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華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教學策略
情景教學法為初中語文教學開辟了新渠道,為口語交際、閱讀、寫作和綜合實踐等教學模塊創設不同情景,打造集視聽說于一體的審美情境,讓學生走進文學世界,開啟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新篇章。初中語文教師要用好情景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不同情景,以此來展現語文知識多姿多彩的一面,讓學生沉浸在語文學習中,利用問題鏈和生活化案例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為讀寫結合打開新局面,提升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一、微課創設人文教育情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初中語文教師要把人文教育和課文銜接起來,運用微課展示多姿多彩的文學世界,讓學生沉浸其中。例如教師在教授《誰是最可愛的人》一課時,可以剪輯《長津湖》和《水門橋》等關于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片段,帶領學生了解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戰爭,增強學生家國情懷。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結合微課和課文分析志愿軍的“最可愛”之處,讓他們歸納出志愿軍身上的崇高道德品質。有的學生認為志愿軍之間的戰友情“最可愛”,戰士們紛紛把活下來的希望留給戰友,在艱苦的雪地中不放棄自己的戰友。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課文細節,讓學生梳理松骨峰戰斗、火中救小孩和防空洞談話故事情節,提升學生文本解讀能力。有的學生認為作者選用細膩的文字描述了烈士們犧牲后的悲壯場景。松骨峰戰斗非常慘烈,烈士們在犧牲前仍然保持戰斗姿勢,例如作者利用“抱”“掐住”和“摁住”等詞語描寫了烈士們最后的戰斗動作,這種感天動地的愛國精神最“可愛”。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營造深度閱讀氛圍,培養學生反復推敲、“咬文嚼字”的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二、精心打造問題情景,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圍繞課文來設計問題鏈,營造層層遞進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度剖析,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小石潭記》這篇文言文佳作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鏈:小石潭有哪些特點?柳宗元為什么會寫下這篇游記?小石潭寄托了柳宗元哪些情感等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創作背景、寫作手法和情感主旨,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有的學生認為小石潭具有小、靜、清和淺的特點,小石潭隱藏在竹林后,水聲清脆,清澈得可以看到水底的魚兒和石塊,“日光下澈”“水尤清冽”等描寫出了小石潭的特點。有的學生結合注釋和課外資料,提出這篇游記創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所以字里行間流露著一種苦悶、郁郁不得志、孤凄悲涼的感情,讓人讀起來有一種悲傷的心情。有的學生認為柳宗元這篇游記在托物言志,他被孤獨、苦悶所包圍,小石潭美景帶來的快樂很短暫,現實依然讓他感到凄苦悲涼。問題鏈情景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度分析,把課內外知識銜接起來,提升學生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主動追問的好習慣。
三、融入生活化場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很多初中生忽略了挖掘生活中的美,語文教師要精心挑選生活素材,打造更解地氣的語文課堂,讓生活照進語文課堂。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我的初中生活”話題開展寫作教學,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初中生活,讓他們抓住求學生活中的趣事、傷心事和感人故事等開展寫作,讓他們注重細節描寫,豐富學生寫作素材。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初中生活是怎樣的”,讓學生選定作文基調,例如難忘的初中生活、奮斗的初中生活和溫暖的初中生活等不同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主題來搜集寫作素材。其次,學生要抓住一兩件小事進行細節描寫,例如初中生活中最難忘的是珍貴的友誼,自己因為考試不及格被嘲笑時,朋友第一時間出來維護自己,并幫助自己補習。有的學生認為青春是初中生活最難忘,講述了和同學們一起向烈士陵園敬獻花圈、敬老院做義工和為山區孩子捐助圖書的活動,這就是自己的青春收獲,懂得分享與樂于助人。此外,教師可以舉辦班級作文展覽,把同學們的作文制作為精美的作文集,為作文集題寫序言,為每一篇作文寫下評語,讓學生體驗“小作家”的快樂。生活化寫作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寫作靈感,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小事、情感、感悟轉化為寫作素材,讓學生作文更打動人心。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精心制作微課,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閱讀情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閱讀能力,圍繞課文設計問題鏈,創設問題情景,把生活情景融入語文課堂,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鼓勵學生用作文抒發對生命、祖國的熱愛,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讓情景教學法升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美紅.論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1(45):116.
[2]蔡一妍.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