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羽 桂龍 鄧武均

關鍵詞: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研究生黨建育人
2020年9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提高研究生黨建工作水平,強化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探索多元且行之有效的育人路徑,對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具有重大意義。作為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之一,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在各年齡段、行業、學歷層次的人群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更是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實效的新型路徑之一。本文在分析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現狀的基礎上,探索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在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中的功能與作用。
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現狀
研究生黨員群體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受年齡層次、社會閱歷、入學形式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生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性。研究生黨員作為其中的先進群體,雖具備較強的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爭先創優的奮斗精神以及敏銳的政治洞察能力,仍因生源構成復雜化的作用,較之本科生黨員群體而言更具育人難度。
另一方面,受研究生階段的性質影響,相比思想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的提高,研究生黨員更注重自身在科技學術領域科研成果的產出,更傾向于在專業實驗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致使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足。
研究生黨支部管理有待加強
從研究生自身角度出發,由于學習階段的晉升、學習模式的轉變,研究生受寢室、班級、學院等集體的約束逐漸減少,在組織性和紀律性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因此,研究生黨建隊伍的管理職能弱化,黨支部的集體意識相對薄弱,研究生黨員對黨支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待進一步加強。
從導師負責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出發,研究生在學業、科研及生活方面多由其導師統一指導管理。因此,導師的個人政治修養、開展思政引領的深度、對待科研與德育的態度都將對研究生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然而,受科研任務繁重、學術成果產出難度大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多局限于科研學習等領域,對其德育缺乏重視,日常活動多以實驗室為單位開展。隨之,研究生參與黨建活動的熱情有待提高,研究生黨支部管理難度增大,最終造成管理松散的現狀。
研究生黨建活動吸引力不足
黨建活動形式單一。受局限思維和松散管理的影響,研究生黨建活動的途徑和模式單一。支部“三會一課”主要以學習、感悟為主,并未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且較少聯系實際的學習生活,致使研究生黨員難以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以致用。
形式單一的黨建活動,是研究生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的直接原因之一。這一問題的出現,揭露了研究生黨支部在黨建工作方面的創新性不足、吸引力不夠,需要根據新時代新形勢的發展要求組織策劃具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黨建活動,否則將會影響研究生黨支部活力、凝聚力與戰斗力的提升。
黨建活動內涵不夠豐富。大多數黨建活動意義不深,對研究生黨員的影響力不大,黨建活動的內涵有待進一步豐富深化。高校研究生黨建活動應基于可靠的實際調研結果,充分考慮研究生的切身需求,例如可以利用學術交流活動,將黨建內容與科研內容相結合,在滿足研究生黨員之間學術互動需求的同時,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學習風氣,進而反作用于日常的學習生活,切實深化高校研究生黨建活動的意義與內涵。
研究生黨建育人實效不佳
在新時代背景的要求下,高校研究生的思政工作與黨建引領深度有機融合,“黨建+”育人模式已成為新形勢下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探索與實踐方式。然而,黨建活動形式單一、黨員參與積極|生和主動性不足、黨支部管理相對松散、導師對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視不夠等等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研究生黨建活動的實際開展效果不佳,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面臨現實問題。
一方面,應從基層黨組織的角度出發,合理科學地進行黨建活動策劃組織,加強研究生黨支部的組織力與執行力,多種形式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另一方面,應從高校貫徹落實“三全育人”,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著手,改善研究生的學業評價考核體系,進一步實現“科研”與“德育”之間的平衡,打破“唯論文論”的畸形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研究生在重視科研學術發展的同時,加強個人政治水平與黨性修養,推進黨建育人的實效發揮,真正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內涵特點
電影作為多種文化樣式有機融合的產物,厚植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借助豐富的視聽媒介達到文化傳播與主題表達的目的。
“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這一基本理念首次提出于1987年,“主旋律電影”應運而生,并自此成為電影市場中長盛不衰的影片類型。從拉開這一帷幕的《巍巍昆侖》《彭大將軍》,到掀起“主旋律”熱潮的《湄公河行動》《戰狼2》《懸崖之上》《長津湖》等等這一系列優秀藝術作品的演進,體現出主旋律電影積極向市場化、現代化、產業化的運作模式轉變的探索與發展,也彰顯出更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真善美與更契合時代背景的核心價值觀,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正贏得更多中國青年受眾的青睞。
經過三十多年的摸索發展,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在視覺制作水平、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等多方面均有了顯著提升,逐漸集教育性、思想性、啟發性、審美性和娛樂性等多重特性于一體,成為弘揚主旋律的有效載體。
一方面,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兼具思想性與娛樂性。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的的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思想性是其與生俱來的天然特征。例如影片《長津湖》回顧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悲壯歷史,充分展現了革命先輩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激發了廣大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奮進新時代的理想信仰。而作為一種大眾性的消費、一種娛樂消遣形式,電影本身具有娛樂性。通過借助更新迭代快速的傳播媒介、喜聞樂見的演員陣容等手段,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在兼顧深刻思想性的同時從未放棄對其趣味性的追求,進而實現增強影片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具有獨特的獻禮性。采用這一現代傳媒手段對重大歷史事件予以紀念,正逐漸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而獻禮性指的是部分新時代主旋律影片往往由真實的重大歷史事件改編,并選擇在該歷史事件的周年紀念日上映獻禮,具有特殊歷史紀念的意義和深刻的政治思想性。例如《我和我的祖國》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金剛川》獻禮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921》獻禮建黨100周年……這些優秀獻禮影片的應運而生,不但豐富了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流派、類型與風格,而且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適應大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觀影審美需求。
在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思想性、娛樂性、獻禮性、教育啟發性等等多重特性的共同作用下,這一喜聞樂見的文化表現形式正潛移默化地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并為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實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在研究生黨建育人過程中的作用
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大量高校調研表明,隨著新時代主旋律電影對大學生市場的滲透,大學生群體的國家認同感建構逐漸牢固。簡言之,一部契合時代主題的成功的主旋律電影,能夠發揮強有力的意識形態導向功能和思想道德教化功能,進而對大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強化他們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主人翁意識。
在黨的文藝創作理論引導下,新時代主旋律電影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戰狼2》為例,這部優秀作品通過塑造鮮活的榜樣人物形象,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對西方文化價值觀的警惕性,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入腦入心。
將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科學融入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中,能夠借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化培育作用,引導研究生黨員進一步提高社會責任感與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有利于堅定研究生黨員的政治信仰,牢記其初心與使命。
增強民族文化自覺自信意識的定力
從黨的百年輝煌歷史來看,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倡導人民群眾樹立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文化自信”這一時代命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等深刻論點。
中國共產黨新時代關于社會主義文化的精準戰略定位,促使國民文化自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積極響應國家和時代號召,以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為宣傳重點,以高質量的影片內容與視聽效果為載體,正潛移默化地以優異的市場成績、強烈的國民認同感與廣泛覆蓋的國際傳播影響力引導當代青年培養堅定中國文化自信。
近些年來,受市場反響熱烈、青年受眾激增、國家自豪感爆棚等正面反饋的影響,題材類型不一的主旋律電影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地涌現,有效激勵著當代大學生保持昂揚奮斗姿態、持續向上向好,促使其不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將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科學有機地融入研究生黨建育人過程中,能夠對研究生愛國情懷與黨性意識進行穩定持久地熏陶,進而增強其民族文化自覺自信意識的定力。
豐富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實踐路徑
作為契合人們文化需求的時代產物,新時代主旋律電影以更直觀生動的聲、畫、視、聽方式、更引人入勝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為研究生黨建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過有組織地引入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持續優化黨建活動的方式方法,爭創“我的電影黨課”系列研究生黨建品牌活動。將電影元素注入黨建育人舉措,有利于打破沉悶的研究生黨建氛圍,切實增強研究生黨員對組織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進而激發黨支部工作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內涵發展。
相較于座談分享、學習感悟等傳統的黨建教育形式,新時代主旋律電影這一創新型路徑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價值觀,較之其它形式也更能充分調動研究生黨員的參與熱情,更便于滿足當前沉浸式體驗、知行合一的教育需求。同時,借這種如春風化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政治灌輸方式,持續創新研究生黨建工作機制,在實踐中摸索出最適合研究生群體的黨建育人模式,最終達到強化研究生黨員的黨性意識、顯著提高研究生黨建育人實效的根本目的。
新時代主旋律電影正是一堂又一堂精妙絕倫的課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引導大學生以先輩英雄為榜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揮著思想政治教育、愛國情懷培養、主流意識形態導向與精神激勵等等積極作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高校研究生黨建育人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研究生黨建模式的探索與創新,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不可或缺的育人工程,只有引領研究生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身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為民服務,才能培養更多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