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研究發現,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企業價值穩定提升。而內部控制作為保障企業經營發展質量的重要方式,可通過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以及減少企業投資成本,促進企業價值穩定提升。由此不難看出,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企業價值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針對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小企業管理視角,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優化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治理;企業價值;關系
引言:近些年來,為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國家政府部門推出一系列政策法規以及文件內容,以期可以助推中小企業經營發展進程。結合當前經營管理情況來看,在宏觀政策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扶持作用下,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以及效益水平明顯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為確保中小企業始終處于高效穩定的發展狀態,中小企業內部就必須對內部控制、治理問題予以高度重視。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部分中小企業在發展之初比較側重于強調經營發展效益,對于內部控制管理以及公司治理問題缺乏高度重視。隨著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時間的延長,企業內部所涉及到的業務越來越復雜多變。如果此時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以及治理水平未達到預期,就很容易引發經營管理風險問題,十分不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
1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以及作用影響分析
大多數中小企業尚處于發展成長期,企業內部的各種組織機制還是存在不健全以及不完善的問題。因此中小企業在當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隱患以及挑戰機遇,要比大型企業多得多。其中,企業內部控制以及治理水平基本上可以視為影響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行為失當或者治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往往就會對企業經營管理效益以及價值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最重要的是,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薄弱問題,就會對員工主觀能動性以及工作態度的形成產生負面影響。再加上部分領導人員缺乏對公司治理工作問題的重視程度,導致運行中所產生的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嚴重。
當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水平無法達到預期條件時,中小企業經營價值將難以得到切實體現。由此不難看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水平均會對企業經營價值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可以說,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經營價值、中小企業治理水平與企業經營價值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關系。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既定相關的聯系。舉例而言,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是促進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貫徹與落實的前提保障。當企業內部治理環境完善合理時,內部控制工作才會發揮出預期的價值。相反,內部控制制度及相關內容將會流于形式,影響企業經營價值效果。
2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治理措施及相關建議
2.1 健全完善企業內控控制制度,增強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效能
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始終是促使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經濟環境以及競爭環境相對復雜,為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企業領導人員需要對當前內部管理工作進行重點改善與優化處理。一方面,中小企業方面應該對各崗位職責分工制度進行明確界定,讓每一位在崗人員都可以深刻意識到崗位職責的重要性以及具體工作任務。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方面應該對會計制度以及企業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完善。
如可主動結合企業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管理情況,對當前會計制度所存在的短板問題進行及時補齊。與此同時,結合中小企業前瞻性部署戰略,對企業管理制度以及相關內容進行適當改進與優化。除此之外,內部控制制度的嚴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會計數據以及其他經濟資料產生重要影響。建議中小企業方面應該加強對內部控制管理內容的貫徹落實,以保障會計數據的真實性與合理性。
2.2 構建科學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減少企業經營管理風險問題
科學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行為以及績效情況的全過程監督與協調控制。最主要的是,科學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可以實現對資源內容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一般來說,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治理結構之間存在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關系。因此,在構建企業治理結構的過程中,可以將內部控制管理理念適當融入到體系結構當中。
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中小企業在管理機構的設置方面可以重點圍繞董事會、監事會、高層管理等重要管理機構進行合理設置,以防止董事會一家獨大。與此同時,各個管理機構主管人員應該發揮出自身的職能優勢,對日常工作內容進行精準貫徹與落實,并加強對員工工作行為的監督檢查。除此之外,定期對管理層各個職能分工進行考核評價,根據評價反饋結果,對當前管理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把握。如此一來,基本上可以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內部治理水平。
2.3 持續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減少或者消除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小企業應該立足于企業當前經營管理實況,對現階段存在的潛在風險問題進行主動識別與科學管理。
一方面,在與客戶往來過程中,中小企業應該針對客戶信用度及相關資料進行核實分析。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企業當前所面臨的信用風險程度進行精準預測。根據預測結果對每項交易活動潛在的風險問題進行主動識別,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應對方案,減少企業經營管理損失問題。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該針對應收賬款管理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可通過采取健全完善銷售回款制度等方式,及時識別壞賬風險問題,并加強對應收賬款現狀問題的集中管控。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增強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效能。
結論:總而言之,為保障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企業領導人員就必須針對當前企業內部控制以及治理工作存在的短板問題進行及時補齊。并主動結合中小企業前瞻性部署戰略,對企業內部控制以及治理工作的具體方向進行合理確定。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手段,持續增強企業內部治理水平以及控制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中小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該主動順應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國家宏觀政策調控要求,從各個方面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內容進行健全完善,以期可以從根本上提升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玉紅,王天馨,魏佳.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的相關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81.
[2]徐崇欽.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優化措施[J].經濟師,2017(11):276-277.
[3]肖雨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05):58-59.
[4]藍莎,苗澤雁.內部控制缺陷披露與企業價值創造效率[J].會計之友,2019(13):64-69.
[5]葉陳剛,裘麗,張立娟.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質量與企業財務績效[J].審計研究,2016(02):104-112.
作者簡介:周海姣(出生年份1994年1月22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湖南省寧鄉市夏鐸鋪鎮高新社區八組,職務/職稱,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長沙理工大學,研究方向 高管股權激勵、企業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