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應霞
摘要:行業報承擔著行業的新聞宣傳工作,行業報的新聞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時報》作為行業報,承擔著工會新聞宣傳工作,是對職工群眾進行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引領廣大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彰顯工會特色、推動工會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在學習貫徹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精神的當下,工會的宣傳工作也需要從“提高中國工會輿論影響力、建立全省工會創新宣傳模式”的視野出發,以行業媒介為平臺,探索行業報融媒體中心建設,打造統籌兼顧、結構合理、協同高效,具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大宣傳格局。
關鍵詞:行業報 融媒體建設 實踐與思考
行業報的新聞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時報》作為貴州省工會宣傳工作的媒體平臺,其融媒體建設首先從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基層工會建設、產業工人的技能和素質提升、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工會宣傳媒體融合等方面聚合發力,提供具有創新思路的宣傳內容,創新工會宣傳模式。通過全省各級工會宣傳內容的匯聚、工會宣傳矩陣的融合和創新,力求打造一個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貴州工會品牌體系,增強貴州工會的品牌力和影響力。通過工會強有力的工作內容和宣傳品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把工會組織的溫暖,送到廣大職工群眾當中去。
一、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優勢壯大自身
《勞動時報》作為行業報,需與省總工會有關部門緊密合作,圍繞重點工作,策劃融媒活動,在主動、有效配合工會系統工作的同時,擴展自主平臺的受眾群和影響力。
以國防系統組織的“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打造國防工業‘鐵軍”活動為例,《勞動時報》積極下好“關鍵棋”,聚焦氛圍營造。開展多層次、多角度打造宣傳矩陣,線上依托《勞動時報》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學習強國APP等網絡平臺,采用微視頻、圖解等形式推送圍繞目標任務、重點型號、重大科研生產任務的宣傳。
在省國防工會組織開展了“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軍工展風采”立功競賽啟動儀式,并對2020年18家勞動競賽先進集體、17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之后,《勞動時報》積極推出相關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此外,國防工會還大力推進“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覆蓋面在重點型號生產科研單位達100%、生產企業達95%;開展全省國防工業職工建設“美麗貴州”綠色增效勞動競賽活動;積極組織參加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國防郵電產業2021軍民兩用產品“長纓杯”工業設計大賽和首屆工藝技術創新大賽、2021年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等。
通過各種勞動競賽、技能大賽的開展,一大批政治過硬、技術精湛的人才被選拔出來,國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2021年7月,國防工會組織承辦2021年貴州技能大賽——貴州省第一屆國防工業職業技能大賽,大賽還選拔、培訓了12名選手代表貴州參加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工會通過選送與選拔相結合的方式,組建了貴州省第一屆技能大賽國防工業代表隊。
《勞動時報》利用工會系統垂直領域的資源優勢,積極組織好線上活動。首先,在“全”上下功夫。《勞動時報》作為行業報,其優勢就在于深耕工會領域,抓細節、講好當代職工的故事,通過《勞動時報》報、端、網平臺將職工的時代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充分地展現出來,照亮一片。
其次,要在“精”上下功夫。《勞動時報》作為行業報,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對于工會工作宣傳報道的專業性上面。例如在2022年,貴州省國防工會將辦好十件實事。參考每年政府為百姓辦的十件實事,國防工會的這一舉措毫無疑問是一個創新,其背后,包含了眾多獨家的優質新聞線索。為此,《勞動時報》積極策劃,深入剖析了每一件實事的具體內容、前因后果、目的意義、實現路徑,以及產生的良好效果、業內外對這一事件的評價及反響等等。每一個環節,《勞動時報》都能找出獨家新聞線索,或是創新做法、或是打造培育新的工作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感人故事。每一件實事,其背后都蘊含了多條新聞線索,再配合具體實例,就真正形成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新聞報道。這樣的報道,既展示了國防工會的工作內容與業績,又充滿了“煙火氣”,很接地氣,在讀者心目中產生強烈共鳴,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最后,要注意在“統”上下功夫。《勞動時報》在進行各類垂直領域的報道時,始終堅持將報道對象的工作業績、創新做法、成績展示等與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高度統一起來。始終圍繞著黨中央指引的方向展開,絕不能偏離賽道,其核心目的就是“服務大局服務職工”。
二、鍛煉融媒體隊伍推動轉型發展
“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媒體行業蓬勃發展。什么是“媒體融合”?廣義的“媒體融合”不僅包括媒體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體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融合發展”是行業類媒體發展的必經之路。
多年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行業類媒體在當前媒體行業發生巨變的時候,其相應的應對手段也相對滯后,如今人人都通過手機了解資訊,而很多行業類媒體的傳播方式還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等渠道上,導致關注者寥寥,影響力不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存危機。
《勞動時報》謀定而為,趁勢而動,緊跟時代步伐。除了傳統的紙質報紙以外,在多年前就已經搭建了微信公眾號平臺,同時還與貴州省總工會的“81號公館”微信公眾號,以及貴州工會云手機App實現了信息互通,內外聯動,建構起了一個全新的融媒體平臺。
有了平臺,還要在創新融媒體報道形式上狠下功夫。2020年,圍繞工會系統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方面的工作,特別策劃《工會扶貧故事》專題片,積極參與《我的扶貧故事》短視頻大賽等可視化宣傳活動。
在制作《“路網會戰”顯身手——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艷》的報道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貴州省公路局農村公路處工作人員劉艷在“路網會戰”中,始終恪守公路人初心使命,愛崗敬業,埋頭苦干,致力于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多年來,她主要參與遵義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州等地項目現場督導督查工作,通過現場開展質量管控、督促要素保障、開展進展調度等,確保了上述三個市州2252公里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助推了全省6025公里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
面對如此生動的故事,《勞動時報》創新報道形式,在傳統的圖文報道的基礎上,采用了短視頻的方式進行報道,順應當今“流量為王”的宣傳報道規律和市場,用最受市場接受的方式來宣傳看似“傳統”的先進人物,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短視頻一經發布,就獲得了數十萬的點擊量,獲得受眾廣泛好評。
媒體融合時代,《勞動時報》運用新媒體視頻技術為全省公路交通系統拍攝短視頻28條,集中展示貴州交通運輸人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書寫交通強國建設的新篇章,營造了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良好氛圍。
2021年,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作為行業報的《勞動時報》又組織開展了《我身邊的黨員故事》短視頻大賽、拍攝《感人瞬間》專題片等。以上主題策劃與活動,既配合了重要時間節點的宣傳工作,在媒體深度融合上積累了寶貴經驗,鍛煉了隊伍。
《勞動時報》聯合地方工會在新媒體端先后開展了《最美班組》《軍工最美職工評選》《勞動競賽》《最美工會主席》等大型宣傳活動,與企業工會聯合舉辦《中鐵局中國夢勞動美攝影大賽》《首屆貴州航天杯VLOG大賽》等。各級工會大力組織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等蓬勃向上、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職工文體活動,極大豐富了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職工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
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短視頻制作和媒體資產管理作為重要的業務支撐,行業報融媒體迫切需要移動化、流程化的視頻制作平臺和對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提升業務能力,促進視頻內容產業的發展。在這當中,相關人才的培養就成為了能否做好此項工作的關鍵,行業報需與當今市場緊密結合,從思維方式、技術能力培養、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繼續深耕,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新聞隊伍,為行業報的融合發展儲備強大力量。
三、在深度和廣度上下足功夫 為行業工作搭建優質平臺
行業媒體具有行業的特有優勢。例如《勞動時報》作為貴州省專業的工會類別媒體,在工會工作的報道上就具備天然的優勢。有別于綜合類媒體,《勞動時報》可以在工會工作報道的深度和廣度上下足功夫。
貴州省職工人數近700萬人,均是《勞動時報》的服務對象。作為省級時政類行業報紙,加快全媒體平臺建設,成為貴州工會系統權威性、專業性、指導性的新媒體中心。
多年來,《勞動時報》一直與市州總工會有著深度合作,觸角延伸到鄉鎮工會。憑借新媒體的優勢,在基層工會的宣傳上不僅是紙媒上有文字表達,短視頻上能夠與社交媒體合作,線上線下,同頻共振。進一步推動融媒體建設向前發展。例如《勞動時報》參與了畢節市總工會文化建設宣傳策劃,除了常規的工作報道、先進集體和個人事跡報道,工作亮點抓取,重大新聞事件報道之外,還參與了打造畢節“五一杯”職工籃球周末聯賽文化活動品牌,由于其持續時間長、群眾基礎更好、影響力大、新人頻出,2021年9月,畢節市總工會被授予“2017-2020年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勞動時報》還積極推動和全力配合,畢節市各級工會謀定而動,加強職工書屋的建設工作。隨著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強,畢節市各級工會繼而因勢利導,依托“職工書屋”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引導職工走進書屋,發揮作用,不斷擴大“職工書屋”的社會影響力,把“職工書屋”打造成內聚人氣、外樹形象的工會文化品牌。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要為行業搭建更高、更好的宣傳平臺,行業報仍需苦練“四力”,在把握大局、著眼大事,瞄準熱點、抓住重點的基礎上,既要聚焦當地在發展中遇上的宏觀戰略問題,又精準把握住了在實際工作中的現實問題、具體問題。在操作中,行業報同樣要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傳播方式和傳播手段,積極推廣視頻、小視頻、H5、動畫、長圖的制作發布,完善和豐富內容的立體表達,更好地實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行業特色及擴展”是行業報在發展中必須要關注的核心問題,只有辦出行業特色,生產內容獨到,多推出有價值的報道,才能推出更多具有主流媒體氣質和品格的新聞產品,才能擴大用戶規模,增強用戶黏性。只有把講導向、有溫度的優質內容深深植入到媒體中去,發出行業聲音,傳遞主流價值,體現媒體責任,才能成為“有靈魂、有溫度、有思想”的行業主流媒體。
行業報需要通過積極實踐,探索行業媒體融合中心在內容、平臺和渠道、經營和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融合,建立起一個圍繞中心的中央廚房系統,站在行業層面,聯動行業宣傳矩陣,進行行業宣傳策劃品牌庫、資源庫建設。構建起一套成熟的、適合行業體系的運作系統,推進行業宣傳平臺深度融合,建設起真正發揮作用的融合媒體矩陣。重點整合資源、加強統籌,進行強有力的包裝和統領,向社會各界亮出行業閃亮的品牌。
通過全媒體深度融合,講好職工故事、勞模工匠故事,引領帶動廣大職工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始終是行業報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例如《勞動時報》通過“網、報、屏、微、端”等全媒體平臺對全省工會系統的多維度、全時段、有思想、有深度的宣傳,同時著力培養工會宣傳隊伍新技能,構建貴州工會融媒宣傳新格局,在這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繼續唱響職工偉大、勞動光榮的時代強音。
(作者單位:勞動時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