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霞
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特別是小學生,年齡小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的形成階段,他們所在的班集體是否健康向上,這將對他們的一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引領者,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那么班主主任為了使自己所帶的班級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將來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管理好自己所帶的班集體呢?
一、注重言傳身教,科學管理班級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去管理好每個小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年齡小,模仿力強,可塑性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她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讓學生做到的,首先教師自己要做到,我要求學生不遲到,所以我要每天都早早的來到學校。要求學生熱愛勞動的同時,我就每天和學生一起掃地、擦窗戶、擺放桌椅、拖地。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從不為自己的私事耽誤學生一節課,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教。
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就會為孩子們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而努力,我先和孩子們商議、制定《班級文明公約》。選拔和培養班級干部、小組長, 精心挑選一些關心集體、團結同學,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擔任班干部和小組長,讓他們分工協作,班主任要信任他們。并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制訂嚴密的活動計劃,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只能給予學生一定指導,而不能一手包辦整個活動,而且還應該盡量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使班級逐漸形成優良班風。
二、關愛學生,一視同仁
“沒有愛,就談不上教育”。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關愛學生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學生。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引導者,要多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用真摯的愛去喚起學生的自信心。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用真情去影響學生,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和藹可親,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作為一個班主任不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不能只關注那些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更要關注那些問題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去發現探索解決他們自身問題的方法。小學階段的孩子,好動、自制力差,班主任就要不厭其煩地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怎樣出教室,課堂怎樣聽講,下課怎樣做游戲。經常向學生噓寒問暖,知學生冷暖。讓學生從小樹立親情意識和愛心意識,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社會,都能用一顆愛心去對待別人,在愛的氛圍中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重視后進生的轉化
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十分關心,但花在雙差生的心血和汗水更多。“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這是我做班主任的的原則。我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總是在轉化差生身上下功夫,我首先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在工作中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激勵他們進步。去年,我班上有一個學生名叫劉曉飛,是個馬虎大王,學習馬虎,紀律松弛,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是個人見人煩的學生。但經過我細心觀察后,我很快發現他有集體榮譽感,頭腦也靈活。我決定抓住他這一閃光點,來幫他樹立信心,改正以前的缺點,做一名好學生。讓他做衛生班長兼鎖門班長,放學后他可以坐在講臺上一邊完成作業 ,一邊順便督促值日生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 。其實每天放學我從沒早走過,我總是把先把其他學生送出學校后,再回到教室和值日生一起掃地、拖地、擺好桌凳,然后囑咐劉曉飛鎖好門和他一起離開教室,因我家和他家離得不遠,可以同路一段時間,路上問他今天老師講的課他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便一邊走一邊給他講解,我抓住時機,關心他,愛護他,并給他講做人的道理。很快,他從一個后進生變成了一個中等生。
四、定期召開家長會,并做好家訪工作
家長會是班主任與家長聯系的最好形式,是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的好方法,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加強班級建設的好途徑。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他們迫切希望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因此,定期召開家長會,既符合家長的心理需要,也便于班主任盡快熟悉學生的家庭情況。每個學期都要召開家長會,由于廣泛接觸家長,使班主任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產生了共識,促進了家庭教育的發展。
開家長會接觸的只是學生家庭中的個別成員,而家訪則是全面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同時便于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以及家庭生活、學習環境等,從而更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交流,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的最佳方式。
總之,在學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是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而管理班集體又是一項復雜、責任重大的任務,這就需要班集體的領導者---班主任,想方設法把班集體建設為一個積極向上班集體,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