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珂
韓愈在《師說》中講到:“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在這句話中,“句讀”既是指句號、逗號,也代指了像句號逗號這樣的標點符號,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這里不做贅述。韓愈闡述了研究句讀等標點符號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強調(diào)了“知句讀、解惑、從師”的重要性,這給現(xiàn)代的我們以啟示:重視今天的“句逗”——標點符號,充分學習并運用當前優(yōu)秀的教育理論,給學生以專業(yè)的答疑解惑。而在當前的標點符號教學中,存在教師意識不強、教學方法不當、訓練強度不達標等問題。這是非常不科學的,也會使我們教師自身感到疲倦。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為識記、理解、運用、評價四個方面,而標點符號的教學也應該和其他方面的教學一樣,實行分層次教學,即識記、理解、運用、評價,本文主要從這四個層次探究低段語文標點符號對課文朗讀的指導策略。
一、識記“句逗”,了解用法
低年級學生剛步入小學,在朗讀課文時不認識句號、逗號、問號等符號是常有的事,不了解它們各自的用法,常常無法正確停頓,也是司空見慣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作為引導者,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學情的教學,幫助學生識記部分標點符號,在示范中引導學生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感受標點符號表達的不同語氣,讓學生會用標點符號、會讀書,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閱讀、加強閱讀效果。
二、理解“句逗”,明確原因
逗號的出現(xiàn),代表了句子的停頓。一個句子或一個長句子多由多個復句組成,每個復句都承載著作者的思想,有著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果不加以停頓地去讀,往往會失去美感,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也會有失偏頗;再者,如果沒有逗號的出現(xiàn),一句話讀完也會感覺很累,學生讀完上氣不接下氣。因此教師可以用對比朗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感受逗號的停頓,明確遇逗停頓的原因,增加學生對逗號的認知。
句號的出現(xiàn),代表了一句完整的話的終結(jié)[2],在朗讀課文時要作出比逗號稍久的停頓。如果做出和逗號一樣的停頓,那會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造成影響,給人以混亂的感覺,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問號的出現(xiàn),多代表疑問。教師要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情境,引導學生重視標點符號的作用,明確不同標點符號有著不同的停頓與朗讀方式,而正確理解它們的作用后,會很好地指導朗讀,能引導學生讀進課文、讀出感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真情的流露,達到”樂讀“的境界,問號的上揚語氣也就水到渠成般傾瀉而出。
三、運用“句逗”,遷移練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上也不例外,在經(jīng)過識記句逗、理解句逗后,教師給以學生大量的朗讀練習來加強對標點符號使用方法的掌握,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比賽如分角色讀《小蝌蚪找媽媽》、男女對讀《日月潭》、小組賽讀《玲玲的畫》等激發(fā)學生的“樂讀”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優(yōu)化評價語言,找到學生讀得好的點,積極地予以肯定與鼓勵,激勵學生更樂于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在學生“樂讀”后,教師同樣可以將知識進行遷移,引導學生進行標點符號遷移訓練,班級內(nèi)可以適當?shù)亻_展“XX標點怎么讀”的活動,引導學生探索不同標點符號的用法。
如“省略號怎么讀”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搜集課文中出現(xiàn)省略號的句子,有學生找到了《青蛙寫詩》的“呱呱,呱呱呱... ...”;有學生找到了《媽媽睡了》中的“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會兒講給我聽……”;又如學生找到了《一封信》中“露西邊說邊寫:親愛的爸爸……”等,通過歸納整理,學生得出了結(jié)論:遇到省略號時要拖音讀。
四、評價“句逗”,反思改進
教學評價有多種:師生評價、自我評價、生生評價等,在一堂課結(jié)束后,教師要積極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及時評價本堂標點符號課的所學、所獲、所得,并在評價中進行反思。在這里要強調(diào)評價的主體,即教師、學生都應在評價中有所反思,有所收獲。以下是《我要的是葫蘆》教學片段:
師:種葫蘆的人心里想:小葫蘆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此刻他是什么心情?
生:他是非常開心的。
師:他這么開心,但有一個人不開心。(鄰居)
師:鄰居的話誰找到了?指名讀。
對于鄰居說的話,我們課堂上的體會和朗讀到此為止了,但在評價、反思的環(huán)節(jié),有同學做出了如下評價:
生:老師,剛剛我們朗讀了鄰居的話,但我認為還沒有讀出鄰居的心情。
師:你心思細膩,那鄰居看到蚜蟲后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很著急。
師:你是從哪感受到的呢?
生:我聯(lián)系了上下文,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關(guān)鍵的標點符號——感嘆號,這說明鄰居是非常著急的,他的語氣都變了。
師:是呀,葉子上都生蚜蟲了,種葫蘆的人卻置之不理,他能不著急嗎?你能讀出這份著急嗎?生讀鄰居的話。
師:同學們,剛剛這位同學聽得認真,善于學以致用,我們從這位同學身上收獲了什么呢?
生:她愛動腦、會總結(jié)。
師:我們也學習她的這種品質(zhì),重視標點符號的作用,善于動腦,學以致用。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學以致用,先是善于發(fā)現(xiàn)課文中標點符號的存在,然后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及時提出標點符號的大作用,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在反思中改進對標點符號的認知,從而進一步指導課文的朗讀。
我認為,在低段語文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正確認識標點符號的作用意義重大,低年級小學生是夯實基礎的階段,他們會像剛出生的小鴨子一樣,存在“印刻效應”,如果一開始就不重視、不明白標點符號的作用,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嚴謹、踏實的態(tài)度,更不利于語文朗讀方面的學習。只有重視,才能打開認識標點符號的大門,以此來更好地指導學生朗讀、學習。“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作為教師,首先我們要了解、明確標點符號的重要性,其次通過有效的分層法,即“識記‘句逗,了解用法;理解‘句逗,明確原因;運用‘句逗,遷移練習;評價‘句逗,反思改進”,引導低段學生循序漸進地認識、了解“句逗”,從而達到課標中“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的目標,最終利用標點符號指導自己的朗讀學習,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