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一個國家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所應當遵守并良好踐行的基本準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貫徹“立德樹人”理念的根基,對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和美國都是世界上的教育大國,兩國在師德方面的歷史發展和社會進程中有許多彼此可以相互參考、借鑒的因子。本文主要從中美兩國教師道德規范的制定背景、內容維度、啟示意義等角度闡述,分析了兩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差異,亟待為我國教師隊伍發展、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國家教育事業長足進步提出些微啟發。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發展
一、中美兩國教師道德規范制定背景
中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歷經四次變化,最初形態是1985年國家教委頒布實施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要求(試行)》。1991年,對其進行更名,命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通過兩次重新修訂,最終是2008年9月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它是時代更迭、社會需求和教育發展對教師所具備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要求而制定。《規范》是影響教師與工作、人際、社會關系的基本行為準則,這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發展具有建設性和引領性,不具有法律強制性。特別近幾年來,社會上頻頻出現“師德滑坡”、“師德紅線”現象,連續暴露出個別落后的、不稱職的老師公然違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這說明我國師德規范的踐行較為薄弱。這從另一個側面更加彰顯出我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存在的必要性。
美國把教師職業規范稱為教師專業倫理規范。美國是較早重視教師職業規范發展的國家之一。1896年,佐治亞州教師協會頒布了教師專業倫理規范,之后各州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效仿。1929年,美國從國家層面通過了《教師專業道德規范》,隨后在此基礎上修改了兩次。1968年,全美教育協會出臺了《教育專業倫理規范》,1975年,對其作出全面修改并沿用至今。該規范具有法律效力的強制性,所以美國教師專業倫理水平普遍較高。
二、中美兩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內容比較
中美兩國制定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都是重視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和教師人際關系的發展。從內容維度上具體分析,卻又有顯著差異。
其一,從規范制定主體上來看。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由國家教育部門研究制定并頒布實施,其內容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相關條文落實的具體化,是教育行業工作者應當遵循的全國統一的指導性文件,但規范不是對教師的全部道德行為和教育的所有教學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美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由美國佐治亞州教師協會最初制定的,其他各州相繼借鑒制定,并在后來發展成為由國家層面的教育協會來統一修改并完善。美國教育協會是民間組織,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和使用是行業協會自發性行動,在各州的具體使用上不盡相同。
其二,從規范內容上來看。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主要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生學習”六個維度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規范,主要是針對教師個人道德素質做出規范。在美國,職業道德主要涉及教師的工作關系,包括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同事關系等。它包含從高到低三個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分為是師德理想、師德原則、師德規則。每個方面都有具體實施細則的說明。分析而言,我國和美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存在孰優孰劣之分,二者都是根據本國國情和社會文化特征制定。我國的規范側重于宏觀性指導,主要是從大的綱領性方面對教師個人的素質提出要求,并沒有細化到具體行為要求,這也是為了方便各地區、各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更好落實。反之,美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僅是針對教師個人素質,而且對教師職業發展、社會關系處理等維度做出了綜合性細致化的指導。比如在對待學生方面,規范要求老師“不得無故強制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不得無故阻止學生接觸各種不同的觀點”、“必須營造適宜的環境來保護學生,不受外界有害環境的影響”。這些內容的不同歸根結底是由于兩國國情的差異。
其三,從實踐效果上來看。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還是美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都對各自國家教育事業綜合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盡管在現實中兩國的規范都存在不盡完善,實踐效果略有遺憾的現象,但是其正面價值已不言而喻。美國的《教育專業倫理規范》具有操作性和科學性的特點,它是世界各國各地區制定師德規范的典范。我國的師德法規的制定同美國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這個差距是綜合性的,不是一部規范就能徹底扭轉的,但這也恰恰給我們一個思考的切入點,那就是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否在細節上不如美國的規范做的詳實?是否在對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上缺少具體方案?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三、中美兩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差異的啟示
(一)重視規范制定的歷史性
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應該更加重視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社會環境下的歷史性。要真正把握好新時期我國教育事業所面臨的突出矛盾,正確認識現階段我國教師隊伍所存在的從業門檻略低、教師素質良莠不齊、教師待遇有待提升等多方面問題,有力突破教育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并在實踐的檢驗中對規范及時完善。
(二)重視規范的細節操作性
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是從宏觀上提要求,缺少對細節上的界定。從而在教育實踐中部分教師就會不自覺的偏離軌道,言行舉止有違教師基本素質要求,對其自身、學生、家長、社會等多方面造成莫大傷害。因此,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參照美國的規范所體現出的細節化要求,更加全面、詳實地對教育教學行為制定“條條框框”,這樣才能形成規矩,強化落實。
(三)重視規范落實的差異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對教育的認識、傳統、習俗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應當充分依據我國國情,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例如美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僅僅是行業協會自發制定,在具體方案上各州也都根據各自實際有所損益,這樣在實際運用上就形成了更加科學的規范、操作、檢驗流程,從而形成更強勁的推進作用。BE1FEC4D-3F78-488F-BF11-328AC6895654
(四)重視規范考察的激勵性
規范的制定從實質而言是一種對教師隊伍的約束,有約束自然就有斗爭。雖然這種斗爭從價值觀念上來說是一種不可取的態度,但我們必須重視約束本身與人性較量。因此,我們一方面在強調對我國教師隊伍素質標準高要求的同時,也應當以規范為參照,注重規范落實效果的考察與獎懲。研究表明,86%的中小學教師支持教師職業道德的獎懲制度。所以建議以規范為標準,將教師道德素養的考核納入績效范圍,推行“優獎劣懲”,以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為表率,相互競爭;以先進個人、典型案例為教材,形成常態化監督機制。這利于在教育隊伍中營造出學習先進,爭當優秀的良好風氣,推而廣之,也符合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的來說,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科學的、全面的、價值巨大的。但在我國教育事業仍有光明前景的今天,我們不能滿足于現有規范所起到的突出作用,應當拓寬視野,廣泛學習,在實踐中爬羅剔抉,裨補缺漏,形成最大程度符合我國國情,利于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參考文獻
[1]王俏華.對我國教師師德規范的重新思考——從中美兩國師德規范比較的角度[J].教育導刊,2010(09):51-53.
[2]李春梅.美國教育專業倫理規范探析——以全國教育協會《教育專業倫理規范》為例[D].西南大學,2012.
[3]劉愛玲.中美師德規范比較及啟示[J].教育倫理研究,2015:353-360.
[4]崔素芹.對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反思及建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2(10):16-18.
[5]The Ethics of Teaching as a Moral Profession[J] . Elizabeth Campbell. Curriculum Inquiry . 2008 (4).
[6]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values and virtue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J] . David Carr.?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 2006 (2).
本文系課題: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早期教育專業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袁瑗(1993年1月--)女,漢族,湖北宜昌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師專業發展。BE1FEC4D-3F78-488F-BF11-328AC6895654