗是一只可以飄在空中的幽靈,而杰克與狗玩的飛鏢,居然是從他自己身上拿出來的一根骨頭。當杰克在月下吟唱時,竟然將自己的腦袋摘下來后,又安裝了回去。除此之外,在杰克扮演圣誕老人的時候,他是坐在棺材外形的車上,并由四只馴鹿骷髏拉著,而緊緊跟在身后的是他的幽靈狗。當萬圣節城與圣誕節城各自的居民們準備圣誕節時,圣誕節城居民們在制作精美的禮物,萬圣節城中的居民們卻在制作嚇人的道具,如長著滿嘴尖牙的小黃鴨;用一只老鼠制成的帽子;在最里面放進了一只蝎子的俄羅斯套娃等。
(二)喜劇
雖然萬圣節城里的鬼怪們的造型都有些嚇人,但他們的一些行為舉止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其中最令人發笑的片段是杰克派出三個小孩兒把圣誕老人找回來。在他們經過一番準備后,騎著一個長著四條腿的浴缸出發了。然而三個人都不知道圣誕老人是什么,錯將一只巨大的復活節兔子綁了回來。在《圣誕夜驚魂》中,像這樣具有喜劇元素的情節十分多,他們為這部另類童話增添了幾分喜劇的色彩。
三、《圣誕夜驚魂》中的百老匯歌劇手法
在《圣誕夜驚魂》中對百老匯歌劇的運用,是影片的另一特色。許多獨白都是通過演唱形式表現出來的,略帶詼諧的演唱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影片陰沉的色彩基調,使影片更加活潑有趣。從早期的《白雪公主》到后來的《獅子王》,迪士尼動畫都將動畫與百老匯歌舞劇結合在一起。影片通過大量運用歌劇的各種手法,將角色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情感,用歌劇吟唱的方式向觀眾傳達出來,這讓畫面具有了強烈的藝術表現力。
(一)交代角色和環境
在故事的開場白中,影片使用了合唱與分唱法,讓主角杰克以一種眾星捧月的方式登場,并通過歌詞向觀眾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這種歌劇演唱的形式,不僅將閣樓的小妖精、吸血鬼、女巫等角色逐一地向觀眾展現出來,還交代了角色所處的環境。一般的旁白敘述很難擁有如此強烈的代入感,從而顯得過于平淡。
(二)塑造人物
除了交代角色和環境,百老匯歌劇的歌唱手法還可以在影片中起到刻畫人物的作用。“蒂姆·波頓的動畫作品完全脫離了外形與內里的關聯。多數主角心靈純潔美麗,然而外表卻不那么惹人憐愛。”雖然南瓜之王杰克的外表有些可怕,但他的內心善良,并富有才華。在影片中,杰克在發現圣誕節城、在墳墓之中苦苦思索時,都使用了獨唱的手法。在墳墓之中,杰克如同歌手一般,擺出架勢,并用百老匯歌劇式的表演方式向觀眾訴說自己的空虛寂寞,以及無可奈何。當觀眾與偷偷躲藏在一旁的莎莉(身體各個部分由一個博士縫合起來的女仆)一樣,聽見杰克在月夜下吟唱道:“我隨便做做就超越他們……而我,杰克,南瓜之王厭倦了這同樣的老套。在我的骷髏深處,有一種空虛不斷升起……”便能清晰地感受到杰克內心情緒的微妙變化。這對影片刻畫杰克這個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夜月下的墓地,更為杰克的吟唱增添了一絲傷感,令人同情。正是因為有了杰克獨自吟唱這一鋪墊,觀眾才會在之后真正認同杰克作為南瓜之王的寂寞無奈,并理解他要過圣誕節的動機。
(三)推進故事的時間線
在許多迪士尼動畫電影中,音樂被用來幫助影片進行轉場,如簡化時間的推移,或精簡某一個事情的過程。在《圣誕夜驚魂》中,影片就在多處使用了這種音樂,并讓音樂與畫面結合,從而達到故事敘述與剪輯形式上的統一。如杰克想要了解什么是圣誕節時,他分析了各種與圣誕節有關的物品,甚至用上了化學原理和推導公式,但仍然無法理解什么是圣誕節。在杰克用獨自吟唱的方式向觀眾表達自己的困擾時,房屋外的萬圣節城居民們也用歌唱來表現對杰克的關心與擔憂。此外,萬圣節城和圣誕節城各自的居民們準備過圣誕節的片段,更是將簡練的敘述方式表現到了極致。這一段落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讓觀眾看到了兩個城市各自準備圣誕節的情形——圣誕節城的居民們在為圣誕節制作精美的禮物,而萬圣節城的居民們居然在制作各種用于嚇人的恐怖道具。在該段落,兩個城市中的人物都使用了合唱的方式,這不僅推進了影片故事的時間線,還將兩個城市在不同時空平行發展的事件向觀眾交代清楚了。兩個城市的事件發展被剪輯手法處理得和諧統一、十分連貫。
(四)風格確立與主題表達
《圣誕夜驚魂》這一另類的驚悚喜劇電影的風格確立與主題表達,不光依靠前文提到的視覺元素,還需要配合聲音來體現。影片中大量使用百老匯歌舞劇手法來營造氣氛和刻畫人物形象,如前文提到的杰克在月下獨自吟唱。在電影語言中,音樂是十分重要的,將其合理運用,可以為影片鋪墊情緒、使影片節奏更加明快。影片中南瓜之王杰克“高處不勝寒”的處境,可以說是一種不幸,但他的內心依然充滿純真和熱情。蒂姆·波頓的創作有著獨特的風格,其另類的幽默表現了他對生活充滿了期望。影片中的許多對白采用了歌舞劇歌唱的方式進行表演,極其富有創造力與表現力。其主題寓意通過這些表演方式,呈現出積極樂觀的基調,即認識到自我的真正價值和理解愛,完成自我蛻變。
四、結語
《圣誕夜驚魂》這部另類的驚悚喜劇動畫,將蒂姆·波頓這位鬼才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孩子般的童心展露無遺,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另類童話。雖然影片中的故事荒誕離奇,但是它包含了個人以及節日的重要意義的寓意。盡管在影片中出現了許多驚悚恐怖的元素,但是整部影片仍然具有極其強烈的童話色彩。這是影片的風格,一種詭異另類的風格。它來自蒂姆·波頓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童話情結。蒂姆·波頓憑借其個人風格影響了這部影片,為電影界帶來了全新的氣象。
參考文獻:
[1]徐振東.黑暗而浪漫的哥特歌劇——淺析蒂姆·波頓電影中的哥特風格[J].電影文學,
2009(07):144-145.
[2]涂慧.從《瘋狂約會美麗都》看法國動畫中黑色幽默風格的內涵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6(03):111-112.
[3]張瑤.奇境中的人間煙火——蒂姆·波頓電影創作藝術淺析[J].東南傳播,2007(10):100-101.
[4]忘路.[蒂姆·波頓的圣誕夜驚魂]南瓜王杰克[J].電影評介,2005(06):60-61.
[5]張文碩.論蒂姆·伯頓電影中的哥特式人物形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7,8(05):147+154.
(作者簡介:周驍,男,碩士研究生在讀,吉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研究方向:動漫創作)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