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麗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是鞏固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出現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過多的情況,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會使學生因為休息時間少而降低學習效率.教育部出臺的“雙減”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作業過多的情況,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本文通過對“雙減”政策的概述,分析了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物理;優化設計
1 雙減政策概述
1.1 雙減政策的概念
“雙減”政策是《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意見》的簡稱.是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減負減壓政策.[1]“雙減”政策不僅僅是對我國現有的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更重要的是對我國現有的教育觀念的重大變革.
受我國教育環境的影響,“學習要從小抓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概念,父母恨不得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去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興趣愛好培養班、校外培訓補習班層出不窮,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報大量的興趣班,到小學又要從興趣班轉為校外培訓輔導班,到初中由于學科的增多,還要增加校外輔導班的數量,極大地壓縮了學生的課余時間.
另外在校內,教師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還要在課堂外留大量的課外作業,這就使得學生根本無法得到適量的休息,每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幾乎都用來學習,使得學生精神狀態不佳,學習效率極低.“雙減”政策就是對急功近利教育方法的糾正,是對教育理念的重新規劃,讓學生在學習之外可以得到適當休息,提高學習效率.
1.2 雙減政策推行的優勢與劣勢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家長對“雙減”政策是非常支持的,“雙減”政策推行有很大的優勢,首先是由于學生需要在家長的輔導下才能更好地完成作業,這使得家長在工作之余更加勞心費力,“雙減”政策的推行減少了學生的作業量,也就有效地減少家長由于輔導作業帶來的焦慮.
其次,是“雙減”政策的推行,使得大部分的課外輔導機構停止營業,有效地阻止了學生在繁重的課程之余還要奔波于各種課后輔導班的情況.不僅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休息時間,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家長的經濟支出.[2]但仍有部分家長對“雙減”政策的推行存有質疑的態度,主要是國家推行“雙減”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減輕學生和家長的壓力,但家長和學校拼命讓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在于初升高的升學壓力,所以強行地推行“雙減”政策減少課業量和課外補習量,使得家長因擔心學生升學的問題更加焦慮.
另外現在各所高中學校對學生錄取還是基于分數高低的情況下,“雙減”政策實施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是否可以得到保證,也是部分家長質疑“雙減”政策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2.1 對物理作業的設計內容不合理
現在初中生的物理課外作業依舊是對課堂上學習內容的重復和鞏固,對下節課所要學習知識的提前預習.
例如 在學習“光的反射”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布置的課下作業內容就會是留一張有關“光的反射”知識點的習題卷,加上對下一章內容“光的折射”進行提前預習.教師所留作業的主要目的更多地在于鞏固學生對本節課課堂知識的運用,檢測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理解程度,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而不是培養學生對物理的探知欲,提升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要知道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才是學習知識內容的主體.
但我國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環境,從教師布置的作業當中就可以看出教師更加突出自身的主導地位,學生只是在被動地被灌輸學習內容、物理知識,機械地為完成作業而寫作業,這也使得一部分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對完成作業十分抗拒.
2.2 沒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征進行個性化設計
孔子曰“因材施教”,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先對自己的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并因材施教,讓學生們各盡其材,才能有所進步.了解學生的特長,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才能去學習,才能更加有效地獲得進步.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個學生自身的優點和特長也各有不同,所適用的學習方法也不相同.
但是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幾乎沒有物理老師可以做到因材施教這一點.無論是在課堂的45分鐘還是在課后的作業當中,物理老師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給所有學生制定的學習內容和布置的作業都是完全一致的.這也就出現了同一個班級里的學生學習成績相差很多的情況.然而物理老師則會認為既然有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那么自身的教學方法就是正確的,就使得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不斷拉大,學習較差的學生甚至會因為一直跟不上學習進度而徹底放棄學習.
就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個學生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布置物理作業的時候要充分地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根據每個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內容.
但是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受教育環境的影響,幾乎沒有物理老師可以做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這一點.[3]物理教師在課后的作業的布置當中缺乏個性化設計,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給所有學生布置的課后學習內容和作業練習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課堂上所學習到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很高效地完成作業內容,通過課后作業鞏固知識,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甚至于根本無法理解作業習題里所提及的知識.這種“一視同仁” 的布置作業的方式徹底的拉開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學習較差的學生甚至于會因為一直跟不上學習進度而徹底放棄學習.
2.3 物理作業的形式較為單一
探索物理的奧妙本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接觸新鮮的事物探發對學習的樂趣,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但目前我國物理的教育模式還停留在要通過應試考試的階段,物理教師布置作業也是為了不斷鞏固學生的知識點,加強應付考試的能力.
物理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并不會去考慮物理知識的多樣性,也不會考慮怎樣布置作業才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的熱愛,作業內容千篇一律的都是物理知識習題,雖然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題海戰術下提高物理成績,但是學生在這個不斷地重復過程中,也徹底的丟失了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淪為了一個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這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非常的不利.
3 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優化策略
3.1 針對物理作業內容進行合理化的設計
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作業可以有效地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生活當中處處都可以運用到物理知識,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轉變以做習題為主的形式,對物理作業內容進行更加合理化的設計,凸顯出多元性物理的特征,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自己通過觀察,尋找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識.然后讓每個小組探究到的內容在課堂上互相分享,提出問題,一起解決,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例如 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通過講解公交車在剎車的時候人身體會向前傾,在啟動的時候人的身體向后傾,說明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可以組織學生課下做小木車與格尺和橡皮之間的慣性實驗,讓學生互相之間提出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的探知欲,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演變成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 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例舉公交車剎車、啟動時的慣性問題,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內容可以是讓學生分成四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進行小木車與格尺和橡皮之間不同的慣性實驗,每個小組之間通過分享實驗數據來驗證“牛頓第一定律”.[4]
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實驗型的課后作業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的探知欲,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演變成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2 針對不同學生的特征進行個性化設計
布置分層作業,分層作業類似于所說的因材施教,指的是優化彈性作業結構,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類,目的是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均得到有效的提高.
分層作業主要圍繞著作業量和作業難度兩個方面進行分層設計,通過增減作業量,提高或降低作業難度,使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牢記解題思路,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拓寬解題思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尋找解題思路.
例如 在學習“串聯和并聯”這個內容的時候,可以為成績較差的學生布置基礎概念性的作業,如:串聯的定義是什么?并聯的定義是什么?串聯和并聯的區別是什么?
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實踐內容,如:家里臥室的燈屬于串聯還是并聯?為什么客廳中針對洗手間燈的開關在打開的情況下,洗手間內部的開關可以自由的控制洗手間的燈?用實驗道具做一個串聯的小實驗.對于成績優異學生,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拓寬其解題思路,如:讓學生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自行繪制一張包含串聯和并聯的線路圖,并根據圖紙做出簡單的實物.這樣因材施教,才可以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學習當中進步.
3.3 豐富物理作業的形式
大多數學生對于物理的認知都是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物理教學和作業布置當中,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更多的是聽和寫的模式.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課,在課下完成教師布置的習題.
其實物理也可以是趣味性的,教師在布置的課后作業時可以把完成習題冊上的練習題搬到物理實驗室當中,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去掌握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
例如 在學習“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內容,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行到實驗室通過量筒、天平、水、和體積不等的銅塊和鐵塊等實驗器材,用天平測出不同銅塊和鐵塊的質量用量筒測出不同銅塊和鐵塊的體積,記錄好實驗數據,通過實驗得出結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對物理的興趣,增加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才可以取得更高的學習成績.
4 結語
綜上所述,作業是鞏固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對課后作業的設計尤為重視.在響應國家“雙減”的政策下,減少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提高課后作業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但我國現在的初中物理作業設計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物理老師應針對這些問題及時調整作業的設計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顧紅.“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與實施的探討[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 2021(12):3.
[2]林潔穎.“雙減”背景下的分層作業優化設計——以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為例[J].現代教學,2022.
[3]張春艷.“雙減”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研究[J].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1):3.
[4]寧李娜.淺談“雙減”政策下優化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的方法[J].西部教育研究(陜西),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